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深度】气电替代煤电难在何处?

2016-12-14 13:40来源:《财经》杂志作者:沈小波 李毅关键词:天然气发电燃煤发电发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增长是大势所趋

吴云向《财经》记者分析,过去制约天然气发电有三大因素,一是调峰需求并没有如今这样强烈;二是天然气供应不足,需要优先保障民用;三是天然气价格不合理。

但随着弃风、弃光日益严重,发展天然气发电作为调峰电源成为业内共识。另一方面,天然气供需逆转,呈现供应过剩的风险。

以2004年底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全线商业运营为标志,中国天然气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十年来,中国天然气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中国政府工作重心一直放在设法增加天然气供应,保障供气安全。

这十年时间里,每到冬季用气高峰期,天然气供应都需要优先保证民用,工业用气都会受到压减。

这样的局面已经发生逆转。“十二五”后期,天然气消费在前几年两位数的增长后,增速大幅下滑。天然气已经呈现供应过剩的风险。

2000年-2013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从245亿立方米增至1680亿立方米,年均增速高达16.0%;2014年天然气消费增速急剧下跌至8.7%,2015年更跌至5.7%。

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与宏观经济疲软、用气行业不景气、用气成本上升多方因素相关;但在另一面,天然气供应能力却仍然在加速增长。

201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2020年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4000亿立方米,力争达到4200亿立方米”的目标。

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1932亿立方米。以此为基础,未来五年每年天然气新增消费量要达到约400亿立方米,才能实现供需平衡。历史峰值发生在2011年,新增天然气消费量也未超过230亿立方米。

天然气发展十年,已经形成了进口管道气、进口液化天然气、国产气“三足鼎立”的多元供应体系。

业内普遍认为,天然气供应端和需求端都存在不确定性,但相较快速增长的天然气供应能力,未来天然气供应过剩的风险较大。

限制天然气发电的气源桎梏将得以缓解,而随着天然气供需格局的逆转,天然气价格也进入下行通道。

业内公认,中国天然气价格结构不合理,存在交叉补贴的情况,中国居民用气便宜,工业用气贵,国外则恰恰相反,如果能理顺天然气价格结构,天然气发电的原料成本还可以下降。

近年来,天然气价格改革持续推进,方向指向天然气价格全面市场化,非居民用天然气与居民用天然气实现并轨,政府仅管制管道部分。

今年11月,发改委发布通知,在福建省开展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改原先由政府发布指导价的惯例,改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为下一步全国天然气价格改革探索经验。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推进,有利于消除非居民天然气承担的不合理负担,价格有望进一步降低。

另一方面,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的建立,天然气因其灵活的调峰能力,有望获得额外的电价补偿,进一步提升经济性。

现行的电价体系下,天然气在用电高峰时的发电价值并未充分体现。

2015年,发改委在《关于规范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提出,新投产天然气调峰发电机组上网电价,在参考天然气热电联产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基础上,适当考虑两者发电成本的合理差异确定。

这一定价模式,仍然沿袭了成本加成利润的定价思路,由于电力现货交易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尚未建立,天然气调峰发电的市场价值并未充分体现。

中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在进程之中。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规避风险,以现货市场发现价格,交易品种齐全、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

吴云透露,国家能源局刚刚委托国家电力规划中心研究制定电力的中长期规划,天然气发电未来具体在电力装机中占比如何还未确定,但“比例肯定会明显提升”。

原标题:以气代煤难在何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