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报道正文

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120项成果发布:涉及智能电网、输配电价等(清单)

2016-06-08 08:36来源:新华网关键词:智能电网风电输配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1、预防和减少海洋垃圾:在上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的合作成果基础上,中美选取厦门、威海、旧金山和纽约作为首批姊妹城市,分享其在垃圾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以减少和防止海洋垃圾。双方决定以组织访问的形式开始合作,来自厦门、威海以及中国政府其他部门的官员将访问旧金山及纽约。双方决定共同合作提升在减少、回收和管理垃圾方面的能力,减轻对环境的整体影响,减少陆源污染,推动不同渠道的贷款方形成合力,为减少垃圾、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推动中国和亚太地区城市有关项目提供更多融资机会。中美计划与世界银行和其他多边贷款方合作,为厦门和威海制定一套垃圾管理综合方案,打造成减少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方面的样板。

82、海洋保护区:重申有意共同提升海洋保护区的有效性。双方决定就海洋保护区所做的努力加强相互了解和信息共享,就海洋保护区科学调查、发展和管理等具体问题交流信息和专业知识。双方决定努力加强未来合作,包括可能在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盘锦鸳鸯沟国家级海洋公园和美属萨摩亚国家级海洋保护区、旧金山湾(圣迭戈湾)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之间建立姐妹海洋保护区,双方将进一步讨论相关事宜。

83、海洋观测:表示有兴趣加强在印度洋、南大洋和太平洋的海洋观测方面的合作,促进对气候和地球系统变化的理解和监测,包括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敏感性、极端天气和气候等。双方计划首先在“印度洋——南大洋气候观测、再分析和预测”(ISOCORE)项目以及“热带太平洋监测系统”项目的合作建议草案框架下寻找合作机会。双方还决定依照全球海洋酸化观测网和北极太平洋扇区工作组的要求,加强在海洋酸化(尤其在北极地区)方面的合作。双方决定在《中美海洋与渔业科技合作议定书》的框架下继续探讨下一步合作。

84、海洋执法合作:重申对提高海上专业精神与规范海上行为的承诺。双方根据习近平主席2015年对美国国事访问的成果,将继续制订两国海警的海上相遇行为准则,并将原则上支持制订中国海警局与美国海岸警卫队之间的合作文件。

85、海事安全:重申支持推进两国相关海事安全机构的双边交流。中国海事局和美国海岸警卫队将继续开展高层和舰艇互访,以及海上无线电导航和卫星导航领域的交流合作。中国海事局和美国海岸警备队将继续探讨在国际危险货物管理方面的联合执法,推进在船员管理、航行安全、助航设施、有毒有害物质事故应急和搜救等领域的人员及专业交流项目,并制定中长期的海事安全双边行动计划。

86、海洋法与极地事务:于2016年4月21日至22日在中国厦门举行了第七轮中美海洋法和极地事务对话。来自中美两国外交及海事机构的专家就有关海洋、海洋法和极地事务的广泛议题交换了意见。美国计划于2017年主办下一轮对话。

六、交通合作

87、航空合作项目:决定加强双边航空合作。双方将继续开展第12期中美航空合作项目(ACP)。该项目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美国贸易发展署和美国联邦航空局支持的政府和企业伙伴合作项目,旨在促进两国民航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高层对话。双方计划于2016年6月19至21日举行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美国贸易发展署和联邦航空局合办的航空研讨会。研讨会将聚集包括ACP成员在内的中美政府和企业代表,共商航空安全、效率、安保等优先议题,包括空中交通管理、机场发展和新技术应用。为利用美国贸易发展署资助的支持中国航空发展的技术项目,中国民用航空局和美国贸易发展署决定在中国东北地区哈尔滨国际机场开展冬季运行技术试验项目。

