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电供应链“走出去”还要做功课

2016-10-31 09:54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作者:中国贸易报关键词:核电中国核电核电走出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大型商用核电技术最初从法国和英国引进,经过30年的建设,经历诸多困难我们回到了欧洲发达国家建设核电,其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近日,在首届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上,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英国项目推进组副组长王永姣重点介绍了核电“走出去”的重大进展:英国当地时间9月29日,中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在伦敦正式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与英国政府同步签署了欣克利角C(HinkleyPointC,HPC)核电项目收入及投资保障等政府性协议,并完成相关公司的股权交割。这意味着欣克利角C项目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这也是中国核能企业首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

上述的一揽子合作协议中包括HPC的项目、SizewellC的开发合作以及BradwellB项目。HPC项目预计于2019年年中开始核岛主体工程施工;SizewellC这个项目由法国电力集团控股,中广核参与开发;BradwellB由中广核控股,法国电力集团参与开发,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虽然,中广核已经为中国核电“走出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整个核电供应链的“走出去”,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比如在国别技术规范、标准、监管等方面。另外,核电能否成功“走出去”,不仅取决于规划、技术路线、商业模式、投融资等方面,还要考虑东道国的需求、商业环境的对接等。

“要用小项目培育大团队。不能只看重大项目,忽视小项目。应在做小项目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将人才、队伍培育起来。另外,由于各国在法规要求、质保体系、设计审查、原材料认定、制造过程、质量技术、验收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国别规划非常重要。”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世国说,我国核电发展主流方向在于内外结合,把国外的技术资源吸收进来。只有掌握技术,核电才能自主化。

张世国表示,企业“走出去”,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发挥引领作用,即要在核电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国核电“走出去”经常要与美国标准、加拿大标准、法国标准接轨,所以应该逐步建立我国的自主标准。

“过去我们更多采用的是国外的标准,但这次在‘华龙一号’上我们采用了已经逐步建立的国内自主标准,包括国标、能标、行标等。当然,在国内标准不足时,也有对国外标准的借鉴。”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信天民说。

“华龙一号”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广核集团共同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在设计创新方面,“华龙一号”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采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平衡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且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张世国说,“优质供应”是“走出去”的核电企业必须重视的,无论在装备还是解决方案上,只有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优质供应商才能够走得更远更稳。“独行快,众行远”,在推动中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转变的过程中,离不开国内和国际相关企业及单位的通力配合和协作。“华龙一号”技术融合中国两大核电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等,形成一个拳头,更好地适应了“走出去”的形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中国核电查看更多>核电走出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