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电力交易市场未形成是发展需求响应的制约性因素之一

2016-08-18 10:01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何继江 谭小英关键词:电力交易市场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服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的能源体系正在面临一场革命,源自三个因素:能源供给安全、雾霾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能源革命的核心是两个替代:通过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绝对主体的电力系统,通过电力替代石油和煤炭,形成以电力为枢纽的能源结构。这两个替代的核心是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由于分布式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间隙性等特点,使得电网负荷峰谷差加大、安全运行稳定性降低、供配电效率减小、电能质量问题更加严重,从而导致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能力受到限制。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能源革命的形势下,引入电力需求响应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需求响应能力制约能源体系转型

需求响应的关键性作用

需求响应即电力需求响应的简称,是指电力用户针对实施机构发布的价格信号或激励机制作出响应,并改变电力消费模式的一种参与行为。通过主动采取措施,临时性减少或者转移某时段用电负荷,从而减少电网高峰负荷压力。通过引入需求响应资源,可以引导用户主动改变用电方式,从而作为供应侧调峰备用资源的替代资源,在保障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降低系统排放水平。

需求响应对于提高电网安全可靠、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促进节能减排以及环保等都有着重要的战略作用。除此以外,利用需求响应抑制分布式发电波动能够大幅度提高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大规模风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为风电调度带来巨大困难,如何抑制风电波动,使之平稳地接入电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研究表明,需求响应配合可再生能源发电运行,能够有效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带来的问题。通过实时电价机制引导用户在风电出力高峰时多用电,低谷时少用电,并结合一定数量的可控负荷和动态需求响应,可以使用户的负荷曲线与风电出力互补,从而平缓新能源波动,减少系统运行负担,提高新能源的接纳能力。

引入电力需求响应机制是我国能源革命必然要求

从国际经验来看,需求响应的基本理念已经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同,许多国家从能源战略高度已将需求响应资源置于与发电侧资源同等甚至优先的地位。美国在需求响应项目规划设计、商业运营及后期效果评价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州陆续建立了基于市场运作的 DR 项目,潜力巨大,预计 2019 年由 DR 带来的峰荷削减或可达到最大负荷的 20%。美国PJM 地区的电力市场交易内容已由主能量市场、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推广到以负荷响应为主要对象的需求响应市场交易。

我国需求响应资源潜力十分巨大,据预测,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到8万亿千瓦时左右,最大负荷有可能达到13亿千瓦。这样巨大的需求响应资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够有效组合,可以使未来电网大比例接纳风电光伏等,实现中国能源体系的低碳转型。

发展需求响应的制约性因素

目前的电价不利于需求响应

目前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固化,不利于需求响应资源的发展。峰谷电价尚未在全国推广,已经推广的地区峰价差不够大,对于储能电站等需求响应资源的经济吸引力还远不够。

电力交易市场未形成

市场机制具有价值发现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自然地具有提高效率的能力,是需求响应的最好载体。因此,基于市场机制的需求响应是我国发掘需求侧资源的努力方向。

需求响应项目可以称为电力批发市场的减震器。将需求响应引入竞争市场,增大需求侧在市场中的作用,使市场竞争更为有效,价格更为合理,促进电力市场的良性发展。不把需求侧和供应侧同等对待,就不能形成一个真正良性运作的电力市场。

市场主体力量太薄弱

目前开展的需求响应主要是由电网公司实施,电网公司设置了电力需求侧管理专责开展相关工作,其中也包括了需求响应。但电网公司现在以购售电价差为核心的赢利模式决定了需求侧管理主要是一项不得不应付的行政任务,而不是一项经济活动。真正具有积极性的市场主体是以节能服务商为主的各种能源服务商,这类市场主体目前数量和规模都很小,远远不能适应未来需求响应大发展的需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交易市场查看更多>电力需求侧管理查看更多>节能服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