88、民航技术支持研讨会:决定继续就航空业最佳做法、标准和政策制定开展合作。通过美国贸易发展署资助的一系列航空技术支持研讨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和中美航空合作项目(ACP)就管理、技术、安全、效率、容量和航空运营事宜举办了研讨会。2015年6月举办的中美航空生物燃油和新燃料研讨会汇集了航空公司、发动机和飞机制造企业、燃料供应商、监管机构和学术界代表,共同讨论航空生物燃油的技术、商业和监管发展情况。2016年1月举行的供应链管理和适航管理对话汇集了中美公共和私营航空代表,就适航认证过程和企业管理分享经验和最佳做法。为拓展此类合作,美国贸易发展署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再支持举办另外8个航空研讨会。

89、航空安保:为了建立更加有效和安全的航空系统,并认识到中美旅游年倡议,决定加强双方在航空安保方面的合作。双方决定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下一年度的中美年度航空安保实地技术考察/评估计划。此类计划内容包括:对最后离境点机场(LPD)的考察评估、国家航空货运安保方案(NCSP)框架下的考察评估,以及其他可能领域内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考察评估。同时,双方决定协同合作,以便理解和遵守中国和美国NCSP中的条款。中国民用航空局和美国国土安全部运输安保局(DHS/TSA)计划在双方商定的时间间隔内,对LPD以及对方境内上游机场开展评估和检查。中国民用航空局和美国国土安全部运输安保局将共同努力,改进流程和使用合格的安全检查方法,以便识别和改善对非金属威胁(IED)的检测。中国民用航空局和美国国土安全部运输安保局将继续努力,为中美航空运营企业确定新的最后离境点机场。

90、交通论坛:中国交通运输部和美国运输部继续深化合作,以保证并促进安全、有效和可持续的客货运发展。中国交通运输部2015年11月5日在苏州主办了交通论坛第7次会议,美国运输部2016年6月1日至3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主办了交通论坛第八次会议。双方通过以下五个工作组进一步密切合作:(1)铁路新技术工作组决定通过在安全监管以及事故调查技术与分析方面的合作加强铁路安全;(2)危险品工作组决定在国际贸易和危险品安全运输标准方面进行协作;(3)内河与港口倡议工作组决定在港口和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探索液化天然气在内河航运中的应用,并解决水路危险品的安全有效运输问题;(4)安全与灾难救援协调工作组决定加强运输安全和应急管理,利用美国运输研究会(TRB)平台开展技术合作;(5)城市拥堵工作组决定推进更广泛的合作,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包括推进零排放公交车项目。

91、铁路货运反向贸易代表团:中国国家铁路局和美国贸易发展署决定在未来两年支持两个来自中国国家铁路局的反向贸易代表团,帮助中国铁路官员和企业熟悉美国货运铁路产能扩张的最佳实践、装备和科技。代表团将同公私部门的专家在货运铁路领域就高科技、服务和可操作的最佳实践进行实地视察、召开会议。

七、科技、卫生和农业合作

92、外空安全:欢迎在中美副部级战略安全与多边军控磋商框架下,于2016年5月10日在华盛顿举行首次中美外空安全对话。对话中,双方就包括空间碎片在内的外空安全双多边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看法。双方认为,中美作为外空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外空安全和稳定方面有着共同利益、目标和责任。双方致力于相向而行,加强双多边合作,促进外空安全,不断扩大共识并探索建立信任等相关措施,以增进互信。双方决定于2016年年底前举行第二次中美外空安全对话。

93、民用航天:重申了推进民用航天合作的承诺。双方于2015年9月举行了首轮民用航天对话;交换了关于地球和空间科学活动的优先项目清单;计划召开旨在确保安全和可持续外空活动的在轨空间碎片减缓和卫星碰撞规避专家研讨会;并决定2016年10月底前在美国举行第二轮民用航天对话。此外,中国气象局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在2015年8月召开的第19次联合工作组会议上决定,为应对空间天气事件,双方将开展空间天气监测计划、预报和服务合作。

