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作者简介
汤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理论和稳定控制技术研究,在仿真算法、建模和软件开发、互联电网稳定性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领域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技术发明类)1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2016年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授权发明专利48项。编写国标、行标7项。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5部。
199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电网公司十大科技领军人才。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山东电工所属设备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320兆乏/1100千伏单柱式低噪声并联电抗器,以62.6分贝(安)超低音性能、最大振幅小于4微米的优异性能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创全球特大容量低噪声特高压电抗器新纪录。特高压工程实现千公里级输电效率超95%的同时,声振污染成为制约工程绿色升级的“卡脖子”
22日,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架线施工,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重要清洁电源送出支撑保障工程。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是锡林郭勒盟-山东特高压1000千伏输电通道、锡林郭勒盟-江苏特高压±800千伏
5月20日,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专题研讨会上,电网头条记者采访了南非电力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提纳格兰·尚玛甘。提纳格兰·尚玛甘认为,全球变暖加剧使得能源转型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变得既紧迫又必要。对南非而言,降低碳排放与保障能源安全同等重要。南非也面临可再生能
5月11日9时40分,重庆首个特高压渝北换流站合上极Ⅰ低端换流变5063开关,标志着直流低端系统调试正式启动,为该站6月15日前投运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点,渝北±800千伏换流站是西南地区首座特高压受端换流站,该项特高压直
5月14日,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以下简称“湖北超高压”)顺利完成±800千伏锦苏直流线路湖北段停电检修工作。±800千伏锦苏直流始于四川锦屏换流站,止于江苏苏州换流站,全长2058千米,额定输送功率720万千瓦,是西电东送的“大动脉”。检修工作前期,湖北超高压对线路进行了全面检查,共发现52处隐患
面对能源转型的时代课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始终敢为人先,破壁攻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发布4项科技成果。今日刊发4项成果内容。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5月1日,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员通过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分析研
5月19日,1000千伏鄂岳Ⅰ、Ⅱ线由检修状态转为运行状态操作结束,标志着国网山西超高压变电公司完成1000千伏北岳变电站为期14天的年度综合检修工作。北岳变电站是1000千伏蒙西—天津南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华北地区的枢纽变电站,承担着鄂尔多斯至山西、晋北至华中、山西至华北的大容量
5月16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山西送江苏的两个跨区输电通道——500千伏山西阳城至江苏淮安输变电工程、±800千伏雁门关至淮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累计向江苏输送电量超6000亿千瓦时,达6028亿千瓦时。从20世纪末开始,江苏积极从区外引入电能,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199
5月16日,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境内,随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甘2标)跨越±800千伏天中直流提前跨越段最后一项缺陷消除,作业人员下塔,标志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甘肃段)首次跨越作业顺利完成,为“甘电入浙”工程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本
随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及新型电网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涉及能源结构的优化与电网管理的现代化。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十五五”期间的大电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上启下,连接着
当前,中国正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随着风、光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比例的不断上升,其波动性、间歇性与电网安全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近年来,抽水蓄能技术发展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在成
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现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等新形势,对电力交易系统提出了新要求,也催生了电力交易的诸多新业务、新业态,以上新要求、新形势客观上需重新梳理中长期电力交易、横纵向集成、两级市场协同运营、现货交易、高性能结算等重点业务需求
日前,内蒙古印发《自治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2020年版)的通知》,《通知》指出:内蒙古自治区电网分布为蒙东、蒙西两个区域。蒙东地区包括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4个盟市,供电面积47万平方公里。蒙西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
伴随着世界能源体系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我国能源和电力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能源供需格局持续深入调整。电网作为能源传输和转换的核心,承担着各大能源基地的能量输送、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有序接入、多种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责任。近年来,特高压交直流互联电网快速建设、大容量新能源集中
近些年来,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大面积停电事故。但在中国,近几十年不但没有发生过大面积停电事故,而且经过坚持不断的发展更新,国家电网已经成为全球安全水平最好的特大型电网。这背后,是我国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电网互联互通互供,电网安全运行技术的成功应用,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从世界范围看,大停电其实离人们并不遥远。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多都发生过大面积停电事故。2002年,巴西大停电;2003年,美加大停电;2005年,莫斯科大停电;2006年,西欧大停电;2007年,哥伦比亚大停电;(来源:微信公众号电网头条ID:sgcctop作者:头条君)2011年,韩国大停电;2012
