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互联互通!看能源央企怎么做?

2017-05-15 13:53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一带一路华能水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外工程承包成果初显

目前,大唐集团对外工程承包业务项目分布在泰国和印度2个国家。截至2016年底,累计实现产值2亿元,成为国际业务板块新的利润增长点。

作为大唐集团旗下发展环保节能业务的唯一平台,大唐环境公司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印度的环保脱硫公司。其承揽的印度古德洛尔2台60万千瓦亚临界燃煤电厂脱硫总承包项目,是国内第一个由中国环保企业与印度企业直接签署总承包合同的脱硫项目,也是大唐环境公司第一个按照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项目建设流程实施的总承包项目。项目部结合国际电力环保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标准与当地实际情况,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特色的项目工程管理流程体系。2016年12月28日,印度古德洛尔1号脱硫系统成功通过336小时试运行,在海外成功打造了“大唐品牌”的形象。

泰国NPP5A和NPP9生物质电站工程项目是大唐环境公司在海外工程领域的排头兵。目前,这2个项目均已顺利并网发电。电站的投产运营解决了困扰泰国当地造纸行业废弃物排放的难题,日均消耗废弃木屑等废料逾千吨,减少了固体废料对当地环境的破坏。

华电

走国际化转型发展之路

许盼 刘一

近年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不断向国际化发展转型,并将2020年国际业务收入发展目标设定在“占比10%”。

做稳步“走出去”的生力军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布局能源基础设施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纷纷寻求向境外市场拓展的机会。中国华电适应形势要求,通过转型发展、调整结构布局、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力求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稳健更可持续发展。

中国华电提出“风险可控、能力可及、效益可观”以及“市场需求大、竞争优势大、回报确定性好、政策符合性好”的原则,坚持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和国际贸易“四轮驱动”,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优选能带动国内设备、技术、服务出口的绿地项目,积极跟踪拉美、非洲等地区国家的优质项目,择机开发,形成在建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该公司境外投资项目共有9个,其中4个为在运控股电源项目共92.2万千瓦,2个为在建控股电源项目共180.3万千瓦,1个为待开工项目132万千瓦,2个为参股投资项目。

坚持建营一体的投建管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规模不断增长,基础设施的种类和技术属性更加复杂多样,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为实现海外投资项目管理的高度精细化,中国华电坚持建营一体的投建管模式。即中国华电投资的项目由自身牵头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同时主要设备尽量采用中国产品,以项目投资带动工程总包、运营维护和国际贸易业务,带动人才、设备、资金和技术“联合出海”。

“建营一体的模式可以有效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中国华电成熟有效的方法做好项目实施,也可以平衡投资、工期和质量的关系,实现集团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该公司国际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有效防控“走出去”风险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让海外投资和资产能够长期安全持有、取得丰厚回报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华电重视投资风险防范,坚持走循序渐进之路,业务上从贸易、EPC逐步进入投资领域,市场上从需求旺盛、有PPA保障的东南亚逐渐过渡到其他市场,国别上从环境友好、文化相近的印尼和柬埔寨逐渐过渡到其他国家。

同时,中国华电在项目开发时把辨识风险作为关键工作,认真查找风险,积极研究风险防控措施。同时重视专业机构对风险的把关作用,以弥补自身风险识别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在项目决策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全面剖析、反复讨论、严格把关,通过发起决策、投资论证、投资审查、投资决策、开工决策等多道程序对各种风险进行辨析;在项目执行中努力落实各项风险防控措施,情况出现重大变化时再次研究决策。对较难控制的风险则通过相关措施加以锁定,如主动投保政治险、实施利率掉期等,有效防控“走出去”风险。

国电

“走出去”推进共赢发展

赵卓 陈瑶

4月下旬,南非共和国北开普省德阿镇,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所属龙源南非公司德阿一期(10.05万千瓦)风电项目第67台风电机组叶轮顺利安装就位。至此,德阿一期项目全部风机吊装完成,为实现投产发电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这只是国电集团“走出去”的一个剪影。近年来,国电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差异化竞争,取得了扎实成绩。

发挥优势 搭建“3+X”平台

作为中央发电企业,如何在“走出去”中占据制高点?对此,国电集团董事长乔保平表示,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以风电等新能源投资和并购、节能环保装备技术出口、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开发和运维服务等国电集团具有领先优势的产业为主要方向,积极寻求海外发展机会;高度重视境外投资并购风险,强化境外投资项目管控,注重文化融合,真正做到“效益可观、能力可及、风险可控”。

新能源方面,所属国电电力和龙源电力主动作为,收集分析公开信息,加强与专业机构、国内“走出去”经验丰富的电力企业和其他工程承包企业的交流沟通,大量评估各国拟出售风电项目,深入研究了大量的潜在合作机会。目前,加拿大二期、巴基斯坦以及波兰3个风电项目已立项,并在波兰成立了项目筹建处。国电电力深入调研印尼市场,与印尼佳通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方面,所属科环集团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十二五”期间,累计出口火电厂等离子体点火、烟气脱硫、空冷、光伏组件、风机及分散控制系统等技术装备到欧洲、澳大利亚、美国、东南亚、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合同额累计达23.63亿元人民币。

至此,国电集团依托所属企业国电电力、龙源电力、科环集团的“3+X”“走出去”平台初见雏形。

精益求精 深化绿色科技服务

国电集团深化绿色科技服务,以节能环保技术产品为主导,深化拓展中亚、南亚等海外市场,把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备带给世界。

国电所属科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商和最大的燃煤电厂节能环保服务商,独有的等离子体点火技术是最早“走出去”项目之一。截至2016年底,该技术成功走进俄罗斯、印尼、土耳其等国家,总装机容量超过3亿千瓦,市场占有率90%,业内排名第一。科环集团积极推动DCS在缅甸、巴基斯坦、印度有关燃机电厂、小型电站、化工、水泥生产线等项目的应用。2016年,签订海外工程服务类项目近4亿元,其中,签约脱硫脱硝工程类项目近3亿元,出口节能设备类项目超1亿元。

在国际化过程中,国电集团积极深化与项目所在国有关方面的良好合作关系,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要“走进去”,推动共赢发展。

相关阅读:行走"一带一路"!大唐、国电等9家央企的"大规划"和"小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华能查看更多>水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