94、非洲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决定加快与非盟及非盟成员国的合作,以启动非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ACDC)。双方计划在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方面提供支持,促进非洲疾控中心及其相关的区域协作中心的成功及可持续运作。双方计划继续合作建设包括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在内的西非国家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支持他们的国家计划。这包括与塞拉利昂政府探讨共同合作,在中方援建的热带病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国家公共卫生机构。双方愿就推动非洲国家公共卫生能力优先事项如免疫、抗击疟疾、推进人力资源能力发展等探讨合作。双方愿制订并实施一项行动和沟通方案,以落实4月28日发展会议确定的合作项目。双方计划继续支持全球抗击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基金,并继续为该基金作出贡献。

95、全球卫生安全:将致力于加强合作以提升全球卫生安全。双方积极评价对方为帮助受影响的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传染病预防、发现和响应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但不局限于流感、疟疾、实验室能力和抗菌素耐药性。双方将加强在非洲地区卫生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支持非洲国家改进公共卫生系统,推动实施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和全球卫生安全议程。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计划共同支持在非洲国家开展实验室系统的开发、科学研究,并共同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和培训项目。中美两国还将加强沟通和协调机制,加强双方在新发和再发传染病方面的合作。双方将视情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推动实现上述目标。

96、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继续加强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域的对话和交流。拟于2016年9月在中国西安举办第六届中美健康峰会,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将提供支持。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将在中美卫生合作项目下继续与美国贸易发展署合作,开展研讨会和交流考察等活动。

97、无烟工作场所:将继续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无烟工作场所和无烟环境。双方将进一步支持和实施中美无烟工作场所伙伴关系项目二期,开展项目评估,并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开展系列培训。

98、卫生科技合作:中国科技部、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共同探讨了进一步加强卫生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科技合作的方式,对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领域(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科技合作达成了共识,并探讨了通过建立研究平台、联盟和网络等方式来支持中美卫生科技创新的可行性。

99、气候科学和温室气体监测:中国气象局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深化了在气候科学和温室气体监测方面的合作。双方决定合作建立集合数值模式用于预测中国东部季风区季节内动力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将应邀参加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组织的2016-17年北美多模式集合次季节预报实验。中国气象局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干旱气象研究所决定开展干旱监测合作研究;开展预测和影响研究;以及在中国和美国试点研究区建立近实时干旱监测预报系统。中国气象局专家将应邀参加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全球监测会议,探讨大气温室气体采样技术合作。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专家计划访问中国气象局,就技术融合与改进、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将温室气体资料纳入数值模式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

100、灾害性天气监测:中国气象局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重申了对扩大天气监测和预报合作的承诺。双方决定继续开展联合研究,以提高与热带气旋登陆有关的降雨数值预报能力。

101、粮食安全:重申通过取得长期、可持续结果的联合项目,包括探讨气候智慧型农业合作的机会,共同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其粮食安全和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双方决定在东帝汶探讨水产养殖合作,推动东帝汶关于降低营养不良、实现小农户生产活动多样化及增加农户收入的粮食安全战略。双方愿探讨非洲粮食安全三方合作,共同支持“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的目标。

102、农业与食品合作项目:为支持中美农业与食品合作项目(AFP),中国肉类协会与美国贸易发展署在2015年9月19日联合举办了中美肉类食品安全研讨会。研讨会协助介绍了食品全链质量保证的最佳做法,以促进肉类产业的生产和安全食品的正确使用。美国贸易发展署还宣布有意在2016年在冷链和其他先进农业技术领域召开更多研讨会,以支持中美农业与食品合作项目。

103、农业科技战略合作:根据2012年签署的《中美农业战略合作规划》和2015年续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美国农业部农业及相关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合作理念,于2016年6月2日举行中美农业科技战略合作执行工作组首次会议。双方确定将在植物育种、种质资源公平交换、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环境可持续和数据公开等领域开展科技研究合作。

104、精准农业科技合作:决定鼓励业界就精准农业技术探讨互利的科技研发合作。

105、计量和标准合作:认识到加强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技术基础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双方决定继续推动标准领域的互利合作,落实国家计量机构间的计量合作协议。

原标题: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战略对话具体成果清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输配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