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中心,提起他,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工作20多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中专生成长为高压线上的领舞者,在热爱的带电作业岗位上,他刻苦钻研技能,甘于奉献,坚持不断创新,先后获“国网工匠”“湖南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他,就是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班班长夏增明。
“一定要像老师傅一样,练出过硬的技术”
1991年,中专毕业的夏增明进入了湖南湘潭电业局,被分配到线路班。他在作业现场看到老师傳们娴熟的技能,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像老师傅一样,练出过硬的技术。”夏增明深知自己起点低、基础簿,必须加倍努力。从此,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向老师傅学技术、向书本学知识;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工具室做拉线、穿钢丝头、换防振锤;只要听说附近哪儿有线路施工现场,他就跑去学习;他每天背着沙背心跑3000米后坐线更换防振锤,以增强体魄和平衡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夏增明就掌握了送电线路检修及带电作业技能,先后取得带电检修高级技师、送电线路工高级技师、特高压带电作业内训师等资质,并被评为国网优秀技能专家。
2014年9月2日,±800千伏宾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0585号铁塔导线连接点发热,必须迅速排除故障。考虑到特高压带电作业安全风险大、技能要求高,夏增明主动请缨第一个登塔。为确保万无一失,他赶赴现场查勘,确定行程、路线,并对采用沿绝缘子串进出电场的初步方案进行修改,最终确定采用软梯法沿架空地线进入工作位置。最后经过两个小时的苦战,任务顺利完成。
凭着高超的技能和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夏增明参加和指挥检修工作4000多次,从未出现过差错。
“解决带电作业中的难题,我快乐”
在带电作业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如采用传统方法更换220千伏线路钢管杆绝缘子时,存在作业人员无法到达作业位置、安全风险大、与邻相难以保证安全距离等诸多问题,夏增明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多次到现场查勘,上杆测量数据并作好记录,反复思考,确定采用双副绝缘摆梯方法,并绘制出工器具图纸,与加工厂家商议,做出样品,经过多次试装和改进,该成果在实践中成功应用,并累计产生2500万元的经济效益,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过去更换110千伏变电站隔离开关只得停电,如果改为带电作业,人员与带电体距离难以保证,引流线与隔离开关连接螺栓难以拆装,存在很大安全风险。为破解这一难题,夏增明多次到现场勘察,大胆提出设想,组织项目组人员多次进行讨论修改,确定隔离开关两端引线直连等操作方法,并研制出一整套工器具,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工器具推广后每年可产生1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工作20多年来,夏增明主导或参与完成3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110千伏~50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新方法及新工具”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工法)与工器具创新及应用”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他还是国家电网公司示范职工创新工作室——“捷明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之一,被评为国网湖南电力“十大发明家”“职工技术创新带头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我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作为技术创新带头人,夏增明一直把做好“传、帮、带”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
“带电作业不能靠一个人,只有大家相互配合,任务才能圆满完成。一花独放不是春,我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2008年,新进大学生何畏分配到夏增明的班里。一天,夏增明在模拟现场教他坐线,看到何畏委屈的眼神,猜到了他的心事。业余时间,夏增明多次找何畏谈心,介绍了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他大学生从事带电作业工作并不屈才,只要好好干,同样有前途。从那以后,何畏心态渐渐转变,工作时像变了一个人,抓紧时间做拉线、爬杆子,手上磨起血泡也不叫苦和累。夏增明看到何畏的变化,心里非常高兴,听到哪里有比赛和施工,就带他去观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勤学苦练,何畏进步很快,几次参加省公司组织的专业技能比武,夺得第一名。
在2012年全国500千伏带电作业竞赛中,夏增明任国网湖南电力竞赛集训队教练组组长。他和教练组的同事一道,制定方案,安排课程。为确保团体项目不丢分,夏增明和教练们白天一起上杆反复操作,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动作,再传授给大家。晚上他组织教练们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同时,他对快速连接丝杆等工器具又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最终,国网湖南电力在此次竞赛上获得团体项目二等奖。
夏增明将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带电作业经验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经他培训带电作业的有3000多人;由他组队参加的竞赛,均取得好成绩。
相关阅读:
湖南带电作业中心完成220kV线路清除任务 迎安全生产开门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的备忘录相关协议,从电网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着眼,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达成特高压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并由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与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加快特高压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7月10日,内蒙古电力集团
在河北省怀来县,一座大数据产业基地已然成型。科技感十足的园区内,密集部署的服务器为京津冀的互联网、金融、医疗等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保障。“园区供电设备已验收合格,具备送电条件,服务器随时可以启动。”5月23日,在位于怀来县的阿里云计算数据中心110千伏用户变电站内,张
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牵头获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区基础施工和舞动研究“任务制”项目、抗冰防舞框架项目,锻造重大工程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核心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中全面推广电力遥感技术
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水平进一步加强全国电网主网架规划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将赣江—赣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对江西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工程计划新建赣南1000千伏变电站,安装2台3
7月8日1时03分,极I高端换流器送电成功,±800千伏苏州换流站主控室内响起一阵欢呼——至此,这场历时5天、关乎苏州近五分之一电力供应的特高压“心脏”手术,在高温与时间的双重压力下,终以“零缺陷”画上句号。在抢修的战场上,工作人员安全帽下流淌的汗水生动地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
“监测点位位移小于40毫米,未超过阈值范围,设备运行正常!”7月9日,黄石大冶±800千伏特高压永兴换流站值班员李瑶认真记录北斗地质沉降监测系统监测的数据,保障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黄石部署湖北省首套北斗地质沉降监测系统,以数智科技助力特高压电网安全运维,助力迎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革命老区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经济社
7月13日,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光伏场区建设项目EPC工程总承包(第二批)招标公告发布,本项目分为3个标段,预估建设容量为1.72GW。详情如下:山西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项目(简称“晋北基地”)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配套清洁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殷殷嘱托化为实际行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坚决扛起电力保供
