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七、深化海洋经济体制改革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海洋经济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健全现代海洋经济市场体系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海洋经济市场体系,促进海洋经济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海洋产权制度,在沿海中心城市推动建立海洋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开展海域使用权抵押及交易,探索海洋碳排放交易试点,实现海洋各类资源与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加快培育海洋领域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和技术转移机制。加快涉海科研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快海洋公共服务领域开放,扩大海洋环境专项预报、海上搜救服务、海洋地理信息服务、重大科研设施等面向社会的服务功能。建立海洋公共服务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调查船队、海洋装备测试基地、深海生物资源样品库等市场化应用。
(二)理顺海洋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推进重点产业结构性改革,加速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整合优化各类中央财政涉渔专项资金,引导渔民减船转产。重点推进海水淡化供给体制改革,将海水淡化水作为沿海地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在天津、青岛、舟山等一批沿海缺水城市和海岛,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海水淡化供给的市政配套设施,制定海水淡化水入网水价政府补贴政策。
(三)加快海洋经济投融资体制改革
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利用现有资金对海洋产业发展予以适当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海洋领域,支持涉海高技术中小企业在产业化阶段的风险投资、融资担保。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各类投资主体广泛参与的海洋产业引导基金。分类引导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各有侧重地支持和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引导海洋产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拓展涉海企业融资渠道。
(四)推动海洋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的海洋信息共享机制和军民联动机制,推动涉海部门、行业内部海洋信息整合及部门间核心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开发智能化的海洋综合管控、开发利用与公共智慧应用服务,推动海洋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国家海洋信息的有效共享。加快建立海洋数据资料的社会化和公开性服务机制,逐步实现政府海洋数据面向社会的安全有效开放。形成与建设海洋强国要求相适应的国家海洋信息保障体系。
八、保障措施
加强统筹协调与沟通合作,健全涉海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强化财政、投融资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健全规划实施与评估机制,提高对海洋经济发展的管理和调节能力。
(一)加强宏观指导
充分发挥促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加强对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和评估,协调解决海洋经济发展政策与机制创新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制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中央与地方海洋经济管理工作的联动性,健全完善跨区域协调机制,建立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沿海地方政府加大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促进本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企业在海洋经济领域的主导作用,在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城市,支持组建各类涉海行业协会、商会,增强行业自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产业合作。
(二)完善制度体系
切实发挥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加快编制与实施沿海省级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加强海洋功能区划实施的跟踪与评估。编制实施海岛保护、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科技创新、海水利用、海洋工程装备等专项规划,加强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推进海洋基本法、南极立法相关工作,加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科研调查、海水利用等方面的立法,完善深海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岛保护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加强对地方海洋立法工作的指导,支持沿海地区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完善海洋行政许可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实施海洋督察制度,开展常态化海洋督察。健全海洋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建立海洋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加强海洋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建立海洋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和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三) 强化政策调节
财政政策。合理保障海洋领域节能减排、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经费需求。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支持海水利用、海水养殖、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文化等海洋产业的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海洋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按规定申请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费补贴。继续落实企业从事远洋捕捞、海水养殖、符合条件的海水淡化和海洋能发电项目的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投融资政策。鼓励多元投资主体进入海洋产业,研究制定海洋产业投资指导目录,确定国家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海洋产业。整合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资源,共同打造海洋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建立项目投融资机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风险补偿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和银行信贷资本投向海洋产业。积极发展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信托投资、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等各类投融资模式,为涉海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用海用岛政策。建立健全海域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市场化配置及流转管理制度,推进海域使用权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招拍挂,支持开展无居民海岛保护开发试点,探索无居民海岛开发模式。严格控制重点养殖区和捕捞区的建设用海和围填海,完善渔业水域补偿制度。完善海域和海岛使用金制度,加强海域整治、保护和管理。加强海域海岛集约节约利用,加强项目用海用岛的监督管理。
(四)开展监测评估
加强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提升海洋经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和省级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定期发布海洋经济发展报告、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海洋发展指数、海洋经济景气指数等产品,引导社会预期。健全海洋经济统计制度,完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推进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海洋经济核算工作。开展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加强海洋经济运行分析和海洋经济重大问题研究,为各级政府海洋经济的调控与调节提供支撑。
(五)健全实施机制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建立规划实施与政策落实责任制,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指导、检查和监督。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制定本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创新机制,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规划实施中涉及的重大政策、改革试点和建设项目按规定程序另行报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规划评估机制,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对政策落实进行督促检查,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国务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7日,宁波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能源”)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进展公告》。公告披露,宁波能源于2025年7月7日召开八届三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公司与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东
