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聚焦】核电发展与消纳矛盾该如何破?

2016-09-01 10:57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核电核电行业核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办法

借鉴国外消纳经验合理配置电源

目前我国大部分核电机组仍然带基荷运行,只有如红沿河、福清、宁德核电站等少数机组被要求参与调峰。

从技术上看,核电机组调峰并非不可能,只是存量机组在设计时未能有所考虑,导致运行阶段调峰能力不足。核电的定位是“基荷”能源,一般不参与调峰,但是随着核电装机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今的核电也许要同其他电源一同承担调峰的义务。

对核电而言,从经济角度讲,基荷运行可以提高燃料利用效率。核电的换料周期相对固定,一般都是连续运行12个月或18个月换一次料。在这个周期中,无论机组满发、降功率运行或停机备用,到期后都要更换核燃料。在运行过程中频繁降升功率会导致燃料燃耗不充分而产生弃料,进而增加了后端乏燃料处理的难度和成本。从环保角度讲,基荷运行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1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每年可以替代标煤240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85万吨。 核电机组是否需要参与系统调峰运行,是由所在电力系统的电源结构等诸多特性决定的。法国作为世界上核电装机比例最大的国家,其电网中核电装机比例超过50%,发电量比例超过75%,由于系统中调峰手段较为有限,法国核电机组需直接参与电网的负荷跟踪运行;其他如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核电装机占比不及法国,同时调峰电源配置较为充足,基于核电运行安全性、经济性的考虑,这些国家的核电机组均以带基荷运行为主,一般不参与电网负荷跟踪,而是通过电力市场手段,为其他参与调峰的机组提供经济补偿。

目前我国正步入核电快速发展期,随着核电装机规模的不断上升,我国需借鉴国外核电运行经验,提前做好核电机组在系统中运行方式的规划,尽早提出对核电机组负荷跟踪能力的要求,做好后续核电机组的设备选型,合理配置调峰电源,加快开展配套机制研究,以促进核电的健康发展。

原标题:核电发展与消纳矛盾该如何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核电行业查看更多>核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