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m法半/全电波暗室试验静区1.5m(可测试直径最大为1.5m的设备),辐射发射试验频率范围30MHz-18GHz,辐射抗扰度试验频率范围80MHz-6GHz,场强最高可达54V/m。
研究成果
团队在电磁环境标准、特高压和高海拔电磁环境试验、预测和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发展特高压输电是实现我国西电东送重大战略举措,电磁环境直接关系工程环境影响和投资,但特高压研究初期电磁环境标准不完善;我国输电走廊紧张,交直流线路同走廊日益增多,但缺乏交直流混合场评价标准。
①开展了特高压电磁环境前期论证,研究成果对国网公司特高压工程国家立项起到重要作用;提出了特高压直流电磁环境控制值,为工程设计、环评和竣工环保验收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②基于人体感受试验研究,提出了交直流混合电场控制值和评价方法,填补了国际空白,为交直流并行线路设计提供了电磁环境控制依据。
我国特高压直流电压高达±800kV和±1100kV,线路不可避免经过高海拔,新电压等级应用前需进行大量试验研究,当时我国缺乏特高压和高海拔直流电磁环境试验手段;对新出现的交直流混合电场测量国内外也未涉及;对特高压直流电磁环境,用过去电晕效应测量的方法研究难以满足需求,需研究电晕放电与效应的本征关系,但缺乏宽频域电晕电流测试手段。
①建成了北京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电晕笼、电磁环境模拟试验场、西藏高海拔试验线段。
②提出了基于场磨的交直流混合电场检测方法并研制出测量系统。
③发明了宽频域电晕电流传感器,研制出宽频域电晕电流测量系统。形成了国际领先的直流输电工程电磁环境试验研究能力。
为提高单位走廊宽度输电能力,我国陆续采用极导线垂直排列、同塔多回和同走廊多回直流线路及交直流并行线路,但缺乏电磁环境计算方法;无高海拔直流线路电磁环境预测方法;国际原有适用6分裂以下直流线路噪声预测公式已不满足我国特高压直流电压发展需求。针对新问题开展了电磁环境预测方法攻关:
①提出了极导线任意排列的单回和同塔多回直流线路及交直流并行线路电磁环境计算方法。
②提出了海拔0m-4300m直流线路电磁环境参数海拔修正方法,填补了国际空白。
③提出了8分裂及以下直流线路噪声预测公式,在±1100kV直流线路电磁环境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直流输电电压等级多,线路覆盖面广,同一线路海拔和气候环境差别极大;线路架设方式多,极导线水平和垂直排列、同塔双回、同走廊多回直流线路以及同走廊交直流线路并存;特高压工程与无线电台站、地震台、输油输气管道等外系统的邻近、交叉、跨越等更加突出,已制约线路路径选择和工程建设。为建设技术先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超/特高压工程,电磁环境控制面临极大挑战。在电磁环境控制措施研究方面:
①获得了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方式架设的直流和交直流并行线路的电磁环境分布规律及线路结构和环境气候参数对电磁环境的影响规律。
②确定了不同电压、不同方式架设的直流线路在不同海拔、不同气候环境下的导线型式、极间距、导线最小高度、走廊宽度等关键参数;确定了多回交直流线路并行时的导线最小高度、线路接近距离和走廊宽度。
③综合考虑电磁环境和外绝缘等,提出了不同海拔、不同污秽和覆冰区的±800kV直流线路极间距、导线高度、空气间隙和污秽绝缘子串长及塔头优化方案。
④研究获得了特高压线路与邻近的无线电台站、地震台、输油输气管道等系统的电磁影响规律,提出了防护措施和相应的防护距离。研究成果为我国超/特高压直流线路、多回交直流并行线路和高海拔直流线路设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在工程中广泛使用。成果用于青藏直流工程,攻克了高海拔直流电磁环境控制难题,该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个人及团队荣誉
团队在十二五期间,获得各类科技奖励24项,其中公司科技进步奖9项,省部级奖项13项,国家级奖项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发表科技论文72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61篇;编制各项标准8项,其中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出版专著13部;申请软著著作权3项。
十三五主要研究方向
团队在十三五期间承担了“±1100kV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相关电磁环境课题的研究,承担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下空间颗粒物荷电及运动模型研究”和“海拔对直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影响机理及修正方法研究”等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
1、±800kV直流线路(6分裂)在不同海拔下的电磁环境试验研究、电磁环境海拔修正及预测和控制技术研究。
2、空中颗粒物对直流线路地面合成电场的影响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
3、复杂结构特高压直流线路三维合成电场预测和控制措施研究。
4、高压直流接地极对埋地金属管道腐蚀影响的评估方法、计算方法和防护措施研究。
5、特高压直流线路对无线电台站干扰计算、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综合防护措施优化研究。
开发共享
团队积极对外开放,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合作,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和利用率,已成为电网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领域的公共研究平台和学术交流中心。近3年来,团队与外部单位联合攻关课题10余项,经费约1.3亿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在济南与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保障电力供应,推动能源转型,
5月8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所属企业参与设计等工作的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达50%,输送的直流电从甘肃庆阳换流站起,经过915千米的线路运输,抵达位于山东泰安东
