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清洁能源,尤其是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间歇式电源是未来发展的主要电力[1-5],预计到2050年,全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电量将占总电量的66%[6]。从世界范围内看,清洁能源资源与生产力逆向分布,主要负荷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北亚、东南亚地区,而北极、非洲和西亚、俄罗斯远东等地区则是清洁能源富集区域,因此要实现全球能源低碳供应,尤其是电力清洁供应,必须依靠清洁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是关键。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围绕北美、欧洲和亚洲负荷中心构筑互联电网又是其中的重点。
欧洲和北美洲电网整体已经实现大范围互联,调度运行模式、技术标准相对统一,其洲内电网互联从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5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80—90年代,覆盖广、交换规模大的跨国、跨区大型互联电网基本形成[7-9]。同样,面对新的发展目标,北美和欧洲相关研究机构也提出了其设想。美国的“Grid2030”[10]预想其未来电网将建立由东岸到西岸、北到加拿大、南到墨西哥,主要采用超导技术、储能技术和更先进的直流输电技术的骨干网架。2010年1月,欧洲公布北海超级电网计划[11],提议将苏格兰的海上风电、德国的太阳能发电、比利时和丹麦的波浪能发电与挪威的水电连接起来,从而形成贯穿从北海到欧洲大陆北部的联合电网,形成环网状或放射状的多端直流电网,从而实现风能、太阳能、水电、波浪能等多种资源的互补互济。
相较于欧洲和北美洲,亚洲是全球负荷增长最快地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未来将形成以洲内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为电源基地、连接各大负荷中心的亚洲互联电网,并接受来自“一极一道”的跨国跨洲电力。但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电网形态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政治体制和法规政策又是大相径庭,所以亚洲联网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但无论是方案设计、还是工程实施都是难度最大的。1998年俄罗斯提出了最早称之为“亚洲超级圈”跨国电网计划,围绕俄罗斯亚洲部分、蒙古、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构筑输电通道,但由于缺乏输电技术支撑,没有提出更为具体的结构和实现路径。
根据设想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施路径[6],2030年前实施洲内互联,本文借鉴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研究思路,综合了能源资源分析、负荷预测等相关基础资料,分析了输电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亚洲电网互联的可能模式和优缺点,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可能的模式。
1、亚洲洲内电力流向分析
文献[12-14]考虑到政策和技术的不同发展趋势,分别对全球负荷预测建立了不同的情景,并作了负荷预测。不同报告的具体量化结果不同,为了不失一般性,对其进行平均值求解所得的结果,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条件。
亚洲的电力需求集中在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3个国家需求量之和约占亚洲总需求量的66%。未来,亚洲电力需求仍将保持上升趋势,2030、2050、电力需求将分别达到15500TW•h和21200TW•h,预计到2030年,亚洲电力需求将占全球的50%。
亚洲水能、风能及太阳能理论蕴藏量分别约为每年1.8×104TW•h、5×105TW•h及3.75×107TW•h。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蒙古东南部、中亚五国及西亚南部等区域。
综合电源布局及负荷发展预测来看,亚洲大型能源基地远离主要负荷中心,总体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电力流格局。北部风电资源、西部太阳能资源以及南部水电资源经纬度差异明显,时空互补特性突出,南北跨季节互济、东西跨时区互供效益显著。据预测,2030年,亚洲洲内跨区清洁能源电量配置规模约2000TW•h。按照通道利用小时数(非电源利用小时数)5000h计算,需要跨区输送电力400GW,中国国内跨区输送的清洁电力约150GW,因此亚洲洲内跨国输送电力约250GW,考虑一个通道输送电力为8~10GW,则需要25~30个输电通道。
2、亚洲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模式及支撑技术
2.1 电网结构及发展路径
从国内外电网发展历程来看,电网都是随着负荷的增加和大型电源基地的开发,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从220kV的地区性小电网,发展到500kV跨省电网一直到今天的特高压交流跨区电网;欧洲已经实现了400kV的跨国性大陆同步电网;北美也通过750kV线路实现了跨国输送和联网。随着资源优化配置需求的提升,按照上述规律,同步电网规模也可能进一步扩大。
亚洲幅员辽阔,跨国互联尚处在起步阶段,随着特高压1000kV交流技术的成熟,实现跨国的交流互联在理论和技术上成为可能。根据地域分布,未来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亚洲洲内采用特高压交流联网,形成网状紧密联系的交流同步电网结构,各区域形成以主要负荷中心、电源集中接入点为节点的环状电网,部分高负荷密度地区,形成网格式电网结构。部分60Hz的电网(日本大阪、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等)采用直流背靠背隔开。
目前,特高压交流工程在中国大规模建设[15],构建更高一级的骨干网架。因此其未来发展路径可以先建设中国特高压电网,并逐渐向周边地区辐射,建设跨国联络线,并实施建设区域性特高压电网。这些区域性电网,根据地域,大致分为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电网。
2.2 技术特点
亚洲同步电网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兼顾负荷需求与电源接入,运行相对灵活。
2)电网容易扩展,便于跨洲际电源的就近接入和分散消纳。
3)电网跨度大、覆盖范围广,电源互补特性、负荷错峰效益、相互支援能力容易发挥。
同样,该电网方案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
1)电网跨度大部分通道距离达到了600~1000km,单位通道输送能力不易充分发挥。
2)覆盖面积大,地区电网形态、管理水平和运行制度差异大,电网安全稳定风险较大。
3)将会改变各国家和地区电网发展既定模式,对其特性和运行模式影响大。
2.3 支撑技术
从实现电网所需要的硬件技术来看,亚洲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需要以下技术:
1)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我国的电网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项成熟技术,考虑到远距离输电等问题,则需要特高压的FACTS技术,包括可控串补、可控电抗器等,这些技术在我国已经开展基础性研究[16-18],基本不存在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
2)特高压气体绝缘管道输电(gasinsulatedline,GIL)技术。考虑到部分联网工程需要跨越江河、适应一些特殊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和施工环境,需要采用GIL技术,该技术已经开展研究设计,计划在泰州—苏州特高压交流段实现。
3)特高压海底电缆技术。与岛国联网需要建设跨海联网工程,需要采用该技术,预计在2030年后才能实现工程应用。
从电网运行控制的软件技术来看,主要在于亚洲电网的调度控制技术。目前欧洲大陆同步电网是一个成功的跨国联网的典型,但与欧洲相对统一的技术标准、制度和语言等外部环境,亚洲则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要设计一个亚洲电网协调控制和统一调度的体系难度非常大。
3、特高压直流输电模式及支撑技术
3.1 输电模式
