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技术正文

平行电网体系框架研究

2016-09-19 10:09来源: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关键词:电网系统平行电网电网自动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物理对象层:多能源融合的坚强智能电网物理系统,包括从电源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主要有电网一次设备、电网二次设备、电网自动化系统、事件以及人与社会对坚强智能电网系统的影响。

2)对象感知层:电网自动化系统、信息系统及人与社会,主要包括能量管理系统、配电网管理系统DMS、广域监控系统、SG-ERP系统以及人与社会对智能电网的互动信息。

3)存储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GIS等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将感知层形成的数据分类存入生产数据、设备运行管理、调度功率和社会信息等数据库中。

4)计算层:采用自然语言处理、社会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存储层的电力大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整合和知识合成。

5)解析层:基于计算层获取电力大数据信息特征和知识,建立虚拟电网空间各环节模型和系统模型,实现虚拟电网空间系统的构建,完成对多能源融合的坚强智能电网物理系统的解析。

6)平行控制层:基于虚拟电网空间各环节模型和系统模型,利用社会计算和深度学习进行各种计算实验,获得优化的协同控制及时空推演策略,采用平行执行方式,实现对虚拟电网空间系统和现实电网空间系统的虚实互动和动态演化。平行执行对多能源融合的坚强智能电网物理系统,可以通过能量管理系统EMS、配电网管理系统DMS、广域监控系统WAMS,修正坚强智能电网系统运行优化策略设定值,引导人与社会对坚强智能电网系统的活动影响;平行执行可以调整虚拟电网空间系统的模型、参数、运行模式,使虚拟电网空间和现实电网空间平行执行、共同演化,以此实现复杂坚强智能电网组织及系统的管理与控制及时空推演。

结论

本文在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及平行系统理论,提出了“平行电网”的概念,阐述了平行电网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对平行电网的特征、体系架构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

1)平行电网是以能源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坚强智能电网为中心,利用先进计算手段,构建与现实电网空间同构的虚拟电网空间,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功能和性能更加优越的时空一致、虚实互动和动态演化系统,进而对现实电网空间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及时空推演,使其具有“灵捷、聚焦、收敛”(AFC)的特性,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优化现实电网空间系统,并通过有效的具体控制策略实现既定的目标。

2)平行电网的特征是时空一致、虚实互动和动态演化。

3)通过平行电网建设,可以实现现实电网空间与虚拟电网空间的平行执行;实现对平行电网动态监控,有效掌握能源流、信息流和虚拟电网空间系统过程。

延伸阅读:

智能电网“走出去”步伐加快 

原标题:【好文快报】刘金长,杨德胜,孙飞,等. 平行电网体系框架研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系统查看更多>平行电网查看更多>电网自动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