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评论正文

业界大咖共商动力锂电发展态势及未来方向

2016-06-07 09:09来源:电池中国网关键词:动力电池动力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动力电池的能量需求从索尼制造的第一颗锂离子电池,到今天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应用驱动简单地说就是有钱可挣了,产业发展过程中有钱可挣的时候,资本会进来,精英会进来,会发展得更快。

抱团取暖构筑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从动力电池长久发展的角度看,上游的装备、材料,下游的整车,包括动力电池企业之间,以及下游的公交和运营公司之间,要形成运营共同体,抱团取暖。

当升科技副总经理陈彦彬指出,关于补贴标准,我们国家原来的补贴政策,可能是参考能量密度、续航能力等指标。政策在管理和干预的度上应有所把握,主要是市场来选择。

政府制定基本的监管框架,有一些标准。上下游企业包括车厂、电子厂,要共同制定性价比很高的技术方案。

针对近期锂电原材料价格疯涨,方建华表示他对去年下半年到今年这段时间的原材料价格疯涨不赞同,这是违背行业发展规律的,如果保持这么高的动力电池的价格,新能源汽车就不可能实现产业化,不可能替代传统车。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挣快钱”是要适可而止的,不能因为这个改变供求关系,如果没有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能维持多久?因此要共同呵护产业可持续发展。

方建华指出,锂电原材料涨价整车厂不接受,市场不接受。电池企业必须通过技术的进步、规模化的经营,管理的提升,消化不良影响,这只是短期的现象。真正做大做强产业,需要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的共同努力,不仅是和上游企业的合作,国际一流企业的合作,不是简单地把谁的电池装到北汽、上汽、江淮的车子上,而是要共同去开发。

针对未来锂电池的发展,业内专家指出,合格的动力电池企业只能靠加速研发,这是企业的使命,要为市场提供有品质保障的产品,为股东和社会创造利润。

动力电池企业在面临国际国内竞争时要有信心。光伏产业是“两头在外”,核心技术是国外的,我们只是加工。更重要的是,光伏产业85%以上的产品是出口欧美的,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的市场几乎就没有了。而我国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国内市场,不缺失核心技术,所以说短期内通过市场化完全可以有所超越。

原标题:业界大咖共商动力锂电发展态势及未来方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动力锂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