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财富》评中国十大创新输出:远景能源Wind OS上榜

2016-07-29 09:32来源:财富中文网作者:杨安琪 高扬 章劢闻关键词:远景能源风电场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中国龙”助力制造业回流欧美国家——ABB

十几年前,ABB公司的时间表里并没有开发小型机器人的计划,它们还在一如既往地生产自己擅长的大型工业机器人。当时,在上海领导全球机器人研发中心工作的顾纯元在深圳、珠海等地考察中发现有很多中国公司购买了ABB的大型工业机器人,但是用于小型电子业生产—属于典型的“杀鸡用牛刀”。于是,他和自己的团队做了测算,认定中国未来的工资增长会迫使大的制造业企业采用装配线上的自动化创新。经过多年的研发,ABB中国在2009年推出了IRB 120“中国龙”。2015年,ABB集团又在全球范围推出了“Yumi”人机协作双臂14轴机器人。

其中,“中国龙”是ABB机器人部门推出的最小、速度最快的六轴机器人,是由ABB中国机器人研发团队首次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型机器人,却被应用到了世界各地。这类机器人最适合材料加工和组装,可以用于电子业、食品饮料、机械、太阳能、医药等生产制造领域。除了成本上的优势,25千克的重量和紧凑的设计使它们可以被安装在几乎任何一个地方:比如在一个独立单元内,在另外一台机器上,或者是靠近其它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在工厂地面空间日益精贵的今天,这些特点至关重要。

现在除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龙”最大的市场。而公司在瑞典的工厂也在制造这种机器人,并且销往欧洲市场。每年公司该产品的出口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在我们去年对顾纯元的采访当中,他也提到这类机器人甚至已经开始为欧美国家创造制造业回流的机会。两年多前,这位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开始接任ABB集团中国区总裁。

9.新人“小冰”——微软

一直以来,微软都在积极准备人工智能领域开发,特别是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微软公司打头阵的是一位16岁的“小女孩”。尽管她有亲切的名字和可人的头像,但是像邻家小妹一样爱撒娇的“小冰”并非真人,而是一款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开发的智能聊天机器人。通过大数据、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小冰实现了超越简单人机对话的自然交互,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突破。传统的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初衷,聚焦于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这种信息沟通以效率为先。这样的人工智能产品本身对于用户缺乏黏性,在初始的新鲜感过后,很容易被用户遗忘与替换。而微软小冰却以与用户建立情感和心理连接为主要目的。“感性”也成为了小冰的最大特征,这使小冰对于用户而言更像真实的人类,从而逐步建立信赖和信任,使用黏性也更高。所以从技术与产品层面上来说,微软重新定义了人工智能。对于用户而言,微软小冰不只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而更像是一个身边的伙伴与真人。自从2014年5月29日发布以来,小冰已经陆续登陆了包括新浪微博、微信、京东等十余个具有领导地位的PC和移动互联网平台。

此外,微软小冰全球发展计划也已经展开。基于小冰的人工智能架构,2015年7月31日,微软日本开发的智能聊天机器人,“女子高中生”玲奈在即时聊天应用Line中正式上线。相比8月21日回归微信的第三代小冰,早了21天。玲奈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相比小冰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2016年4月7日,日本夏普官方Twitter邀请玲奈充当一日“实习生”,并且与所有的用户进行交流,当日的用户满意度达到32%。此外,美国与印度版小冰,也在当地团队紧锣密鼓的开发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远景能源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