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河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强化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到2020年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以下为实施意见全文: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5年11月4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河北发展的指示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以建设美丽河北为目标,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高度融合,着力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着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着力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着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形成生态文明时尚文化,努力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奋力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节约保护为先。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资源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举,把保护放在首位;坚持生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并举,把自然恢复放在首位,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污染排放、最低的生态影响,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2.坚持协同推进为重。充分挖掘我省地域广阔、生态多样的优势,主动承担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的政治责任,着力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和共建共享,加强省内上下联动和区域互动,扩大生态空间,拓展环境容量,建成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3.坚持绿色发展为本。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按照绿色化的要求优化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运用产业化的办法抓生态项目建设,使生态建设转化为生态经济。
4.坚持重点突破为要。从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当前急需的事项入手,以深化大气污染治理为突破口,以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为抓手,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低碳试点城市和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建设为示范,聚焦发力点,打好攻坚战,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
5.坚持改革创新为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法治的手段健全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使绿色发展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初步建成,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适应。
1.城乡布局和国土空间得到优化。主体功能区制度全面推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生态空间进一步扩大,形成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的国土空间布局。与京津共同构成层级合理的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定位清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中小城市、卫星城镇各具特色、彰显生态,基本建成若干“微中心”。
2.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0%以上。能源资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9以上。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大幅下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
3.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细颗粒物浓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水源地得到全面保护,土壤环境状况稳中向好。山水林田湖生态功能得到改善,主要水土流失和风沙区得到全面治理,主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5%以上,地下水超采区基本实现采补平衡,森林覆盖率达到35%,湿地保护率达到48%。
4.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有效运行,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
二、突出建设重点任务
(一)着力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按照“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完善主体功能区划,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构建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体系。
1.推行主体功能区制度。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空间开发格局,完善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打造环京津(保廊)核心区、沿海率先发展区、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和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四大功能板块。明确各市、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各市、县(市、区)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须符合主体功能定位。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以及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准入事项。落实《河北省国土保护和治理条例》,修编市、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优化用地布局,增加生活空间、生态用地。
2.构建绿色城镇体系。围绕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以保定和廊坊市为重点,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打造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协同发展核心区,实现与京津率先联动发展。以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四个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推进主城区与周边县(市、区)同城化、组团式发展,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边界,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划定生态廊道和生态保护空间,提高城市生态品位,实现与京津多城联动。以承德、张家口、秦皇岛、沧州、衡水和邢台市为节点,突出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特色,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提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点以环京津周边地区和主要交通轴线为依托,鼓励和支持中小城市和重点镇高标准建设定位明确、功能集中、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微中心”,建成一批都市卫星城、山水新城和生态城镇。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能源,构建低碳、便捷交通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城镇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热、供气、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年底前,所有县城都要实现集中供暖、集中供水和污水处理。推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所有重点镇都要具备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污水、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3.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分类实施,高水平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大力实施民居改造、道路硬化、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等12个专项行动,努力做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和生态美。对13034个保留村一村一策,就地改造,保留乡村风情,突出民居特色,塑造“一县一特”、“一乡一品”民居建筑风格。对13387个撤并村整合资源,有序整治,需搬迁的向小城镇、中心村、园区和景区附近转移,纳入城市规划的按新型城镇化改造建设。对正在规划建设的169个中心村增减挂钩,联村并建,抓好规划编制、土地复垦、利益平衡等,实现农村社区、现代农业园区、乡村工业园区“三区”联动。对500多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将历史古迹与村庄环境融为一体,把古村落打造成旅游精品村。对7366个贫困村重点倾斜、精准帮扶,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与全省同步达到小康水平。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