近十几年来,美国、印度、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了大面积停电事故,给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中国是全球电网输电规模最大、输电距离最远、电压等级最高的国家,重要负荷中心受电比例超过50%。如何预见未来电网可能发生的稳定风险,提前做好安全稳定控制措施,避免城市大停电事故,维护电网
摘要:在对中国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时监控与预警类应用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相关应用建设和实用化成果进行提炼总结,形成电力行业标准DL/T1709.4-2017《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第4部分:实时监控与预警》。分别从总体原则和接口要求、电网实时监控与智能告警、电网自动控制、电网运行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电力系统无论在系统规模、装机容量、技术水平还是安全运行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周孝信。从孤立分散到交直流互联大电网周孝信表示,8年前,他做过一个关于世界电力系统发展阶段的调研,研究
12月的江苏,气温不断走低,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综合管廊隧道工程的施工现场却依旧火热,施工人员在管廊内紧张地开展电气设备安装。这条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廊”的综合管廊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电力系统无论在系统规模、装机容量、技术水平还是安全运行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周孝信。从孤立分散到交直流互联大电网周孝信表示,8年前,他做过一个关于世界电力系统发展阶段的调研,研究
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的可靠运行,有效提高了特高压直流送出通道的输电能力,为促进西南地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为特高压大受端电网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示范应用,也为我国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装备支撑,积极推动了我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落地。2016年6月15日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运行准则》(GB/T31464-2015)获国家能源局推荐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北极星输配电网了解到,标准于2015年05月15日发布,同年12月起开始实施。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包括了:国家能源局、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近十几年来,美国、印度、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了大面积停电事故,给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中国是全球电网输电规模最大、输电距离最远、电压等级最高的国家,重要负荷中心受电比例超过50%。如何预见未来电网可能发生的稳定风险,提前做好安全稳定控制措施,避免城市大停电事故,维护电网
汤涌工学博士,1959年9月生,福建周宁人。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1984、2002年分别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CIGRE会员。长期从事电气工程的科学研究,
核心提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力科技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瞄准电网科技制高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贯穿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大电网运行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
4月4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网站公布2017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电工行业正泰科技奖获奖结果,共评选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27项,电工行业正泰科技奖13人。中国电科院共有10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我院牵头的一等奖科技项目基于响应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广域控
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结果公布,国家电网公司申报的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备受瞩目的科技奖励大会,是科技界最高的荣誉殿堂,只有货真价实的科技成果才能获得国家奖励。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缘何能在高手如云的竞争中脱颖而
构建综合防御体系持续提升电网安全水平访中国电科院工程师汤涌记者:随着公司特高压电网进入强直弱交过渡期,电网特性发生深刻变化。当前,大电网安全面临哪些新形势?汤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世界共性问题,历来受到各国政府及电力企业的高度关注。当前,随着
导读:公司正处于特高压电网强直弱交的过渡期,电网的特性正发生重要改变,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在直流输电中,换相是直流转换为交流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换相失败产生的冲击比较大,这就要求必须相应加强特高压交流建设,以承受直流换相失败等故障的功率冲击。但目前强直弱交的格局
2015年7月11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南瑞继保PCS-8100柔性直流故障快速恢复系统研发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紧密结合国内电网实际需求,掌握了柔性直流故障快速恢复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制了柔性直流故障快速恢复系统关键核心设备桥臂阻尼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
4月29日,中国电科院继电保护研究所与华北电力大学四方研究所召开合作签约暨首批联合研发项目启动会,双方成立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挂牌。会上中国电科院高克利副院长和华北电力大学杨勇平副校长分别致辞,中国电科院汤涌总工程师和华北电力大学王增平副校长分别向两个研究所授牌。联合研发中心选取“分布式电源保护控制策略及故障特性研究”、“特高压高补偿度串补系统继电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等5个项目作为首批启动的联合研发项目,成立了联合攻关团队,明确了研发进度,双方实质性合作研究正式启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