由于亚洲大同步电网在实施上难度大,因此可以考虑采用更为直接的“点对网”方式。电网的升级改造往往都是从大电源的送出开始的,譬如我国的第一个220kV电网工程是为了满足丰满电厂送出,第一个330kV电网工程是为了满足刘家峡水电站[19]送出等。所以未来洲内跨国、跨区联网也可以按照这个模式发展,即建设电源到负荷中心的输电工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4日,在四川省雅安市海拔2300米的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相导线牵引到位,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牛背山段全线贯通,工程四川段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工程牛背山段起于甘孜州泸定县冷磧镇,止于雅安市荥经县牛背山镇,全长36.469公里,新建铁塔113基,70%铁塔塔位位于20毫米以上的
4月15日,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市级下达的有序用电负荷指标,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镇海区须安排86.33万千瓦有序用电负荷,分六级执行:A级供电缺口:14.4万千瓦(缺口14.4万千瓦以下)B级供电缺口:28.79万千瓦(缺口14.4万至28.79万千瓦)C级供电缺口:43.16万
4月15日,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苏左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苏左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2409-152523-60-01-744982。国网内蒙古东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旗下公司中标多个光伏项目EPC、送出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1、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乳山269兆瓦陆上光伏发电项目日前,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华能山东乳山269兆瓦陆上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规划装机容量为269兆瓦,光伏场区用地约8750亩,
4月9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研制的特高压防舞复合相间间隔棒在1000千伏豫阳Ⅰ线挂网安装,开始试运行。这种间隔棒应用于垂直排列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相间防舞,经仿真验证可降低线路舞动幅值80%以上,抵御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线路舞动停运风险,增强电网韧性,保障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极
日前,基于高效能油气分离膜的油溶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在上海±800千伏奉贤特高压换流站挂网试运行。该装置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可监测变压器等充油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捕获、分析绝缘油中的气体信息,及时发现设备潜在故障,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特高压变压器、换流变压器、高压并联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对外发布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意愿、行动、绩效等情况,全面展现国网江苏电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为与显著成效,同时也勾勒出其在新一年的奋进蓝图,奋力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准备在今年新增2400万千瓦新能源接网消纳
4月5日14时42分,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内,在±800千伏电压环境下,量子电流传感器与传统纯光互感器的红色波形一致。“接线顺利,波形一致,运行正常!”振奋的声音在现场的上空飘荡着,宣告着量子电流传感器的调试成功。时间倒回20小时以前。广西柳州郊外,高大的铁塔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南方电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首个量子传感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依托量子特性,这套传感器可以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成功将量子精密测
4月14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25年加力扩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发改环资〔2025〕194号)。其中指出,鼓励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整体实施设备更新。支持全省工业园区以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中小航空发
输电线路上的地线由于挂点更高、无运行温度,遇到雨雪冰冻天气时,比导线更易覆冰。为此,陕西电科院研发了特高压线路不停电地线融冰成套装备。1月份,改造升级后的装备用于±800千伏祁韶线、青豫线的地线融冰工作,提高了相关线路抵御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恶劣天气呈现多发频发
2023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该工程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01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贯
1964年,曾南超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北电管局工作,主要从事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在这里,他走上了直流输电技术研究的卓越之路。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国内直流输电领域基本空白,国际先进直流输电技术封锁严重。面对技术封锁,曾南超尽一切努力研究发展动态。凭着满腔热情和钻研精神,他不断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2月9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了关于表彰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的决定。其中,福清核电5、6号机组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云南澜沧江黄登水电站,张家口-北京可再
构建数字能源生态助力终端提效——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展局研究员袁圆王睿佳核心提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快能源消费节能提效的关键在于其主动性、可控性●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中,要不断深化能源科技与数字化技术的交互融合,加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数字能源生态的形成,需要
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电网处于新型电力系统泛在互联、智能互动的核心环节,也是电力系统智能化和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目前,南方电网已形成拥有八条交流、十条直流的跨省西电东送大电网,西电东送总能力超过5800万千瓦。南方电网已拥有自主化的大容量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大型交直流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技术的实践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将为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的发展和应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未来电网将形成“跨省区主干电网+中小型区域电网+配网及微网”的柔性互联形态,实现新能源按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广泛接入、多元化负荷用能需求,电网作为消纳高比例新能源的核心枢纽作用更加显著。直流输电是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增强电网互联灵活性和可控性、提升电网对新能源接纳能力的重要手段。