(二)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1.推动传统产业低碳化。提高生产装备水平,深入推进“6643”工程,到2017年底,压减钢铁产能6000万吨、水泥产能6000万吨,削减煤炭消费4000万吨,压减平板玻璃产能3000万重量箱,基本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设备,推动生产装备向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迈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突出抓好钢铁、电力、石化、建材、煤炭等5个重点行业和1000家重点用能企业,实施总量、强度和能耗、煤耗“双重控制”,加大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管理提升攻坚力度,力争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和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促进“两化”融合,出台中国制造2025河北行动计划,探索“互联网+”制造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传统行业打造一批国家级标杆智能工厂,滚动开展百家“两化”融合企业试点,实现制造业高附加值化和服务化。
2.加速绿色产业规模化。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比较优势产业,促进光伏风电、物联网、云计算、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现代轨道交通、专用机器人、航空航天、碳纤维等领域产业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加快形成先导支柱产业;以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改造、节能环保产品推广拉动投资增长和消费需求,以政策机制创新和配套设施完善释放市场需求潜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造经济转型升级引爆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信息技术向服务业融入渗透,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创新发展路径和业态,推动空间优化和产业集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商务、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幅提高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比重,扩大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等林产业发展规模。
3.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化。优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布局,按照回收在京津、利用在河北的思路,统筹京津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中航工业战略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基地等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创建河间国家再制造示范基地,把分散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集中到园区、基地发展。提升大宗废弃物综合利用价值,抓好唐山、承德市国家综合利用“双百”基地建设,加快研发共伴生矿及尾矿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高效利用技术,组织实施产业化示范项目,带动全省煤矸石、粉煤灰和冶炼废渣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向规模化、高值化发展。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曹妃甸工业区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冀津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示范带动全省各类园区循环化发展。促进生产、生活循环链接,加快唐山、石家庄、邯郸、承德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泔水油”、“垃圾猪”等热点问题;实施循环经济惠民工程,推广钢铁、电力、化工等行业及污水处理等领域低品位余热回收供暖技术,替代分散的燃煤小锅炉,提高供热能力,改善大气质量。
4.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充分利用京津特别是北京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推进京津技术成果在我省孵化转化,尽快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集群,使京津创新成果变成我省发展新兴产业的优势,加大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推动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科技需求,组织实施科技治霾“双百”示范工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科技示范工程、水和土壤环境安全科技工程、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修复科技工程等,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在污染源解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等领域,研发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先进适用技术,形成“推广一项技术、催生一个产业”的态势。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建成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科技创新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三)推进能源生产消费变革。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安全、高效、绿色、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
1.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优质煤炭供应。加强煤炭洗选能力建设,生产煤矿必须配套建设选煤厂,原煤入选率达到90%以上;严格执行国家、省燃煤标准,限制销售灰分高于16%,硫份高于0.4%的散煤和挥发分高于10%的散煤,全面取缔劣质煤的销售和使用;建设全密闭煤炭优质化加工和配送中心,构建洁净煤配送网络,建设洁净型煤生产配送体系,清洁煤使用率达90%以上。逐步取缔原煤散烧。在农村,推广新型清洁高效燃烧炉具,推行秸秆能源化利用、煤改电、煤改太阳能、煤改地热能等替代模式,到2017年全省90%的农村燃煤得到清洁化利用或替代;在城镇,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治理,通过拆除取缔一批、置换调整一批、更新替代一批、提质提效一批,到2017年设区市、省直管县(市)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加快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大低品位余热利用、地热开发力度,到2017年集中供热率达到70%以上。有序推进煤炭清洁转换。推广焦炉煤气甲烷化制天然气技术,对有条件的煤制合成氨装置进行联产天然气技术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大型煤制合成气,实现煤炭集中转化、集中供气和污染物集中治理。
2.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强化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推进光伏发电优化升级,在燕山、太行山规划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抓好平泉、赤城等6个县的光伏扶贫工程;创建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打造“京张冬奥生态与光伏迎宾走廊”。加快张承千万千瓦级和海上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到2020年全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力促沧州海兴核电尽快获批,力争2020年投产一台机组,推进承德长河、唐山冀东核电前期工作。加快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实施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示范,到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德国当地时间5月7-9日,海辰储能携旗下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亮相欧洲智慧能源展(ThesmarterEEurope),重磅发布了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欧版#x221E;Power6.25MWh2h/4h储能系统。该系统凭借极致安全、极易适配、极易维护、超高效益和环保引领五大特性,成功解锁“容量、场景、环保”多重限制,助力欧洲能源
“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之启航欧美发布会”8日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之启航欧美》报告(下称《报告》)。《报告》聚焦欧美核心市场,系统剖析光伏、储能、风电等领域的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及竞争格局。《报告》称,欧洲凭借广阔的市场空间、高盈利水平及积极的政策支持,成为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发改委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将大力推广光伏、光热、空气能、风能、储能等新清洁能源在各领域的应用,助力康巴什早日实现碳达峰。方案提出,要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推广“光伏#x2B;”多元化模式,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集邦储能获悉,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3月我国逆变器出口金额共计122亿元,同比增长6.6%;3月,我国逆变器出口金额45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6.8%/39.5%。其中,一季度累计出口规模来看,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是我国逆变器出口亚洲的前五大地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共识下,各类新
