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核科普】你了解你身边的“核”吗?

2017-03-07 16:57来源:中国核网关键词:核电核辐射核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说起“核辐射”,许多人都会谈“核”色变,认为只要有核辐射就意味着危险。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周围可能出现核辐射源吗?医学用的核磁检查对身体有害吗?核电站周围的居民是不是时刻处于危险中?还有“核”除了用于原子弹、氢弹、能发电以外,还能做什么呢?核技术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相关阅读消除“谈核色变”阴影 需要专业人士发声

无处不在的“核”

人每时每刻都受到各种辐射照射,但不意味着生活在危险之中。辐射就是从发射体发出的射线,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类。核辐射即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其实,生活在地球上,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受到天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的照射,包括来自于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身体内存在的放射性核素等天然本底辐射和来自于夜光表、乘飞机、做X光检查、吸烟、看电视等的额外辐射。

虽然身边的辐射很多,但这不意味着公众生活在危险之中。公众所受辐射80%以上来自于大自然,如果没有辐射,生物将无法生存。中国工程院胡思得院士说:“只要将核辐射的剂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那么,多少剂量的辐射是没有危险的呢?描述辐射防护剂量学的国际标准单位叫“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通常使用的单位是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根据“‘核’你在一起”核科普宣传展板数据,当短时辐射量低于250毫西弗时,对人体没有危害,这也是人一年可承受的最大辐射量。

人们做一次胸部X射线断层透视、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是6.9毫西弗。“虽然辐射剂量不是很大,但是并不意味着人可以经常做这些检查,医学方面有着严格规定。”胡思得院士说。

日常生活中接收到的发射性辐射对人体并不会造成伤害,我们大可不必过分担忧。但是,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辐射源的辐射强度较大,比如用于γ探伤、放射治疗和辐射加工等的放射性深度较高的放射源就被称为辐射源,的确对人体健康有伤害性,应该尽量避免。如果遇到工作场所或包装容器上有“当心电离辐射”的标志时,要尽可能地避开。

“我们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辐射源,但要远离不必要的辐射,防止和减少辐射源对人体的伤害。”胡思得院士解释说,防护手段有三种:一是距离防护,越远离越好;二是屏蔽防护,用混凝土、铁或铅做成屏蔽体遮挡射线;三是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接触时间,最好三种手段结合使用。

无可非议的“核”

核电优势无可比拟,且设施有多重屏障作保障。核电工业是现代高科技密集型的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核电,加快核电自主化建设,不仅能促进我国核工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推动我国重大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相关制造业整体工艺、材料和加工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工程院陈念念院士在演讲报告会提供的数据,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占比70%,石油占比20%,其他能源约占10%,其中核能只占2%,但是在整个世界的能源结构中,煤占40%,石油占15%,水电和风能占20%,核电占16%。显然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核能的比例与国际水平相比有一定的距离。陈念念院士说,在今后一定的时间内,不断增加核电的总量,这项政策将在长期内实行。据我推测,在2030年左右,我国核电将会达到1.5亿千瓦时,占整个能源结构的比例约7%。

原标题:【核科普】你了解你身边的“核”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