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经济发展要靠电力做支撑,电力是人类各项生产生活的动力之源,电力带来光明和希望。现代工农业生产少不了电,现代科学技术离不开电,电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它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现代人类文明生活中,电的地位极其重要。没有电,家里的电子锁打不开;没有电,电梯不运行,楼上不去;没有电,水不能从一层输送到20层的高楼上去。
电须臾不可离开,我们要保护电、发展电、节约电。
《亮报》:新能源具有间歇性,大规模上网会对电网产生冲击,难免会产生弃风、弃光现象,对此,您怎么看?有何建议?
张亚忠:能源结构是能源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最终用能方式,并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较大,能源结构仍然以煤为主。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但由于新能源具有间歇性,大规模上网会对电网产生冲击,难免会产生弃风、弃光现象。
我的家乡是江苏如东,那里海边的风力资源非常丰富,但同样遇到了弃风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风电是不规律的,对电网有冲击性。风电上网多了,煤电就会减少,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一方多发另一方就会少发,少发的一方就会有亏损,那么谁来做这个“裁判”?
这就需要政府有所担当,做好顶层设计。要在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的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制定科学的决策和规划,要将各类能源放在一起通盘考虑,树立大能源观,统筹全局一盘棋。我认为,鼓励新能源上网,不能站在某一行业的角度,要自上而下地统筹兼顾各方,鼓励跨行业的合作,发挥制度的优越性,将各方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各方都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要让各方劲儿往一处使,都将如何对环境更友好、让能源利用率更高、排放量更低的考虑放在首位。
同时,要加大电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提升,比如智能电网技术,有了智能电网、各种新能源、传统能源都能够统筹协调利用起来。在更多接纳新能源方面,智能电网技术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亮报》:根据河南的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您认为河南应如何调整能源结构,更好地实现清洁发展?在这方面特高压起到了什么作用?
张亚忠:河南是产煤大省,同时也是煤炭消耗大省,每年几亿吨的煤炭消耗量让河南“雾霾不断”。河南能源结构亟待转型和调整,发展清洁高效的能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发展战略可解河南雾霾围城之困,特别是我国的特高压技术世界领先,特高压让“外电入豫”成为现实。
今年是我做政协委员的第十年,政协委员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平时经常不断思考和调研,听取来自一线的“接地气”的想法和声音,为国家建言献策。记得全国政协曾经到河南调研特高压发展,当时我参加了,调研结果是,政协委员们认为特高压建设非常有必要,要给与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亮报》:您认为能源结构调整该如何更好地服务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张亚忠:我国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煤炭等化石资源分布不均,新能源多分布在西北、东北地区,而用电量大的负荷中心则在中东部,这就需要特高压进行远距离输电。具体到河南而言,河南经济迅猛发展、资源分布不均等,决定了需要发展特高压电网。
未来,我国经济要求提质增效、绿色发展,这对能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颁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指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路径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石油比重为剩下的13%。
电力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长久来看,用电量还会持续增长,我国经济“换挡”了,由粗放型逐渐向精细型转变,向提质增效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将对环境会更加友好。对我国能源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后,应该提升电力在能源终端的利用率,因为煤炭在经过大规模的净化处理、脱硫脱硝以后,用于发电,会更加清洁高效,同时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提升,更多的清洁电会通过特高压电网输送出去。
《亮报》:您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对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
张亚忠:我在多个场合听说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其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我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设想是完全可行的。特高压技术在30年前可能就是科幻故事,当时的电压等级能达到110千伏就觉得不低了,现在都能达到1100千伏了,而且消耗更低、距离更远、效率更低,这在之前都是不敢想的。
我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是能源的物联网,相比互联网,这个建设难度更大。互联网是虚拟的,是信息之间的交互,但能源互联网不一样,是实实在在的能源间的流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成需要时日,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要首先把国内的能源互联网做好。
特高压是解决能源消纳难的根本出路
编者按全国两会期间,和能源电力有关的话题受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特高压、电动汽车、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等内容成为焦点。代表、委员们从各自熟悉的领域出发,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和提案,同时也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色音图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民政局局长、党委书记
“清洁能源输出盼望特高压。”色音图是地地道道的呼伦贝尔人,谈及家乡能源发展的前景和出路,他由衷地感慨。
从2014年开始,色音图连续四年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呼伦贝尔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的建议。在他看来,呼伦贝尔地区资源优势明显、电力资源富集,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展的不断加速,呼伦贝尔地区窝电问题以及新能源消纳问题日益突出。有电发不出的尴尬情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和清洁能源发展。探索新的电力外送通道,成为缓解地区电力消纳问题的根本途径。
色音图认为,特高压外送工程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呼伦贝尔电网电力调配能力,有效缓解地区电源消纳压力,充分消化呼伦贝尔地区现存的余量电力,推动呼伦贝尔清洁能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他提出,要协同各方力量加快推动呼伦贝尔—河北省南网±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落地,从根本上缓解地区电网窝电状况。特高压通道的建成,不但有利于促进呼伦贝尔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缓解河北地区电力需求的压力,有利于华北地区雾霾治理。他对特高压充满信心,对特高压给呼伦贝尔带来的发展新契机充满期待。
做强品牌离不开电力支撑
赵毅新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品牌的力量越来越大,充裕可靠的电力供应为企业做大做强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赵毅新表示。