4月28日,西班牙发生大面积停电,数百万人停电近24小时,在停电前一周,西班牙其实已经经历了数次电涌和停电。频发发生的电力故障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电网稳定性的担忧。此次停电发生后,西班牙电力供应在短时间内暴跌至不足5GW,而储能仅能调节约0.3%的负荷,无法承担平衡电力系统、稳定频率和提供应
国家电网8日在济南、兰州同时宣布,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又一条“西电东送”能源大动脉,起于甘肃庆阳,止于山东泰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山西建投安装集团吉林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土建施工已全部收官,安装整体完成率已达90%,并于5月6日实现关键节点突破——电解水制氢、氢气增压机装置、氢气球罐、气化循环水、制氢循环水等5套装置顺利中交。该项目位于吉林西部(洮南)绿色能源化工产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4月27日至29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电投集团国核自仪在此间发布和睿全系列产品,标志着“和睿”品牌布局三大平台、八大产品体系战略已迈入成熟化产业应用全新阶段。随着中国核能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核电技术服务核心能力得到持续增强。本次发
4月22日,昌吉州自然资源局发布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指出,加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供给能力。积极鼓励和引导使用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非化石能源,节约和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大力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煤矿瓦斯抽采,探索氢能开
4月28日,西班牙发生大面积停电,数百万人停电近24小时,在停电前一周,西班牙其实已经经历了数次电涌和停电。频发发生的电力故障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电网稳定性的担忧。此次停电发生后,西班牙电力供应在短时间内暴跌至不足5GW,而储能仅能调节约0.3%的负荷,无法承担平衡电力系统、稳定频率和提供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文字实录如下:【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合肥市新能源开发基础好和产业发展快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数字赋能,全面统筹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逐步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显
4月2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达750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达33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5%。展望到2027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兆瓦级新型储能电站60座、装机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其中建成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5座。开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行动。大力推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重
2025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约1882万千瓦,占新增电源装机的98%,同比增长约52%。从装机类型来看,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4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75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约785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约337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约127万千瓦、陆上风电约209万千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文称,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
德国当地时间5月7-9日,海辰储能携旗下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亮相欧洲智慧能源展(ThesmarterEEurope),重磅发布了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欧版#x221E;Power6.25MWh2h/4h储能系统。该系统凭借极致安全、极易适配、极易维护、超高效益和环保引领五大特性,成功解锁“容量、场景、环保”多重限制,助力欧洲能源
5月8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关于武隆蒲板风电项目、中核汇能石柱鱼池风电项目核准的批复。根据批复,武隆蒲板风电项目位于武隆区凤山街道。项目建设总装机规模6.25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同步配套0.9375万千瓦/0.9375万千瓦时储能等相关附属设施。项目总投资为3.33亿元,项目业主为重庆大唐国际武隆水电开
5月8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政府与华能河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就年产50万吨水溶性材料及25万吨聚乙烯醇配套150万千瓦风电项目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据了解,项目采用“绿电+消纳”的“新能源直供”模式,同时配置适量储能装置,满足项目绿电直供需求。项目总投资134.2亿元,一期建设年产50万吨水溶性生物全
5月7日,丹麦开发商rsted表示将终止英国Hornsea4号项目的现有开发建设工作。自2024年9月获得英国第六轮(AR6)差价合约(CfD)以来,总装机容量2.4GW的Hornsea4海上风电项目经历了一系列不利因素,包括供应链成本的持续上升、利率上升,以及按计划时间建设和运营该规模海上风电项目将存在的风险增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云南鸿新新能源厂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通过验收并正式投运。项目依托厂房屋顶闲置空间,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复合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合理分配,通过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光伏发电、负荷调控与电网的协同优化。云南鸿新新
5月8日,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楚雄州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竞争性配置公告。公告显示,楚雄州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共15个,规模总计118.36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5个,项目规模合计35.36万千瓦,共分为4个标段开展市场化配置,风电项目参照光伏项目进行市场化配置,开发建设按风电相关政
5月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5日-5月9日)。政策篇山东136号文实施细则: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949元/kWh,6月份竞价(征求意见稿)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近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的翼城飞轮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项目建设总规模为100兆瓦/50.43兆瓦时,包括建设一座飞轮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合建设的独立混合调频储能电站,其中飞轮储能装机容量50兆瓦/0.43兆瓦时,电化学储能容量50兆瓦/50兆瓦时,配套建设1
5月8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所属企业参与设计等工作的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达50%,输送的直流电从甘肃庆阳换流站起,经过915千米的线路运输,抵达位于山东泰安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洮南东北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开展吉林省洮南市绿能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10万千瓦风电项目合资企业优选工作的公告,公告显示,洮南市已获取1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规模指标,经洮南市人民政府2025年第二次常务会议决策,将该项目建设指标分配给洮南东北能源投
“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是国家电投集团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提升经营利润为目标,以降低度电成本为核心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国家电投集团系统上下向成本要效益,向内部挖潜力,推出赛马机制赛成绩晒成果,开展专项劳动竞赛比学赶超全方位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实践证明,“一分钱”蕴含“高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