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揭秘】水电在中国为何不受待见?

2016-07-30 11:06来源:网易探索关键词:水电五大发电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般火力发电厂主要依靠燃煤、燃油、燃气来发电。燃料成本占到了火力发电企业生产成本的70%以上。而在发电过程中,火电厂的能源利用率仅为35%~45%左右。即便火力发电行业内不断进行产能优化,逐步提高发电效率,仍然改变不了火力发电不断消耗矿产资源的现实。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火电厂的发电成本还将上升。根据国家电监会的数据,2010年前三季度,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全亏,亏损额5亿元至30亿元不等。

将能源结构转变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优先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能源利用的一种趋势。尽管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风力和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社会需求。当前,全世界大约20%的电力是来自水电,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的比重还很小。水电是目前唯一一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的零排放可再生能源。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水资源的开发任务,世界范围内,包含美国、日本、挪威、瑞士在内的22个国家水资源利用率均在80%以上,有53个国家在50%以上。其中挪威90%以上的电力都来自水电,巴拉圭则完全依赖水电供应目前。中国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35%,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开发程度。

中国水电因无序开发负面影响多

从长期来看水电建设减少地质灾害,最终减少水土流失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水电开发密集的法国的地质灾害非常少,这种现象几乎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调查结果表明,凡是水电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就越好,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就越小。

1.国内水电污染源于缺乏完善的规划

清洁能源也有其局限性,若不善加开发,一样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任何形式的清洁能源都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水电建设会涉及到移民安置、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影响、下游水文、地质现象改变等问题。事实上,建坝过程中的这些环境问题,始终是水电建设关注的焦点。美国垦务局和陆军工程师兵团在哥伦比亚河中下游及蛇河上建有16座水电站,有12座电站建有鱼道,共建设了23条过鱼设施。发达国家的过鱼设施技术十分成熟,已陆续修建上万座过鱼设施,以保护经济价值较高的鲑鱼、鳟鱼和鳗鲡等洄游性鱼种为主。中国三门峡水库的泥沙问题,曾经在修建前就遭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水利工作者的质疑,并最终进行了改造。水电工程决策者和技术人员必须在建设工程前认真考虑和慎重处理这些可能遇到的问题,因为即便是清洁能源,面对无序的开发,也会产生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2.国内水电项目好大喜功“先建后批”是祸根

一个水电工程影响生态环境的不止是它的发电能力,而是它的水库。水力资源开发率高的国家生态环境往往也保护良好。

2009年,环保部曾因影响生态否决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和龙开口水电站两个项目,一年之后这两个项目起死回生,重新获得环保部的批复。事实上,被责令停工进行整改的两家水电站并没有停止施工。在中国,“先建后批”已经成为水电项目的建设习惯,“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未评先批”的潜规则都已经不是秘密。水电工程往往在大坝截流前才报上级环保部门进行环评审批,此时水库对周边环境影响实际上已经形成,而一旦建错了地方,后患无穷。对此,在巨额投资和发展经济需要面前,被架空了的环保部门也无可奈何。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的环保意识不强。在发展经济利益和政绩的驱使下,即便发展代价巨大,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思路仍然有巨大的市场,在地方经济发展所需和环境保护要求发生冲突时,地方政府常常选择牺牲环境而保全经济。利益的趋势使得一些水电项目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地质灾害等问题上得不到充分的论证。这些都给日后环境污染的加剧埋下了祸根。

原标题:水电在中国为何不受待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查看更多>五大发电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