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继北汽新能源摘得第一张纯电动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之后,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成为第二张纯电动新能源乘车生产资质的获得者,这也是中国第一家非传统乘用车类通过新能源乘用车准入核准的企业。
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的投资主体是长江汽车集团,记者获悉,17日下午,长江汽车收到国家发改委行政审批系统的通知,通知称,“申报的关于浙江省发改委关于要求核准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纯电动新能源乘用车项目申请报告的请示的事项,已核准办结,批准文件将在约一周送至来文单位。届时,国家发改委将正式公布这一消息。”
2013年,长江汽车集团在杭州市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1200余亩,投资51亿元,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建设了全新的纯电动核心工厂,高标准、高规格建设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控等五大国际先进工艺生产设施,成为目前国内最大、最专业的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连生产环节也坚持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达到7000多千瓦,可以满足全年核心工厂用电量的25%,全程绿色生产,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践行者。
今年4月17日,长江汽车集团董事长曹忠正式发布了电动汽车品牌“长江EV”,国内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专门生产电动汽车的核心工厂正式投产,纯电动小型SUV“逸酷”作为首批投产的产品也正式下线。
曹忠表示,长江汽车立志缔造世界一流的电动汽车产业集团,将坚持四项原则:一、必须是自主品牌;二、必须走全新正向开发的技术路线;三、必须掌握全部核心零部件的知识产权;四、实现产业化是唯一的出路和目标。
长江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电动汽车的真正产业化,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随着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提高,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直补政策的逐渐退坡,在实现对传统汽车在性能(包括续航里程)和生产成本全面超越的基础上,产品价格实现与同级别、同档次传统汽车顺利接轨。
在长江汽车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后,新车有望在今年8月正式上市,补贴后的价格约在10万元。显然,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第一只鲶鱼涌入的时刻很快就要来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从多维度明确发展方向。政策要求结合地方经济、新能源汽车推广及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核心,科学布局大功率充电设施;省级部门需联合制定发展目标与专项规划,优先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计划,对重大节假日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松芝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汽车行业实际量产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主要搭载锂电池和半固态电池。根据公开信息,基于固态电池的特性与安全性需要,预计未来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固态电池对于热管理的需求仍然存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表。附件显示,65家达标企业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总量最高,旗下两家公司共有581.57万分;排名第二的为特斯拉、共拥有203.2万分,吉利115.45万分位居第三。而唯有一家车企——广汽丰田汽车有
7月1日,比亚迪位于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巴西工厂,在当地量产下线了第一辆新能源汽车,这座斥资55亿雷亚尔(约合71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能15万辆的超级工厂,从动工到投产,仅用时短短15个月。在当天的仪式上,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标志,更是中巴合作的新篇章
6月28日,网上流传出一份“紧急通知”,显示2025年7月1日00:00起,比亚迪将启用新购车政策,此前报价方案、政策即将全部作废。这意味着,比亚迪或将在全国叫停“限时一口价”,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战”有了新动向。从一线销售人员的反馈来看,这一变动似乎并非空穴来风。一位北京的比亚迪海洋网门店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4日,商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的通知》,其中明确:2025年,对个人消费者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金额20000元;对报废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金额15000元。原文如下: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
据最新爆料,湖北楚能新能源已涉足整车制造领域,汽车业务部门已有百人规模。起点锂电求证相关人士,楚能新能源造车确实已在规划中。有接触到此项目的人士说:“第一款车可能会瞄准问界M5,做增程SUV,长期车型规划里增程和纯电都有。”一个有力的佐证在于,目前,楚能新能源在招聘网站上发布了大量与
6月18日,北极星储能网从中纪委官网获悉,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兼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唐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和湖北省十堰市监委纪律审
6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召开月度信息沟通会。5月当月产销增长均超过11%,前5个月增速也保持在10%以上,总体上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传统燃料汽车销量虽然仍在下降,但降幅在收窄。在产销方面: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4.9万辆和268.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1.2%;1—5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否可以“逃出内卷”?整个锂电池产业又将利好几何?6月10日夜至11日晨,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一汽、广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多家汽车生产企业陆续发表声明,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这对于作为汽车上游供应链的锂电产业无疑将是重大利好。然而,从目前接近半年
5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豫政办〔2025〕26号)。其中提到,重点发展电力装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产业,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打造先进装备产业集群。扩大特高压输电成套装备、换流阀等产业优势,做
近日,贵阳市政府发布《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大力推动长江汽车生产基地投产达产,着力发展电机电控、汽车零部件、充换电设备等配套产业。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70亿元。大力
5月7日,湖北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改经验交流暨二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在十堰召开,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海军在会上通报全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刘海军说,2022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29.3万辆,同比增长98%,今年一季度,全省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5.7万辆,同比增长7.
3月2日,贵阳发布2023年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贵阳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增速达166.5%。比亚迪15GWh动力电池项目建成投产,航盛3万吨电解液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2023年贵阳将加快邦盛新能源材料、比亚迪动力电池(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全国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
最近除了蔚小理,哪吒和零跑汽车开始稳定进入TOP5的榜单。本期我们分析和梳理零跑汽车,看看它的发展是否可持续。(来源:微信公众号“NE时代新能源”ID:NEtimes004作者:Echo)零跑为什么增长?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4年之后推出了其首款车型-两门纯电轿跑S01,由长江汽车代工。但是S01由于产品定位
不平凡的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披荆斩棘,实现销量从谷底到高位的强势反弹。在政策驱动转向政策与市场双驱动的过程中,站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关口,新能源汽车产业让我们看到了无限可能。新能源车市韧性尽显销量强势“V”型反弹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下半年分化明显。上半场开局艰难,
2020年,又一个造车新势力倒下。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破产文书显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汽车”)被法院裁定,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自2020年8月24日,长江汽车被杭州余杭区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后,长江汽车欠薪风波开始发酵。据媒体报道,长江汽车拖欠员工工资长达1
十月,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关键词非“召回”莫属,。特斯拉、宝马、现代、福特、力帆、极星、威马、零跑、中车、郑州日产······一大批车企都发布了召回计划。刚刚进入10月份,宝马就发布了一份面向全球的车辆召回通知,由于电池单元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杂质,包括X1、X2、X3、X5等多个系列在内的
一文解析为何氢能与燃料电池企业都集中在广东、江苏、山东等地。(来源:微信公众号“势银能链”ID:energylink作者:TrendBank势银)近年来,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相继在《“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中被确定为重要的内
近年来,我国正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政策的支持带动了产业链的全面推广。抓住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能否集聚核心技术和产品,建立核心产业链。各地区为抓住机遇、抢占先机,纷纷因地制宜地制订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以华南地区为例,在广东、福建、海南三个省中,广东省氢能发展最早,产业链相对完善。(来源
2020年1月份三元电池装机量1.58GWH,其中高镍三元(包托811及NCA)装机量0.5GWH,市场份额占比达到32%,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鑫椤资讯《2020-2025三元材料产业链价值研究报告》,预计2020年高镍三元电池市场份额占比将从2019年的12%提升至30%,其中主要增长都将来源于新能源汽车。那么,哪些车企更倾
数据库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锂电池的总需求量为66.41GWh,同比增长12.4%,其中三元锂电池需求量为42.3GWh,同比增长23%;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为23.5GWh,同比下降2%;锰酸锂电池需求量为0.6GWh,同比大幅下降41%。2019年新能源汽车合格证产量为117.5万辆,同比下降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