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垃圾焚烧发电是在“搞事情”吗?

2016-10-13 15:24来源:电力大数据作者:李文慧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居民的邻避效应

近几年因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问题引发的群体性邻避事件时有发生。小点发现,当地居民对于垃圾发电项目产生程序的担忧与质疑多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本身。

如何消除居民的担忧呢?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要加强当地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感。一方面公布真实的环保测评数据,倾听民众心声。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民众的参与感,如建立垃圾合理补偿制度。

台湾、韩国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台湾明确规定,每烧一吨垃圾要给予当地居民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这些补偿可以用于当地居民的一些公共事务。韩国则执行弃物电(热)价,低于常规的电(热)价格并由垃圾焚烧厂向周围居民免费提供游泳等公用设施服务。

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形势

根据E20研究院统计,2015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23.3万吨/日,2020年将达到40万吨/日。运营方面,至2015年底,城镇垃圾处理的年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210亿元,焚烧的年市场运营规模达到60亿-120亿元。2020年垃圾焚烧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从这组数据来看,垃圾发电行业集中度还将提升。垃圾焚烧发电不是“搞事情”,那么就搞好它,化“痛点”为“亮点”,这既需要科学有效的垃圾处理技术,又需要人性化的城市管理。

原标题:垃圾焚烧发电,是在“搞事情”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厂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