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国电电力湖南新能源:“贤良”追优

2016-07-04 17:05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风电场风电运维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电湖南郴州贤良风电场是国电电力湖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投产的第二个风电场,也是该公司完全自主运营的第一个风电场。截至6月22日,该风电场实现发电量5669千瓦时,完成年度任务的57.84%,超时间进度10.3%。然而,“贤良”没有满足于“良”,而是像他的“大哥”,湖南新能源公司建设投产的第一个风电场——风雨殿风电场一样,走上了一条对争创一流优质风电场的追求之路。

度电必争没商量

“场长,刚刚正常运转的风机突然都停机了,大部分都在重新偏航对风,但是现在风速快达到10米/秒了。”值班员紧急向场长汇报。

“保持冷静,我马上过来!”

此时是夜间23:34。几分钟后,风场所有人员都从睡梦中迅速赶到了集控室。大家对刚刚发生的情况梳理了一遍,认真检查了风机SCADA监控画面,仔细分析后,判断应该是电网系统突发故障或者波动造成的系统掉电,应迅速复位风机,抢发电量。随即复位后,全场负荷攀升至4.8万千瓦。消缺历时17分钟。

今年是贤良风电场全部投入运营的第一年,然而刚入春季,就遭遇了湖南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冰冻灾害。

为最大程度减少冰冻损失,贤良风电场派专人盯守天气预报,掌握温度变化情况。听说临近风电场应对冰冻经验足、电量损失少,风场的小伙子们冒着严寒、顶着风雪,顾不上路面结冰,前去取经,回来后逐渐探索出一套方法。

一方面,值班员轮流坚守操作盘,只要温度上升到零度左右,就立刻驱车到风机现场观测解冻情况,一旦有冰层溶解迹象,立刻尝试开机发电,密切关注风机风速与负荷是否匹配。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采用超声波风速仪代替机械式风速仪,延迟风机入冻时间、提高风机解冻的灵敏度,通过优化运行方式,切实提高冬季冰冻期风机发电量。

严防死守、度电必争!在贤良风电场,无论是深夜还是隆冬,只要出现风机故障,风场所有人员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力求在最短的时间恢复风机发电,将损失降到最低、将效益增至最大。

细致对标稳增效

贤良风电场充分利用“理论发电量平衡分析法”,通过对每天、每周、每月五项损失进行分析,不断降低限电、故障、检修、受累和性能损失电量,并与周边风电场实时对标。

在每天的对标中,风场员工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哪里有短板,哪里就有提高的空间。

3月份,贤良风电场利用小时数名列湖南省24家风场第6名,但风场员工并没有满足,而是查出风场损失电量高的情况。通过深入反思和查找,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原定检修时间,只考虑了工作开展的便捷性,没有考虑到风资源的充分利用。二是设备消缺时,厂家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过长。该场马上调整检修计划,检修全部安排在小风或者无风阶段进行。同时,一方面加强与厂家的联系力度,缩短厂家到达现场的时间,一方面加强风场运行人员向厂家的学习力度,掌握消缺方法技巧,小问题自己解决。至6月初,利用小时数排名攀升至湖南省第3位。

面对弃风限电,全力开展电量营销,与调度同步作息,使弃风限电率仅0.85%,远低于区域平均水平。

外部对标收到效果后,贤良风电场又开始和自己较劲。经过内部细致对标发现,毗邻的11号风机和10号风机,往往风速相近、发电量却差别较大。该风电场随即就该问题成立了青年创新项目小组,彻查了发电量较低的10号风机的设备可靠性,将两台风机均设立为不限电风机,在同一起跑线上对风能转换情况进行分析,校验两台风机风速仪、电能计量装置等设备计量误差,然后逐一对调10号与11号风机风速仪、风向标、电能计量装置,通过观测调换后的风机数据查找问题,解决了10号风机的内部原因,提高了风场发电量。

精细管理无止境

精细运营,是贤良风电场追求的目标之一。该场结合国电电力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对设备、人员以及场区的精细化管理,使场站效益与员工精神面貌得到了大幅提升。

推行设备精细化管理。贤良风场为每一台风机建立一本健康档案,详细记录风机位置、并网时间以及每一天的发电量、每一次设备故障、每一回巡检维护,运行人员对所有风机运行情况烂熟于胸。上半年,该风电场设备可利用率达到99.78%。同时,严控场内损耗,降低主变、集电线路等设备电损,注意节省生活用电,上半年场用电率仅为3.6%。

开展人员精细化培训。场长担任培训老师,每天记录风机出现的新情况,工作中暴露出的新问题,结合当前风场工作重点,编成试卷,每半个月交接班时,闭卷考试、面对面评分,得分的最后一名就是下一次的重点考察对象。风场调考中,该风场参加调考的员工合格率百分之百。自主编写了消缺笔记,认真记录每一次故障时间、消缺时间、备品备件和消耗品使用情况,详细记录消缺过程和排查问题的方法,提高消缺能力,目前一般消缺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

追求家园精细化建设。走进贤良风电场,这里每个角落几乎纤尘不染,员工们利用空闲时间清理场区,遍植树木,水保工作被推为湖南省风电场建设的典范。精细化,让员工生活有了改观,家园文化也实实在在根植在了员工心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场查看更多>风电运维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