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观点|持续高温和需求侧响应政策推动储能市场发展

2016-08-01 08:57来源:电源老代作者:电源老代关键词:储能电网调度江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江苏的需求侧响应政策,目前的补贴政策是按照容量计费,即每个KW每年补贴100元,也就是0.1元/瓦,如果按照一个储能系统10年的寿命,需求侧响应的补贴基本上可以摊销完PCS和EMS等产品的费用。对于本身靠削峰填谷就已经有投资价值的储能系统来讲,这就是一个额外的Bonus。目前的需求侧响应基本是一些空调负荷的参与调节,储能系统的使用,不仅仅帮助用户侧峰值时降低负荷,而且甚至可以向电网输送电能提供容量支撑。对于江苏电网来讲,目前需求侧响应的补贴费用来自2015年开始执行的江苏的尖峰电价政策:江苏省对315千伏安以上大工业用户实施季节性尖峰电价政策,在2015年7月份模拟运行之后,8月份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在8月份上午10:00—11:00和下午14:00—15:00各1小时尖峰时间段里,如果南京日最高温度超过35℃,则全省工业用电大户的电价将在峰期电价的基础上每度加价0.1元。对于国网,这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一个一本万利的好政策,可以降低由于一年几十个小时的尖峰需求;对于参与需求侧响应的用户和储能公司,需求侧响应的补贴增加了一份额外的收入;对于大部分的工业用电客户,在今年尖峰需求刷新高的情况下,过去的野蛮拉闸限电限产的有序用电政策没有执行;对于电厂来讲,也不需要提供投资回报率偏低的备用容量。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方案。

中国的工业用电每度0.58元,而美国在2015年工业电价为6.89美分(0.46元)中国工业电价的成本过高,一方面是因为工业补贴家庭电价,更重要的原因是发电、输电和配电的利用效率偏低,根据清华大学韩英铎院士的报告显示:

我国城市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年平均负荷率约为40%、30%,有些地方甚至更低。而东京为85%-75%,美国为43%。一个熟悉国网的群友说到:如果可以统筹合理充分利用资源,何必要为这短短的尖峰时刻去大建大设,现在的轻载主变数量是重载的2倍不止!需求侧响应和主动式的储能系统建设都会加大发电、输电和配电的效率,帮助客户降低用电成本,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随着江苏需求侧响应工作的试点工作的开展和未来在全国的推广,对储能市场的启动是一个利好消息,加上储能在未来参与电厂辅助服务,储能市场的经济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的挑战不在储能本身,而是老代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储能市场明年会起来?我看悬讲过的,如何在短期内处理各个利益团体的关系,反而是目前的重点。

相关阅读:

“社区储能”:降低电网成本的新手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