5月8日,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大会举行。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出席;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讲话;国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5年5月7日,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顺利实现全线贯通。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起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盖玉镇的帮果换流站,止于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的大冶换流站。线路全长约1784千米,途经四川、重庆、湖北三省市,
陇原风光送千里,齐鲁发展增绿能。5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陇东—山东工程起于甘肃省庆阳市庆阳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止于
最近,国家电网公司有限公司印发《国家电网智库》,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审计部的实践成果《穿透式工程投资审计体系建设实践》刊发。这不仅是对其过往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其以审计之笔,精心绘就投资监督蓝图,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有力见证。聚焦公司投资领域穿透式监督体系建设,是审计部工作的核
5月4日,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承建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苏能白音华项目大板梁吊装完成。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建设规模为2×66万千瓦超超临界、间接空冷、凝汽式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年发电量约66亿千瓦时,是锡盟至江苏特高压输送线路的配套电源项目。本次吊装的大板梁mb-1顶梁,长30.1米
5月6日,国网新疆电力联合国网信通公司、国网经研院、中国电科院、武汉光迅公司等单位,在750千伏巴州—罗布泊段光缆线路上成功完成国内电力领域首个单波400G波分系统超长距无中继传输链路搭建,实现了355公里传输距离的稳定运行,标志着电力通信网络向超大容量、超高速率、超长距离融合方向演进迈出重
国家电网8日在济南、兰州同时宣布,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又一条“西电东送”能源大动脉,起于甘肃庆阳,止于山东泰安,
4月23日1时50分,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南瑞”)承担的卡麦换流站首台500千伏站用变压器长时感应耐压带局部放电测量顺利结束,三相局部放电量均小于100pC,符合国家电网十八项反措要求,标志着本次试验圆满完成。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5月6日,±800千伏巴里坤换流站完成750千伏交流系统调试。该换流站交流系统投运是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的重要关键节点。该工程交流系统调试工作于4月26日开始,历时10天,分三阶段实施,累计开展了6大项146小项调试项目,核对并执行定值单710份、完成操作163
5月8日,中国能建研发投资建设的世界首台(套)甘肃酒泉敦煌66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通过可研评审,标志着我国压气储能行业迈向单机功率600兆瓦级新时代。项目位于甘肃酒泉敦煌,是“敦煌全绿色电站基地”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用“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单机功率660兆瓦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7日,中国能建发布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提到公司正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式整合能源和算力全产业链,积极参与建设智慧高效运行的“国家算力网”和绿色低碳运行的“绿色电力网”,推动两网深度融合发展。中国能建充分发挥在绿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的
3月2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主办、内蒙古能源研究院承办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签署《部区联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框架协议》的首批落地项目。自治区副主席孙俊青,中国科
日前,±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和±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的模块化通信机房吊装工作分别在陕西110千伏麻柳变电站、甘肃330千伏晒金变电站完成。至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完成了该公司首批特高压通信工程模块化机房吊装工作。据了解,模块化通
1月7日,宜都-华新±5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改造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宜都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改造项目顺利完成。许继电气供货的自主可控全国产芯阀控系统设备零缺陷投运、晶闸管控制单元实现挂网运行。宜都换流站是三峡电力外送配套工程、国家西电东送重要通道——宜华直流工程的送端站,也是三
近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出资建设的上海500千伏东吴—黄渡—徐行线路改造工程、500千伏远东变电站扩建工程获得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东吴—黄渡—徐行线路改造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电网项目,计划在现有徐行—黄渡2个单回500千伏线路走廊的基础上开展改造,增加
12月11日,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在西宁发布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的青海海南州全绿色电站基地规划,这是全球高海拔地区首次以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为支撑的全绿色电站解决方案,由中国能建自主研发。该基地首批工程将率先在海南州贵南县开工建设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储能总体规模达120万千瓦,将有效
