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谈核电:发展不能再低调!

2016-07-20 08:52来源:能源评论作者:张友良 王伟 彭慧文关键词:核电核电技术核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核电曾被认为是最低碳的能源,面对落空的“十二五”核电装机目标,未来应如何保证我国对国际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在核电成为“国家名片”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四代核电技术未来前景如何?人类的终极能源——核聚变何时才能实现?本刊日前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快堆”工程首席专家徐銤。他认为,作为我国低碳电力的生力军、排头兵,核电安全是可控的。当下,应下力气研发基于自主产权的三代、四代裂变技术,并加速推进建设,方有可能完成“十三五”目标和节能减排任务。

核电不能再低调

《能源评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压力下,与无限风光的风电、光伏相比,核电发展似乎一直都很低调,您如何看待核能与低碳发展的关系?

徐銤:一般认为,水电、太阳能、风电、核电都属于清洁能源。尽管这些清洁能源在发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为零,但是如果从设备、系统、整体的角度考虑,把电厂的建设、运维包括在内,则每种新能源发电都存在一定的碳排放。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的报告显示,每生产一千瓦时电力,煤炭发电需要排放357克碳当量,光伏发电需要排放76.4克,水力发电需要排放64.4克,风能发电需要排放13.1克,核能只需要排放5.7克。

核能每生产一千瓦时电力排放的碳当量最少,原因就在于,核电的能量密度特别高,只需要一点点燃料,就能释放出很多能量,所以同等规模装机,需要分摊的碳排放自然就少。因此,从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要加快发展核电,并赋予其基荷运行地位。

《能源评论》:6月中旬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中,核电装备被列为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创新行动重点之一,您如何看待核电的前景?

徐銤:对,发展核电是能源清洁化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我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国。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大国角力的焦点议题,如何在与发达国家的博弈中,在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规则制定中,维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增加谈判筹码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尽快、尽可能的降低碳排放的增速。核电作为最清洁的能源,要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上有18个国家的核电占比都已经超过了20%,全世界平均水平约为13%,核电大国法国甚至达到了75%。但是,核电在我国电力供应中占比只有2%左右,可以说,我国核电的发展空间很大、前景光明。

中国工程院曾经发布了《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认为我国核电发展的合理目标为:2020年装机规模达到7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4.6%;2030年达到2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10%;2050年达到4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16%。从目前的项目建设进度来看,2020年目标已经落空。

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会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快核电研发和建设速度。

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

《能源评论》:在福岛核事故后的一段时期内,德国宣布弃核,引发很多国家重新审视核电发展战略。您认为,安全问题是否是核电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徐銤:福岛核事故只是一个特例,不具有普遍性。从地质条件来讲,日本整个国家都坐落在地壳断裂带边缘,地质灾害频发,本身就不适合建设核电站。大地震及由此引发的海啸是导致悲剧发生根本原因。

事故发生后,确实有一部分国家停止了核电站的建设计划。但是,真正的核电大国,像法国、美国、俄罗斯,根本就没有受到影响。在这些国家,核电站选址是经过严格地质勘探的,不会出现像日本福岛的那种情况。

德国弃核,更多是出于一种政治考量,安全问题不是核心。原因在于,默克尔组成联合政府,需要有绿党参加,而绿党是坚定的反核派。尽管大力发展“风光发电”,但德国弃核导致的电力缺口依然很大。这也造成了一个尴尬而滑稽的局面:德国一方面关停国内的核电,一方面又向法国购买核电。

《能源评论》:但是,安全问题其实一直是核电发展的谈论核心,有哪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

徐銤:当然,安全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一方面,需要在前期选址上下足功夫,主要考察三个方面,一个是地质条件,一个是气候条件,还有一个是水文条件。确保这三个方面都满足建设要求,核电安全就有了外部保障。

另一方面,从核电技术上,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性。最近,国际原子能机构修订了核电站安全标准,更加明确地提出来三点要求。第一,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马上停堆。第二,需要具备非能动的余热导出系统。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次要原因就是因为采用了能动的余热导出系统,结果外部电源被海啸破坏掉之后,余热没办法导出,导致了堆芯熔化。第三,高放射性的废物一定要管制住,确保不会发生泄漏。这三条要求其实原来一直都有,现在规定得更加清楚明确。

原标题:头条 | 中国工程院院士谈核电:发展不能再低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