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四川达州印发“十三五”重点项目规划:建成经开区200MW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等

2017-05-17 15:1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天然气发电分布式能源重点能源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优势产业。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宣汉、开江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进度,力争2020年天然气年产能超200亿立方米,伴生硫磺矿年产能400万吨,建成全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供应基地和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争取开工建设川投燃气电站二期,建成经开区200MW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以提质创牌为重点做优做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深入推动万源市巴山雀舌资源整合、宣汉县蜀宣花牛产业化开发利用、大竹县万吨香椿深加工等项目加快实施投产达效。

新兴产业。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清洁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创新推动中国(普光)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达州市建筑产业园、中捷产业园、健康家电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达州清洁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黎明光电产业园、川产道地中药(GAP)基地等新兴产业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促进产业集中集聚发展。

2.现代服务业。围绕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升级生活性服务业,突破发展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性服务业中心。

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秦巴物流园区、通川区双龙铁路仓储物流园、中国南北物流港等区域枢纽物流节点建设;积极打造开放平台,争取设立达州海关,启动建设国家开放口岸,打造川东国际无水港(达州保税物流中心)。加快马踏洞金融集聚区建设,开工建设达州金融投资和产权交易中心,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推动智慧城市、达州市知识产权和科技中介服务中心、达康源物联网科技等项目尽早落地见效,推动全市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

生活性服务业。加快“三山两谷两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万源红色旅游,宣汉、渠县文化旅游,通川、大竹休闲生态旅游,达川、开江乡村旅游,配套完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接待体系等建设,充分挖掘打造州河风情旅游带、古蜀道国际旅游线等区域性旅游集群。立足建成川渝陕结合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以创新服务模式为突破,提升壮大商贸流通业,全面建成复兴农产品批发市场、亿联建材家居五金城、中国橄榄油交易中心等重要节点市场和城市综合体,适应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需求。

新兴服务业。以服务精细化、智慧化和生活高品质为导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推动川东北电商服务中心(川东快递分拨处理中心)、达州市呼叫中心外包服务基地、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等项目投用,积极拓展服务业新业态。

3.现代农业。围绕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以发展特色产业和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导,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速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以“3+6”优势特色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培育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和新型产业带,加快油牡丹“百千万工程”、茶叶“双百”工程、苎麻产业基地、乌梅产业基地、花椒种植基地、油橄榄基地建设及综合开发、西部黄花产业带、蚕桑基地建设,增强达州农业市场竞争实力。扎实推进农建综合示范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畜禽产业标准化、生猪生态循环产业链“三心工程”和畜禽品种改良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农业信息化平台、植物组培工厂、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健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围绕“建设碧水青山、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美丽达州”的目标,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1.污染治理。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城镇污水污泥、黑臭水体治理,建成达州市污泥处置中心。加强土壤污染治理,重点推进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风险管控,继续深入推进采煤沉陷区改造治理。大力推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重点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煤矿废水、矸渣综合治理、农村循环经济产业化建设等项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治理,强化畜禽污染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推进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

2.流域治理。积极推动绿化达州行动,加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营造林100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4平方公里,不断增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提高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度。深入开展州河、万源后河、大竹东柳河等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全面实施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和国家坡耕地水土保持项目,实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移民工程。

3.灾害治理。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强化应急救援场所设施建设,新建12处综合防灾减灾避难场所;加强气象、洪旱、矿山等自然灾害应急处理预测预警建设,完成气象防灾减灾建设设施、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和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建设,加快达州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灾害风险管控水平。

(四)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全力建设幸福美丽达州。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民生优先、共同富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富民惠民的民生保障体系,加快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1.教育。统筹利用好、布局好各类教育资源,突出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水平,持续深入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公立幼儿园133所,新改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654所,完成达一中新校区、万源中学、南坝中学等高中改扩建工程,迁建达州特殊教育学校;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扎实推进达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建设,建成5所特色中职学校,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积极壮大高等教育,加快达州文理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四川文理学院南坝校区搬迁工程,提高教育开放水平,整体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文化。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等设施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达州市蜀道(荔枝古道)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渠县城坝遗址保护利用、罗家坝遗址升级改造、大竹县东柳醪糟、竹唢呐等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省级非遗基地等文化传承工程建设。加强文体产业工程培育,持续推进巴里文化广告创意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提升巴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产业竞争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重点能源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