柔性直流输电是电能变换和传输的新型输电方式,具有控制灵活方便、运行特性理想、扩展性好等优点,是提升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增强电网稳定性和灵活性、支撑未来电网变革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新一代输电技术。柔性直流换流阀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相当于在电力系统中接入一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分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于2020年9月6日-8日在盐城召开。华能清能院院长助理兼华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主任郭小江出席海上风电分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趋势》的主旨演讲。以
6月29日,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昆柳龙直流工程)电源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对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表示热烈祝贺,对工程后续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据了解,昆柳龙直流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世界上首个特高压柔性直
自20世纪20年代起,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经历了三次技术革新,其主要推动力来自换流器基本元件的重大变化。第一代直流输电技术采用的换流元件是汞弧阀,其换流器拓扑是6脉动Graetz桥,主要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第二代直流输电技术采用的换流元件是晶闸管,其换流器拓扑与第一代直流输电技术相同,主要
11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2019中瑞商业大奖”颁奖典礼上,ABB赢得两项大奖。其中,ABB与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创新项目被授予“工业4.0创新及创意奖”;ABB电网事业部因其创新的高压直流技术助力中国打造全球首个高压直流电网入围“跨国企业杰出成就奖”。两年一届的“中瑞商业大奖(SSBA)”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旗下公司中标多个光伏项目EPC、送出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1、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乳山269兆瓦陆上光伏发电项目日前,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华能山东乳山269兆瓦陆上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规划装机容量为269兆瓦,光伏场区用地约8750亩,
北疆的四月,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内蒙古电网光伏发电再传捷报。4月2日11时25分,内蒙古电网光伏实时发电出力首次突破2000万千瓦大关,达到2036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光伏发电从零开始到突破1000万千瓦,内蒙古电网走过了整整12年的时间,而实现1000万千瓦到2000万千瓦的跨越,仅用了2年!这一突破见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深化,电价形成机制亟待优化、完善。作为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任务之首,“有序推进电价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促进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作为跨
近日,天合光能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建设天合西宁北川200MW/800MWh电网侧构网型储能电站项目。签约仪式上,双方围绕构网型储能电站开发、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天合光能与大通县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电网侧储能技术应用
3月26日,安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核准国网安康供电公司白河县第三通道11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这标志着该项目立项审批已完成,即将进入报建阶段。该项目起自旬阳市香溪330kV变电站,终至白河县中厂110kV变电站,线路全长约75.6公里,途经旬阳市关口镇、棕溪镇,白河县仓上镇、西营镇、双丰镇、宋家镇、茅坪
3月31日,贵阳电网110千伏花果变电站正式开工。该站总投资约1.62亿,是贵州省首座喀斯特地貌全地下式智能变电站,将采用“透窗”建设模式,打造贵州省首个城市变电站科普教育展厅。该变电站计划2026年8月建成投产,新建110千伏电缆线路2回,新增10千伏出线30回,新增变电容量189兆伏安,变电站全部采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甘肃省玉门市发布工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其中提到,加快优质企业培育,畅通企业销售渠道。积极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主导力的省级、酒泉市级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强化跟踪监测,及时帮助企业开拓销售渠道,保持稳定运行,协调保障
3月27日,由华为数字能源举办的“2025智能光伏设计研讨会”在东莞成功举办。今年是华为智能光伏设计研讨会举办的第十一年,作为光储电站设计交流的重要平台,此次研讨会广邀各大设计院领导专家、产业同仁,共同探索新的设计理念与新技术应用,加强技术交流与知识共享,共促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智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3月24日~3月28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山东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3月23日,全国首个双极高、低端直流系统同步启动带电调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直流系统带电调试。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系统惯量不足、电压稳定性下降以及弱网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具备更强电网支撑能力和自主调节能力的构网型技术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虚拟同步机技术作为最主要
3月18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开工建设500千伏观龙、桂陵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工程。观龙变电站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计划于2025年12月投运,本期扩建工程将新增10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组,配套500千伏断路器2台、220千伏出线间隔6个,新增60兆乏并联电容器、电抗器各2组。工程投运后可提升青岛电网供电能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