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关于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问题 他的这篇文章信息量太大

2017-02-23 08:45来源:五六选煤作者:张绍强关键词:超低排放煤炭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文作者张绍强系世界选煤大会(ICPC)中国委员、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

长期以来,中国最主要的能源一直依赖煤炭,时至今日,煤炭仍然占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2.6%、占消费总量的64.2%,是长期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可靠的能源保障。

中国曾经饱受能源短缺的煎熬,进入21世纪以来,煤炭工业大力发展煤炭高效安全开采技术、不断扩大产能规模,为满足能源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10年来,由于煤炭消费总量快速增长和消费区域和时段过度集中,以及低效、粗放和原始的不科学、不清洁、不负责任的消费方式,使部分地区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雾霾”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能源和环境政策走向,一些未经充分科学论证和示范验证的“去煤化”政策仓促出台,负面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大量实践证明,煤炭是可以清洁高效利用的,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清洁高效利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煤炭仍可以承担主体能源的重任。

1、中国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评估,在未来20-30年或更长时间内,中国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也很难改变。

1)煤炭是中国优势能源矿产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大、分布广、煤种齐全、煤质较好。据最新的全国煤田地质调查显示,中国煤炭总资源量5.9万亿t,2000m以浅已查明资源量3.88万亿t,煤炭在中国化石能源资源总储量中占94.2%。按照目前的开采强度和回收率测算,煤炭可以保障中国数百年以上的能源需求,这为中国未来的能源保障和清洁能源替代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时间和空间。

遗憾的是,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有限,两者合计占中国化石能源总资源量的比例不足6%。经过数十年的持续高强度开采,中国陆上优势油田已经进入多次采油的后期,年产量维持在2亿t左右也有6年,再继续维持现有产量规模已经非常吃力。海上油田和超深部石油、陆上重质原油(稠油)数量也有限,而且开发成本和技术瓶颈很高、开采困难、轻质高质量油品产率低。

中国天然气发展较晚,但开发普遍困难。到201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346亿m3,但按同等热值计算仅相当于1.64亿t商品煤。到目前为止,中国勘探查明的整装常规天然气资源仍然很少,而且大部分已经在高强度开发。在非常规天然气(包括页岩气、煤层气等)方面虽然普查资源量较大,但开采难度大,与美国页岩气的储藏和开采地质条件不可比。

中国国土范围内的油气地质勘探程度已经比较高,指望继续发现新的大油田和大气田可能性较小。

由于油气品种短缺,自1993年开始中国不得不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2015年净进口石油达到3.28亿t,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为了应对国内大气污染防治“以气代煤”的需要,中国陆续建设中亚一、二、三、四线管道、中缅、俄罗斯远东天然气管道等进口天然气,并通过海上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才使得2015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达到624亿m3,尚不足7600万t标煤的热值。

此外,油气进口的国际运输安全一直是揪心的问题,每天都有成百艘巨型油轮和液化气船穿梭在海上(图1),为此付出的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代价都很大。出于对未来油气产地和运输节点地区政治、经济和军事动荡的考虑,进一步扩大油气进口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2)在能源消费成本中煤炭占有绝对优势,是稳定物价、提升中国产品竞争力的基础。

在目前可获得的所有能源品种中,各种能源的消费成本相差很大,直接关系到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竞争力,也关系到人民生活用能消费的承受能力。在可获得的化石能源中,煤炭相对于油气,如果不考虑品种的使用差异,其消费成本相差很大。

按照天然气降价0.7元/m3后全国平均价1.81元/m3及其他能源品种最新价格测算,按照同等热值比较,天然气消费成本是煤炭2.6倍、电能消费成本是煤炭的2.9倍,成品油料综合价格的是煤炭的7-9倍(图2)。所以强行要求“以气代煤”、“以电代煤”,将意味着现有能源消费成本将成数倍增长,势必推动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对中国能源消耗较高的大量实体经济和收入偏低的居民生活将是难以承受之重。

3)中国能源消费体量巨大,其他所有能经济获得的清洁能源总量太少,替代难度大。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能源消费总量巨大。据统计,2015年中国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达43亿t标煤,其中自产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合计不足4.7亿t标煤;水电、核电、风电、光电、光热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总产量折合5.2亿t标煤,合计不足10亿t标煤,仅占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3%。

即使中国未来经济能够实现平稳转型,并努力强化节能和能效提高,可能会减少一些能源消费和减缓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在目前居民生活用能还处于比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单是生活水平改善用能需求的增量就可能吃掉甚至超过通过产业转型和节能所减少的能源消费空间,这是刚性需求。比较当前对石油、天然气、核电、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的投资和成本,即使不考虑资源的可获得性,单是指望其全面替代煤炭在体量上就很不现实,而且经济代价十分高昂。

据相关研究,中国自产天然气“天花板”在3000亿m3/年左右,折合标煤3.64亿t,水电可经济开发的总量约4亿kW,折合年产电力3.2亿t标煤,核电“天花板”预计不超过1亿t标煤,如果能全部开发出来,合计7.84亿t标煤,仅占未来中国能源总需求的13%-15%,剩余的全部依靠风电和光电不切实际。

此外,水电、风电、光电、光热等稳定性、可靠性、可控性都比较差,很难满足电力消费的稳定性要求,需要大量煤电予以保障。

4)煤炭完全能实现清洁高效利用,“以进口气代煤”的综合优势并不突出。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煤炭完全可以洁净高效利用,并已为大量实践所证明。采用原煤洗选提质、分质梯级高效利用、超低排放发电、现代煤化工清洁转化和散煤清洁化治理技术及新型的碳循环利用技术等进行综合治理,从技术层面已经实现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按照超低排放发电和新型煤粉型工业锅炉的示范实践分析,其法定大气污染物排放与天然气相当(不含CO2排放),而单位生产成本只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20%,在目前承受的范围内。

目前煤炭消费引起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法规、制度和强制性标准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政府监管不到位,以及消费者百年不变、陈旧落后粗放、不负责任的消费方式所致,把煤炭消费应有的污染治理成本转嫁给社会,长期放任不管,形成不科学、不负责任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并肆无忌惮所致。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碳氢比为1︰4,其燃烧产物中CO2排放比例确实比煤炭要少得多,但其他污染物同样会产生,特别是颗粒物和NOx产生比燃煤超低排放后的浓度还大,也是需要净化治理,否则天然气也做不到完全清洁化。天然气相较于煤是比较清洁的化石能源,如果资源富足,理应优先开发和使用,但限于中国的天然气资源缺乏、开发困难,如果依赖远距离进口,需要多方面权衡,适度适量,量力而行,想当然地过分强调天然气优势和偏好脱离中国国情。

中国如果不改变煤炭消费方式,强制实施烟气净化控制,一刀切“去煤化”,仅依靠高价、远距离进口外国的优势资源,费效比并不高。甲烷是强烈的“温室效应”气体,其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是CO2的21倍,天然气开发、加工、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甲烷逃逸进入大气环境中,无论责任是谁,未来进口天然气通过碳足迹机制最终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要传递给终端消费者,所以进口天然气的综合效益并不突出。

原标题:关于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问题,他的这篇文章信息量太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