“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十足,对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也信心十足”,这是一家跨国巨头在厦门的高压开关制造基地过成立25周年庆典时,相关负责人对北极星电力网传递出来的信息。25年来,中国的电力系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于2020年向全世界作出了实现“双碳”
今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全球变压器控制领域领导者德国MR公司(莱茵豪森集团)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再度携手,签订年度框架协议。此次签约不仅彰显了双方多年来亲密的合作关系,更标志着双方未来会深化合作,聚力深耕构建现代化创新性的能源体系。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代
10月30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电网稳定暨继电保护专业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上,加强电网仿真计算被屡屡提及。会议提出,要加快推动常规机电仿真向机电+电磁仿真转变。未来浙江电网将深化电磁仿真平台应用,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需求,并充分利用网上电网、新能源云等数字化平台,提升规划
输电线路上的地线由于挂点更高、无运行温度,遇到雨雪冰冻天气时,比导线更易覆冰。为此,陕西电科院研发了特高压线路不停电地线融冰成套装备。1月份,改造升级后的装备用于±800千伏祁韶线、青豫线的地线融冰工作,提高了相关线路抵御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恶劣天气呈现多发频发
4月8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疆电入渝”工程)重庆段走线验收完成。此次验收线路起于重庆市合川区沙鱼镇,止于渝北区±800千伏渝北换流站。验收用时10天,由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负责实施。“疆电入渝”工程重庆段线路跨越了渠江、高速公路、铁路和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
3月25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浙工程”)(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甘浙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勇公开表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能源革命不断深化,通过加强跨区互联,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互济共保能力和故障支援能力;建议坚持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支持川南—渝南—涪陵的特高压交流南环网建设,支持渝陕背靠背和渝湘背靠背互济互联工程纳入国家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的第五年。五年来,“双圈”建设持续推进,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强有力的电力支撑。3月9日,围绕“提升电力供应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主题,电网头条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勇。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由国网陕西电科院研发、被国家能源局评定为全国能源领域首台(套)特高压线路融冰系统的特高压线路不停电地线融冰成套装备日前完成升级改造,在国内首次实现一套系统同时对两条特高压直流线路进行带电融冰,并可灵活自动切换两条线路中的任意一条。原融冰系统于2022年12月31日建成
12月1日,位于甘肃酒泉的750千伏酒泉—金塔线路工程全线贯通。酒泉—金塔线路工程是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送出工程,也是“十四五”期间甘肃省列重点项目。该工程起于750千伏酒泉变电站,止于在建的750千伏金塔变电站,共新建线路108千米、铁塔242基。该工程投运后可进一步满足嘉峪关
有效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024年岁末,各地各部门奋力冲刺全年投资目标,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进
每天9时15分,于洋都会准时列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调度控制中心与区内各省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召开的网省调度日平衡协调视频会议,并对会议内容进行梳理总结。“这样的会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全网运行和供需平衡情况,是我们高质量开展电力交易的基础。”身为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交易五部市场
甘肃电网处于西北电网的中心,是西北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主网主要由750kV、330kV两个电压等级电网构成,覆盖全省14个地州市。根据预测,2025年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和最大负荷将分别达到1900亿kWh和27900MW,“十四五”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7%和5.9%。宁夏电网处于西北电网的东北部,是西北电网的重要
今天,在中国的版图上,长江黄河奔流不息、河湖水系密布。与此同时,一条条特高压输电通道、油气管网就像大江大河,跨越数千里,源源不断输送着电力、油气,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最近,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为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加快建设横跨东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