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中国核电技术有多牛:可抵御引发福岛核事故震级地震

2016-06-14 09:55来源:中国能源协会关键词: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十年孕育“中国血统”华龙一号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投入运营。沿着“自行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秦山核电30万千瓦机组,为我国自主发展核电奠定基础”“自主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秦山二期和海南60万千瓦核电机组,带动我国核电重大装备国产化和自主化”“岭澳福清方家山等100万千瓦机组建设,奠基百万千瓦自主化基础”的节点,我国核电工业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

2014年8月,华龙一号通过了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牵头组织的专家评审,这意味着我国核电人30余年的自主研发成果,终于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

华龙一号技术是在中核集团ACP1000和中广核集团ACPR1000+基础上双方联合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独立出口的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型,是以我国多年核电建设运营成熟经验为基础,汲取世界先进设计理念的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成果。

AP1000 模型

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正进入世界先进核电水平的第一阵营。

2016年5月30日,中核集团在福清核电基地通报,华龙一号落地一年以来,国内外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技术经济性、安全性、先进性不断优化。

中核集团核电工程公司设计院副院长荆春宁表示,“作为目前我国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面实现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未来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89%。”

自诞生之日起,华龙一号的技术融合问题就摆在眼前。业内认为,尽管ACP1000和ACPR1000+同宗同源,均基于中国已掌握的从法国引进的M310核电技术,但具体参数差异很大,尤其是安全序列可谓完全不同。于是,在高层多轮推动下,以技术融合为使命的华龙国际应运而生。

2016年3月17日,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的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龙国际”)正式揭牌成立。

根据定位,华龙国际“致力于持续融合与发展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统一管理并实施华龙技术、品牌、知识产权等相关资产在国内外的经营,推动华龙一号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力品牌。”

“华龙国际是由我们和中核集团共同成立的,目前各占50%股份。”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贺禹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公司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使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实现融合发展。“华龙国际的成立是国企改革的一项措施。我觉得有点像通信企业里铁塔公司的概念,各通信公司把一部分同质业务拿出来放到一家公司里面去。”

“应该说,即便是相同的技术,也需要根据厂址和项目的不同而重新设计。” 贺禹坦言,两家公司的技术确实在某些方面不尽相同,但核心技术点是一致的,这也正是华龙国际成立的原因之一。两家公司将把技术研发、开发平台集中在华龙国际。未来华龙一号的技术融合、改进和研发工作均由华龙国际承担,中广核与中核集团将不再自行研发华龙技术。“未来所有华龙技术新项目的初步设计、概念设计都由华龙国际承担,然后两家公司再根据设计做进一步的工作。”

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华龙一号可抵御引发福岛核事故震级的地震;可防范商用大飞机恶意撞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龙一号查看更多>三代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