赵毅新说,山东是沿海经济大省,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竞争中打出了品牌,掌握了主动权。同时,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有着巨大的电力能源需求,以特高压工程为代表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对企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是重要原因,充裕可靠的电力能源供应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赵毅新认为,全球化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品牌,“特高压”就是国家电网公司走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金字招牌,“你用电、我用心”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企业核心价值品牌。好的品牌不但能凝聚人心、提升文化,更能传递价值、推动发展。
2016年,落地山东的首个特高压工程——锡盟至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山东段竣工投运,标志着山东电网全面进入特高压时代。目前,山东已开工“两交三直”特高压工程,所有工程计划于2017年年底前竣工投运。赵毅新表示,山东作为能源消费大省,特高压工程的相继建成投运,将打通“外电入鲁”的大通道,推动全省能源结构和企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为品牌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赵毅新说,特高压工程是“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具体实践,发明、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是我们制造企业的学习样板。我们企业每年都有几十个新产品推向市场,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想要把这块金字招牌做强做大,离不开坚强的电力支撑。
谈到供电服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赵毅新用了“三个跟得上”。她说,淄博市正在全面建设城乡一体化,新上项目多,重点项目多,但用电都能及时跟得上;企业和居民用电有难题,一个电话服务马上跟得上;供电人员主动上门指导用电,像我们车间仅避峰生产一项,一年下来就能节省电费十多万元,电网的社会责任同样跟得上。
赵毅新表示,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品牌,希望国家电网公司继续积极融入地方发展,超前规划和建设好电网,进一步提升供电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有力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要,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农网改造给农民带来大实惠
石寿芳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禾驼乡石门村支部书记
农网建设和改造一直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谈及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在当地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石寿芳表示,近年来岷县的电力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供电范围也逐步扩大,特别是持续不断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和“户户通电”、精准扶贫等工程的实施,对拉动岷县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偏远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岷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支撑。
2017年,甘肃定西供电公司加快推进农网改造步伐,110千伏巉口变、玉井变增容工程、330千伏通渭变110千伏送出工程全面竣工。2015年三个批次农网工程、2015年新增城镇配网工程、2016年农网工程按期完工,789个贫困自然村实现动力电全覆盖。48个大修技改项目竣工投运,7个小型基建项目主体封顶5个。33.41万户户表采集和84座变电站关口计量改造全部完成,营配调贯通工程高、低压贯通率分别达到93%和35%,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电网抵御自然灾害和服务民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
谈到近年来农村电网发展和农村用电的变化,石寿芳感受最真切的是,近年来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力发展推动了新农村的发展。比如,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盖新房,盖新房都离不开对电力的需求,供电企业按照负荷需求及时进行农网升级改造,使农民得到了很大实惠,电也够用了,电力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当地农村的供电服务情况,石寿芳说:“近年来农村供电服务工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营业窗口人员服务规范,服务态度好。谁家没电了,给供电所打一个电话,电工马上就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供电员工是非常辛苦的,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牺牲精神,为客户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供电服务,我们对电力服务工作非常满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2月6日至2月14日电网项目动态。其中包括10项110kV电网工程、3项220kV电网工程、5项500kV电网工程2项、750kV电网工程、5项±800kV电网工程。广东韶关220千伏华韶输变电工程2月7日,韶关220千伏华韶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发布。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拟投资39
关于“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回望“十四五”能源转型,新能源发展、电力负荷增长远超预期,以及“双碳”目标带来转型进程变局是三件大事,深刻影响了行业发展与运行规律。这一历程清晰显示行业新历史阶段新发展特征,就是电力一般基础设施属性下全面强化产业属性,提供增长新动能
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工信部联重装〔2025〕26号)。其中《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5年版)》中包括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
记者从南网超高压公司获悉,截至2月4日,昆柳龙直流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40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97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00万吨。昆柳龙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个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创造了19项电力技术领域的“世界第一”。该工程线路全长1452公里,将乌东德水电站的清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4年,河北承德牌楼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形成“6站3通道”输送网络;积极推动大同北——天津南1000千伏承德特高压开关站扩建变电站、平泉500千伏站、围场220千伏低频输电通道争列国家和省级规划。2024年,承德市全力推动49个风光电项目并网,新增清洁能源并网装机858.8万千瓦,
2月12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2025年新疆新建、续建超特高压电网工程41项,较2024年增长50%,创历史新高。新疆是党中央明确规划建设的“三基地一通道”,具有独特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加快电网建设、外送通道落地、支撑产业发展、服务新能源发展等
近日,±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高端换流变压器首次本地工厂化检修正在进行,此举标志着中国高海拔地区特高压设备就地检修能力取得新进展。据悉,此次检修在位于青海西宁的国家电网高海拔特高压检修试验基地进行,这也是国网系统内首次在生产制造厂之外开展换流变压器工厂化检修,相较于返回原厂可节约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拟对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出环评意见公示。项目名称: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地点: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建设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超过6000亿元,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全年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4.38万公里。这3项特高压工程分别是分别是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交流项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甘肃省将打造以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新能源消费转型引领区、能源产业融合集聚区、能源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区、能源多边合作试验区等“五个功能区”为支撑的全国重要的
