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纪录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不平凡之路

2016-10-08 13:38来源:电力大数据微信公众号关键词:燃煤发电电力行业上海电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现代电力工业起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我国电力工业经过了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时期。在民营资本的推动下,到1936年,我国发电容量达到136.59万千瓦。

1929年,中华全国民营电业联合会成立,第二年加入了万国电业联合会。1929年12月21日,国民政府颁布《民营公共事业条例》,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电气事业条例》,逐步实现了全国频率、电压的统一。我国电力工业最早实现了标准化。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为了扶持伪满洲政权,在东北地区建立电力工业体系,大规模建立电厂,企图永久占领东北,其中丰满电厂是知名的电厂之一。

丰满电厂是当时我国最大的水电厂,在东北地区电力工业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丰满电厂同样也埋藏着我国早期电力工人的血和泪。资料显示,仅仅1939年7月,丰满电厂死亡人数高达78人,平均每天死亡2.6人。今天,在丰满电厂附近依然可以看到曾经掩埋电力工人尸骨的“万人坑”。

(解放前丰满电厂)

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阎店子创建发电厂,尽管功率只有3千瓦,但是依然支撑几十个无线电台,把我党的联络范围扩展到国统区乃至苏联,这也成为我党领导电力实业的开端。自此,我党领导的电力工业开始了伟大的征程。

(二) 中国黄河水电开发历程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治理一直是中国历朝历代最为重要的事情。翻开历史,中国古代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人与洪水的搏斗史。新中国之初,开国领袖毛泽东站在古老的黄河边发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自此,我党领导的水电发展大业,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新中国的水电开发是从治理黄河开始的,滚滚黄河水记录下了中国第一代水利建设者的深深足迹。

中国水电从三门峡开始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决议》,同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三门峡工程局。

1957年4月13日,中国人自己建造的黄河第一座水电站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三门峡水电站建设资料照片)

该工程1958年成功截流,1961年实现投产。此后,由于泥沙问题,分别在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进行了两次改造。

三门峡位于河南陕县黄河中游下段干流上,因为河中石岛分流为人门、鬼门、神门而得名。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全面开发治理黄河的第一次重大实践,为我国积累了第一批水利水电建设队伍。

(三门峡水电站排沙照片)

原标题:百年电力之我国电力工业的艰难起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发电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上海电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