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电力金融评论正文

话题: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渐行渐远

2016-09-14 11:12来源:中国发电关键词:碳交易碳市场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按计划,2017年我国或将启动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经过前一阶段的试点,各地的碳交易市场积累了不少经验,作为涉及政府、 大型能源企业、 金融机构,以及未来可能面向中小投资者、用户,并与能源互联网共建的市场还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我国的情况,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呢?

碳交易只有打破地域限制,相互链接,才能发挥出更大作用。北京启动跨区交易,实际上是北京试点经验的输出。虽然我国计划在2017年启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 但从目前各方的准备来看, 要真正实现稳定的交易还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非试点城市等待全国市场正式开启后再进入, 意味着 “从零开始” ,恐怕会措手不及。 提前与北京的碳市场合作, 就好比经过一段实习阶段, 企业会更好地适应碳交易市场, 并在这个市场中寻找一些机会。构建区域碳市场

1要有法律保证,实现跨区越监管。

2要有统一的市场标准, 理想的状况下市场标准完全一致。

3能力建设。全国碳市场衔接过程中, 我主要关注两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是关注碳市场顶层设计, 只有完善顶层设计, 交易所才能更好地规划。 其次, 试点地区如何无缝对接到全国碳市场。 比如说投资机构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配额的延续性,这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对于全国碳市场,我有三点建议。★首先顶层设计体系要科学、 完整。 在立法方面, 北京探索的“1+1+n”模式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其中,“1” 指北京的人大立法和北京市试点管理办法,“n” 指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其次配额发放要科学、 严谨, 有坚强的数据支撑, 配额适度从紧。

第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适度介入。

首先是如何培育碳交易市场流动性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7家碳交易试点(现货市场) 活跃度堪忧。 从欧美市场的发展经验看,碳市流动性几乎全部来自控排企业和为其服务的金融机构, 散户参与几乎为零。 因此中国全国碳市场建设, 也应由机构主导。

其次是碳交易的金融合约/工具的选择问题。

第三是交易所平台建设的问题。

目前, 国内商业银行、 证券公司、期货公司、 基金公司等都出现了民营资本的身影, 而中国股票、 期货交易所市场, 以及7家碳排放交易平台, 尚无民营资本参与。呼吁放开交易所市场的民营准入门槛, 鼓励交易所充分竞争。

第四是碳排放的价格基准问题。

经过三年的发展, 7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在配额分配、 MRV和履约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但在配额和CCER的交易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主要是现货价格透明度不足。未来, 可考虑建立市场化、 国际化的碳配额和CCER的价格基准。未来中国碳排放价格基准的确立, 可参照国际最新经验。

能源互联网和碳交易市场可以共建计量、 核证、 交易、 结算等接入设施与支持系统。两者的信息来源是一致的, 基础数据都是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各节点的量, 可以考虑以现有的地方能源统计、 节能管理、 调度系统、 排放清单、 企业直报系统、 注册登记系统、 交易系统为基础, 进行功能模块的整合或接入, 减少重复投入和建设, 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 利用互联网领域的快速迭代创新能力, 建立面向多种应用和服务场景下能源系统和碳交易市场互联互通的开放接口、 网络协议和应用支撑平台, 发展基于能源和气候大数据的信息挖掘与智能增值业务, 实现可再生能源实时补贴和抵消结算。能源互联网和碳交易市场可以共建基于互联网的多层次、 微平衡的市场交易体系。能源互联网将使得全民碳交易市场成为可能。 目前由于交易和监管成本限制以及经济下行周期影响, 在全球实行碳定价的40个国家和超过20个城市、 州省或地区的实践中, 始终存在两大类共性问题, 一是交易覆盖率较为有限,二是交易流动性和活跃度不足。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小型分散的排放源很难纳入到交易体系中, 有限的覆盖范围很容易造成碳泄漏、 行业间不公平等问题, 而且使得碳交易成为集中的大型组织的小范围游戏, 但无论从存量还是增量看, 小型分散的排放源都占据绝大部分。 碳市场流动性缺乏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没有唤起大众市场参与的动力, 但要推动后者需要新的技术、 模式和制度的视野, 形成全民低碳的风潮, 从供给侧和消费侧同时形成低碳转型的动力机制。能源互联网从技术上依托能量和信息的互联, 可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数据的实时采集, 大大降低了传统碳交易市场中控排单位减排量第三方核证的成本, 并使得碳交易能伴随着诸如电力交易的批发和零售同步开展, 大大降低了交易和监管成本, 让消费端交易、 微交易成为可能。如果在一定的范围和阶段能分步实现以零边际成本促成碳交易覆盖范围的扩大, 那么对节能减排本身就是一项革命性的创新,其带来的系统效益是极大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