截至6月26日,闽粤联网工程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累计输送电量超143亿千瓦时,其中福建送广东96.33亿千瓦时,广东送福建47.12亿千瓦时。闽粤联网工程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于2022年9月30日竣工投产,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电力项目,实现了两省间电
在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这样一位工程师:她扎根电力行业十余载,从交流输电到特高压直流输电,再到海上风电柔直送出,从工程设计到技术攻坚,始终以“把不可能拆解成下一步”的信念,在电网建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她,就是王凤云——一位用专业与创新书写能源变革篇章的巾帼标兵。从“设计尖兵”
近日,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陇山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首次应用基于全国产芯片的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等设备。国家级专项攻关成果从实验室正式走向工程现场,成功实现示范应用。特高压直流规模化建设关键技术突破迫在
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多重要?关注电力的朋友肯定知道,我国独有的特高压输电技术,破解了能源供需逆向分布难题,支撑了“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实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但您知道吗?在动辄2000千米甚至3000千米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有一个不到30米长的管状设备,曾让我们“卡了脖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开展电力规划,应对“不确定性”是其中的关键命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叠加用户侧用电结构变化和大量新型负荷的崛起,源荷双侧不可预测性显著增强,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难以适用,电力系统安全韧性面临的挑战在“十四五”期间已逐步显现,“十五
5月8日,中国能建研发投资建设的世界首台(套)甘肃酒泉敦煌66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通过可研评审,标志着我国压气储能行业迈向单机功率600兆瓦级新时代。项目位于甘肃酒泉敦煌,是“敦煌全绿色电站基地”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用“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单机功率660兆瓦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7日,中国能建发布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提到公司正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式整合能源和算力全产业链,积极参与建设智慧高效运行的“国家算力网”和绿色低碳运行的“绿色电力网”,推动两网深度融合发展。中国能建充分发挥在绿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的
3月2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主办、内蒙古能源研究院承办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签署《部区联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框架协议》的首批落地项目。自治区副主席孙俊青,中国科
日前,±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和±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的模块化通信机房吊装工作分别在陕西110千伏麻柳变电站、甘肃330千伏晒金变电站完成。至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完成了该公司首批特高压通信工程模块化机房吊装工作。据了解,模块化通
最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跨省班组建设工作联盟在江苏南京启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携手河北电力、陕西电力,以创新之举搭建起跨省班组交流平台,开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班组建设新模式,为电力行业班组建设注入全新活力。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班组作为企业最基础的作
6月12日,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境内,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与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开展联合作业,顺利完成±1100千伏吉泉线两处直升机带电消缺。在百米高空之上,直升机悬停在吉泉线铁塔上空,通过40米绝缘吊索,将作业人员精准投放至消缺作业点快速开展消缺作业,而后直升机吊挂着作业人员转场至数
在特高压带电作业中使用传统硬质绝缘棒有诸多不便。为此,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研发了一款适用于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绝缘软质吊带。它更便于运输、使用和保管,有助于提高带电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在带电作业中,绝缘棒主要用于支撑或悬挂设备。但在特高压线路上,由于被支撑或被悬挂设备的尺寸和重量更大,使
4月12日,在湖北500千伏三江二回线路上,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员工使用新型特高压带电作业用绝缘软质吊带开展带电作业。由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带电作业用绝缘软质吊带使用、维护、保养及试验技术导则》于近日发布。据介绍,以往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带
12月12日中午,随着提升机缓缓降落,一名等电位电工顺利撤离电场、安全下到地面,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1000千伏潇江Ⅱ线组织实施的首次特高压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取得圆满成功,意味着该公司已掌握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精益化带电作业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此次带电作业的成功实施,将为省
根据《浙江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办法规定,经各单位择优推荐,浙江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和浙江省电力学会组织形式审查、专业评审,评审委员会最终审定,学会网站公示无异议,现决定授予“面向复杂电力场景的认知图谱关键技术与应用”1项成果浙江电力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电力边缘计算弹性资
近年来,我国特高压电网进入规模化建设阶段。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运后,除计划停电外,通常采取带电作业方式开展运维。我国特高压建设规模世界领先,构建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标准体系非常必要。2009年1月,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运行,开启了中国特高压时代。2014年,±800
“科技创新没有捷径,要能坚持,心无旁骛……”8月1日,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提升职业道德修养”主题讲座中,国网河南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部输电带电作业高级技师陶留海说。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能源传输主通道,投运后除计划停电外很难再进行停电消缺,“能带不停
国网湖北电力带电作业员工近日在湖北省五峰长乐坪镇白岩坪村,±800千伏祁韶线3816号杆塔上,成功开展近电位带电作业,消除由覆冰造成的2处防振锤变形缺陷。此次作业所需的近20千克工器具及金具,全部由无人机运送上塔,这是国网湖北电力首次通过无人机吊送工器具开展特高压带电作业。±800千伏祁韶线
2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白雪皑皑,8级大的白毛风使得能见度不到5米。国网蒙东电力冬奥特高压保电专项组人员在极寒天气中,对多条向华北供电的特高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开展“地毯式”特巡,确保内蒙古的绿色电力沿着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安全可靠抵达冬奥会场馆。2021年,蒙东电力积极落实
2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白雪皑皑,8级大的白毛风使得能见度不到5米。国网蒙东电力冬奥特高压保电专项组人员在极寒天气中,对多条向华北供电的特高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开展“地毯式”特巡,确保内蒙古的绿色电力沿着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安全可靠抵达冬奥会场馆。2021年,蒙东电力积极落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