日前,±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和±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的模块化通信机房吊装工作分别在陕西110千伏麻柳变电站、甘肃330千伏晒金变电站完成。至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完成了该公司首批特高压通信工程模块化机房吊装工作。据了解,模块化通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拟对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出环评意见公示。项目名称: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地点: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建设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甘肃省将打造以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新能源消费转型引领区、能源产业融合集聚区、能源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区、能源多边合作试验区等“五个功能区”为支撑的全国重要的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山西段全线贯通。据介绍,山西段长度325.4公里,达到输电工程总长度35%,新建铁塔625基,工程横贯山西,跨越了太行、太岳山脉,穿越林区最长、高山大岭占比最高,自然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1月8日,随着牵引机最后两根子导线到达R6386号终端塔,“疆电入渝”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重庆段)最后一场导线展放完毕,自此该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是重庆落地的第一条直流特高压工程,其在重庆境内途经合川、北碚、渝北三个行政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4时,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吉泉直流”)年度输送电量达683.73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输送电量增加10.27%,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特高压工程首位,占到安徽省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的21.27%,约等于该省76天的用电总量,在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
日前,国网浙江电力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将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以及公众参与说明予以公示。工程简况信息整理如下:甘肃~浙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主要满足甘肃腾格里沙漠河西新能源基地开发外送
12月24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8标)N4012-N4018黄河跨越流程段施工的完成,标志着本标段成为哈重线甘肃段第4个实现全线贯通的标段。该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项目的顺利完成将为西北至西南的电力传输提供坚实保障,提升区域能源供应安全、推动能源结
在陕西安康的秦岭深处,盘山公路不时遇到近180度的转弯,施工车辆行至一块平坦的区域,终于抵达了一处作业现场。±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宁电入湘”工程)陕4标一基铁塔的组立工作正在这里开展。“宁电入湘”工程陕4标由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承建,线路途经紫阳县、岚皋县、平利
12月10日,中国能建华北院设计的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湖北最长标段全线贯通。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起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盖玉镇的帮果换流站,止于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的大冶换流站,线路长度约1784.1千米,途经四
12月12日,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滇桂粤段)前期技术服务公开招标,本次招标最高投标限价9.49亿元。据悉,为加快推动实施西藏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并送电粤港澳大湾区消纳,提高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保障能力和绿色发展动能,促进西藏高质量发展,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
12月10日,宁夏-湖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娄底段)顺利完工,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完成工程主体施工建设的地市。工程在湖南省线路全长435km,娄底段线路长度为103.66km,新建铁塔235基。
“十四五”进程过半,“十五五”前瞻谋划。新的远见开始凝聚,新的认识飞跃升华——“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煤炭兜底怎么兜?煤炭企业该怎么发展?童明全、张胜利、袁亮等,解题→全国人大代表童明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放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可控核聚变”的声音出现在首场“部长通道”。“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占比要达到35%,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方面要提前布局。”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所谓核聚变,即将两个轻元素,融合成一个更重的元素,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由于这个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新时代能源电力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也为全球电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
“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两会高能·图明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5%,不是一个轻松的数字。其背后体现了我国对于绿色低碳转型的何种态度?对能源领域乃至公众的生活,又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求“稳”筑牢安全降碳基础“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煤电兜底怎么兜?火电企业怎么活?黄震、温枢刚、栾俊等,解题→全国政协常委黄震:发挥好煤电兜底作用全国政协常委
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两会高能·图明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自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以来,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并掀起中国科技创
——中国海油代表委员履职尽责综述相约春天里,奋斗向未来。三月,来自中国海油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认真聆听大会报告,踊跃参加小组讨论,谋实招、献良策,把海油人所做所想所盼带上全国两会。过去一年,是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开局之年,他们胸怀“国之大者”、情牵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能源局系统、能源电力行业企业广大干部职工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平台,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大会实况。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