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独家】电力行业近期热点、数据、政策等大盘点(截至2016.11.28)

2016-11-29 11:5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国家电网火电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甘肃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印发

建立健全辐射事故应急机制,及时、妥善地处置辐射事故,降低和减轻事故的损害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环境安全,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其中,辐射事故主要分四级,特别重大辐射事故(一级)、重大辐射事故(二级)、较大辐射事故(三级)和一般辐射事故(四级)。

《山东省“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印发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印发了《山东省“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充电站920座、充电桩35万个,基本形成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未来全省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建成“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智能服务平台,实现各企业、各平台之间设施、信息、支付的互联互通,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充电需求;基本形成全省一体化公共充电服务网络,有效保障居民绿色安全出行;探索建立适合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服务体系,充电服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充电基础设施生产、运营企业,产业竞争力实现提升发展。

《山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印发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印发了《山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规划指出,对于非独立占地的公用或专用充电基础设施,直接向当地电网企业报装;建设之前应当取得设施所在的场地权益人的同意,设施所在场地权益人应当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建设单位开展现场勘查、用电安装、施工建设等工作,不得阻挠充电基础设施合法建设需求。对于居民区自用或公用充电基础设施,按照全国统一的《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示范文本》进行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修订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近日,环保部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明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要素复杂,污染物种类多、产生量大火毒性大、难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重大;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并可能对其造成重大影响;可能存在重大环境风险,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等。

《上海市建设项目变更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工作指南(2016年版)》印发

近日,上海市印发了建设项目变更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工作指南(2016年版)。文件主要涉及非辐射类建设项目可能导致重大变动清单(2016年版)、辐射类建设项目可能导致重大变动清单(2016年版)、建设项目因重大变动重新报批环评的环评文件编制要求(2016年版)、建设项目非重大变动的环境影响分析报告编制要求(2016年版)等。

国家能源局就废止《电力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电力争议纠纷调解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能源局重组后,《电力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16号)、《电力争议纠纷调解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30号)适用主体、调整对象均发生了变化,现拟在废止上述两部规章后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以规范重组后的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程序及争议纠纷调解工作。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做好电力建设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做好电力建设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各电力建设单位要切实加强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施工流程,严格作业程序,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切实加强重大项目、特殊工艺、危险性作业的现场指导和监护,强化施工方案审查、验收及作业过程的监督管理,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存在较大隐患的要停工整改。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电力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管,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项目组织监督检查、抽查督导,指导督促电力企业深入开展施工安全大检查活动,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等。

国家发改委就《节能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征求对《节能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方案指出,到2020年,主要高耗能行业实现能耗限额标准全覆盖,重点行业、终端用能产品和设备实现节能标准全覆盖,809%以上的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能标准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公共机构节能标准指标更加先进。新发布的节能强制性标准开展质量及效益评估的比例达到50%以上等。

环保部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

近日,环保部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实行备案制改革,有利于把基层环保部门有限的行政力量集中到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和事中事后监管上,提高管理效率。相比审批制,备案制手续更加简化,建设单位自行填报即可。同时,备案制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和公众监督,环保部门可以对完成备案的建设项目实施网格化管理,且通过网上备案系统向社会公开备案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公众如果发现相关建设项目违法违规问题,可以向环保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举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