近日,浙江省多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海上风电安全应急管理指导意见》,详情如下: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省国资委,省气象局,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台州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应急局,浙江海事局所属各分支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海上风电“加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秦皇岛风浴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丁超,注册资本为107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金风科技间接全资持股。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浙江院中标平阳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标段三。该项目拟安装38台单机容量16.2兆瓦风电机组,采用500千伏海上升压站,风电场由8回66千伏海底电缆汇流至海上升压站,经500/66千伏变压器升压至500千伏后通过1回500千伏三芯海底电缆敷设至瑞安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众所周知,电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电灯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激烈的世纪电流之战。这场战争的主角,爱迪生和特斯拉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更适合输电”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一个坚持直流,一个力推交流。结果呢?这场大战以交流电胜出告终,但直流也没下岗,爱迪生成为电灯之父,直流、交流各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我国的海岸线长、可利用海域面积广,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有着天然地理资源优势。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随着对深远海风电项目的不断探索开发,海上风电输变电系统创新开始聚焦于输电距离长且投资成本相对可控的柔性直流与低频输电技术上。目
7月1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征程上,三峡集团将聚焦大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等核心业务,打造行业标杆;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系统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
2025年7月14日,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成立三峡集团辽宁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议案》。新公司将聚焦辽宁地区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的投资与运营,同时探索“风光火储”一体化模式;依托集团在技术、资金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优势,加速推进辽宁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第1号台风“蝴蝶”对海上风电场设备及人员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广东、福建区域各项目部闻“风”而动,暂停所有海上作业,对风机基础、叶片及海缆路由开展巡视检查,同步强化海上升压站防风紧固措施,筑牢海上风电设备“防风屏障”。福建区域于6月11日12时顺利完成60
关于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的通知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电科工”)发布关于为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的公告。公告显示,华电科工拟以委托贷款或信托贷款方式向全资子公司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简称“曹妃甸重工”)提供31950万元、华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简称“重工机械”)提供6000
人勤春来早,开工干劲足。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四届五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将全面提升电网发展质量,各电压等级电网面临繁重的建设任务。春节过后,国家电网建设项目有序复工,截至2月18日,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累计开工1000余项。公司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施工和进度,聚焦优化主网、补
1月8日,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能重工”)发布《关于拟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公告披露,天能重工拟在珠海成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全资子公司名称为天能重工(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以实际核准名为准),经营范围包括: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太阳能发
10月26日,位于乳山市南侧海域的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1场址二期450兆瓦项目成功运转并入电网,标志着我国单体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山东半岛南U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50万千瓦(U1场址90万千瓦,U2场址60万千瓦)。其中,U1场址安装了
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推进下,不但电源侧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在用户侧,同样面临着产消者新型负荷增加、分布式能源大量接入配网的行业现状。新形势下,新能源消纳和电网运行安全挑战陡增,行业亟需更加创新且智能化的产品和技术攻克新能源发展难题。9月8日,在“数能先锋智创未来”为主题
海上风电已经成为支撑风电年度增长目标的中流砥柱,市场扩大叠加技术突破与创新,产业升级之路已愈加稳健。CWEA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15.7万千瓦,2023年这个数据为718.3万千瓦。近两年来,随着沿海11大省区市对省管海上风电的竞配开发,以及国管海上风电规划逐步落地,CWEA预测
近日,福建平潭大唐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顺利收到1166.62万元的首笔“入区退税”款。据了解,此次试点的平潭长江澳海上风电场项目续建部分,装机容量共计110兆瓦,新购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共计约4.74亿元,预计退税额5500万元。据悉,为做好本次退税工作,实验区提前谋划,为实验区重点产业链——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风速大、资源丰富、不占耕地等显著优势,将成为全球风电产业的发展方向,海上风电叶片将成为市场需求新增量。根据全球风能协会全球海上风电报告(2021),目前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仅达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2000GW)的2%。未来10年,海上风电新
近日,浙江省多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海上风电安全应急管理指导意见》,详情如下: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省国资委,省气象局,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台州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应急局,浙江海事局所属各分支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海上风电“加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三峡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三峡广东阳江青洲五、六、七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辅助平台EPC总承包工程重新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
1、投资6.56亿元!广西100MW风电项目开工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太平风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武鸣太平风电项目总投资约6.56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100MW,将安装16台单机容量6250kW的风电机组。2、1300MW!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中标结果公布7月1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华能江苏公司如海、大丰、盛东如东海上风电场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及环境影响后评价服务项目中标结果公示(招标编号:HNZB2025-05-1-230)一、中标人信息标段(包):HNZB2025-05-1-230-01华能江苏公司如海、大丰、盛东如东海上风电场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及环境影响后评价服务项目中标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
[华能江苏公司大丰海上风电场91台风电机组出质量保证期验收外委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华能大丰海上风电场共有91台机组,总装机容量405.1MW。其中一期共68台机组,其中远景48台风机于2020年9月1日进入质保;海装20台风机于2020年7月1日进入质保。二期远景23台风机于2020年12月1日进入质保。根据合同约定质量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核准延期前公示核准前公示》。根据公示,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因用海手续等未办理完成,申请延期一年实施。据悉,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位于汕尾市城区捷胜镇附近海域红海湾海上风电场址内,建设
7月9日,大金重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亿元至5.7亿元,同比增长193.32%至227.83%;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亿元至5.8亿元,同比增长223.82%至261.18%。大金重工表示,公司业绩增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今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国华投资国华(江苏)风电有限公司国华东台H3-2#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咨询和手续办理服务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显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为5796万元。根据招标公告,国华东台H3-2#海上
近日,在盐城海域,随着9号机组叶片缓缓转动,我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三峡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发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H8-1#、H9#、H15#、H17#四个场址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项目总装机容量800
7月4日正午,一场毫无征兆的大停电再度席卷欧洲国家,位于中欧的捷克北部三个州、中波西米亚州以及首都布拉格等地区电力中断,超过100万企业和居民瞬间被抛回“原始时代”:阳光下的布拉格街头,疾驰的地铁列车骤然失去动力,悬停在黑暗的隧道中;居民和写字楼的电梯无声卡在半空;轨道上的有轨电车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