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中广核红沿河、宁德、防城港等三个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建成

2016-12-08 09:11来源:深圳新闻网关键词:核电站核电项目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红沿河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始终把核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了未发生影响环境和周边社区居民安全的核安全事件,工程安全管理获得国际7级评级,达到先进水平。与此同时,许多关键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在红沿河核电项目得到首次实现。例如红沿河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这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制造的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截止2015年,红沿河核电站3台发电机组就有20项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占关键指标总数的四分之三。

宁德核电站

宁德一期:为海西经济区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而在今年的7月21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首座核电站,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的宁德核电一期工程宣告全面建成,四台机组全面投入商运。据了解,宁德一期的1号机组于2013年4月15日投入商运,是福岛核事故后全球第一个实现商运的核电机组。

在宁德核电一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积极创新,不断实现新技术、新工艺在项目上的应用。该项目共实施了“18个月换料”、“厂址附加后备电源柴油发电机组设计改进”等16项重大技术改进,项目综合国产化率达到80%。

宁德一期项目四台机组同样采用我国自主品牌CPR1000技术,总装机容量为435.6万千瓦,相当于福建省2015年装机总量4919万千瓦的9%;四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300亿千瓦时,相当于2015年福建省全社会用电量1852亿千瓦时的16%。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中广核宁德核电每年可等效减少标准煤消耗约980万吨,对环境的贡献相当于种植6.7万公顷森林,碳减排效益明显。

目前,红沿河、防城港的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并计划于2021年全面建成投入商运。其中防城港二期工程采用的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同样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宁德核电二期工程,当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原标题:中广核红沿河、宁德、防城港等三个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建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