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1月16日,由中国电科院牵头承担、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的“提升交直流互联电网电磁暂态仿真能力研究”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项目旨在解决与实际直流系统控制保护特性一致的电磁暂态仿真建模问题,以及包含多回直流工程的交直流电网离线电磁暂态仿真规模受限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项目完成了能够准确模拟实际控制保护特性的国家电网公司全部在运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电磁暂态仿真建模,通过直流标准化建模、交流系统优化解耦以及并行计算,大大提高了大型交直流互联电网离线电磁暂态仿真计算的效率和规模。项目形成的仿真模型已经应用于华东多馈入系统多回直流换相失败、充主变励磁涌流对直流系统的影响等研究工作,以及实际直流工程现场问题的再现、分析和解决。
项目的成果能为系统调试、调度运行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具备积极的工程实际意义和科研价值。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到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2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网头条今天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开启今年首个特高压站的年度检修,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800千伏伊克昭换流站年度检修圆满完成。接下来,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年度体检”工作将全面展开。据了解,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年度检修包含“春季检修”“秋季检修”,今年涉及输变电设备停电计划共167项,其中
4月16日,在哈密市镜儿泉的东天山区,作业人员正在对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段)线路进行验收,工程建设进入投运前冲刺阶段。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疆电外送”的第三条直流通道。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止
4月16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简称“西北院”)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在呼和浩特成功签署三峡蒙能东胜热电近区(色连)4×1000MW扩建工程总承包项目(简称“东胜热电”)。西北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史东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党委书记,三峡陆上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陈辉见证签约并致辞。
4月17日,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琪在集团总部会见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韩兵一行,双方就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协同进行座谈交流。中国西电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红军,陕煤集团党委委员、董事闵小建参加座谈。张文琪对中国西电集团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4月13日,在上海市松江区,一架重型无人机悬停在百米高空,将X光检测机器人精准放置在1000千伏安塘Ⅰ线下相导线上。随后,机器人沿着导线移动作业,完成了耐张线夹的X光探伤。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首次应用“无人机+机器人”对输电线路本体设备开展X光探伤检测。以往对两基铁塔间线路的设备开展探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也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2024年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总装机1.35亿千瓦、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实现了多个全国第一。随着新能源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仍然处于快车道,第二、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蒙能保障性等大批新能源项目需要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到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2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网头条今天
4月16日,在哈密市镜儿泉的东天山区,作业人员正在对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段)线路进行验收,工程建设进入投运前冲刺阶段。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疆电外送”的第三条直流通道。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止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截至4月11日0时,±800千伏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今年已外送电量100.57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超过4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燃烧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0万吨、二氧化硫1.5万吨、氮氧化物1.3万吨。祁韶直流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首条大规模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直流工程。该
4月14日,在四川省雅安市海拔2300米的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相导线牵引到位,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牛背山段全线贯通,工程四川段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工程牛背山段起于甘孜州泸定县冷磧镇,止于雅安市荥经县牛背山镇,全长36.469公里,新建铁塔113基,70%铁塔塔位位于20毫米以上的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首个量子传感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依托量子特性,这套传感器可以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成功将量子精密测
4月10日,西南地区首座受端换流站——±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渝北换流站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交流系统带电调试。±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起于新疆巴里坤换流站,止于重庆市渝北换流站,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省(自治区、直辖
4月12日,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重庆段跨长江段导地线全部牵引到位,标志着该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大基地电量为主的特高压外送通道。工程于2023年10月开工,途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源网荷储各环节发生深刻变革,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面临更高要求。电力调度机构是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中枢,承担着保障电网安全、保障电力供应和
近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获悉,新修订的《国家电网调度控制管理规程》(以下简称《调规》)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执行。据介绍,《调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电网运行管理领域的细化和落实,是电网调度管理、电力保供、运行控制、清洁能源消纳
9月20日获悉,自2009年1月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以来,华中电网跨区交直流通道累计受入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关口,达到10080亿千瓦时,有力服务“西电东送”能源战略,促进新能源大范围消纳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经过15年的持续建设和发展,华中电网已成为全国特高压互联电
9月20日获悉,自2009年1月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以来,华中电网跨区交直流通道累计受入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关口,达到10080亿千瓦时,有力服务“西电东送”能源战略,促进新能源大范围消纳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经过15年的持续建设和发展,华中电网已成为全国特高压互联电
德国作为典型可再生能源高占比国家与全球能源转型先行者,其转型经验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德国应用核电已超过半个世纪,最早的核电站于1960年投运。在过去数十年里,全球出现多起核电站安全事故。受此影响,2011年,德国政府立法通过“加快淘汰核电”计划,宣布到2022年彻底关停境内核电站,并在随后
一、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需求分析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广泛共识。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现逆向分布,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强时空相关性,决定了我国近期仍需扩大交直流互联电网规模才能满足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需求。我国电网已进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源网荷储各环节发生系统性变革,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面临更高要求,电网调度的智能化水平亟须进一步提升。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历经14年攻关,累积100万行代码,仿真1000万个故障,排除20项电网重大运行风险,提升仿真效率360倍以上,支撑供电负荷超2亿千瓦的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日前,在南方电网公司四届二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议上,一支充满活力的“80后”科研团队走上了领奖台。为了解决困扰南方电网20年的大电网准确仿
日前,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国内首个多台区源网荷储柔性互联真型实证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柔性互联等核心技术的测试和实证能力,助力现代智慧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据介绍,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容量越来越大、各类型负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配电网结构已无法
明黄醒目的外壳、方方正正的体型,身上连接着密密麻麻的管路……这个叫做“悟空”的机器人,一下到水里可不简单,可以依靠管线仪找到海底电缆的位置,然后“骑”在海缆上,依靠光学、声学、电学、磁学或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手段检测海缆的埋深、外观及保护状态,实时传回水下视频图像。而这仅仅是南方电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各国庄严地承诺中国“双碳”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迫切需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我国2030年风光装机预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其发电量占比约25%;2060年风光装机预计达到60亿千瓦以上,其发电量占比约75%。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逐年提高,新能源出力与负荷需求叠加后的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