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政策正文

山东发改委:十三五海上风电达1275万千瓦 打造六大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附规划)

2017-05-24 14:46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作者:北极星关键词:山东风电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加快现役机组节能环保改造。积极推广应用煤电机组节能环保新技术,提高煤电发电效率及节能环保水平。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提速扩围”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现役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鼓励具备改造条件的10万千瓦以下燃煤发电机组积极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对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等级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实施综合性、系统性改造,改造后供电煤耗达到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省煤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低于310克标准煤/千瓦时。

积极淘汰煤电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法律法规或产业政策,对不达标且不进行相应改造或经改造仍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要依法依策予以关停淘汰。“十三五”期间重点淘汰: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不能稳定达到国家及地方相应时段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要求的机组;平均供电煤耗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煤电机组;设计服役期满且未进行安全评估不能继续稳定运行的机组;20万千瓦以下纯凝机组;“先建后关”替代机组。同时,建立“僵尸”煤电机组统计信息库,制定针对性处置方案,鼓励连续停运多年的发电机组退出电力市场;进一步完善配套配套措施,引导和鼓励有较多小机组的企业和地方,通过新建背压发电机组或容量替代途径整合现有分散小机组,主动关停淘汰煤电落后产能。

(二)大力发展清洁电力

坚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按照集中与分散并举、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优化调整电源结构,不断提高清洁电力供应水平。

核电。建成海阳核电一期、荣成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启动荣成大型先进压水堆示范工程、商业化压水堆和海阳核电二期、三期等项目建设;加强潜在核电厂址资源的勘探和保护,启动第三核电厂址前期工作。到2020年,建成核电装机270万千瓦。

风电。加强风电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的衔接协调,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陆上以青岛、烟台、潍坊、东营、滨州等市沿海陆域和淄博、泰安、济宁、临沂等市丘陵地带为重点,建成陆上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适时启动鲁北、莱州湾、长岛等潮间带及近海风电场建设。到2020年,建成风电装机1400万千瓦。

光伏。充分利用塌陷地、荒地、盐碱地,发展集中式光伏发电,重点打造鲁西南塌陷地光伏发电基地和黄河三角洲盐碱滩涂地光伏发电基地。结合高效农业区、产业园区规划,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和风光、农光、渔光等综合利用示范区。到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

生物质发电。坚持因地制宜、梯级利用、多元发展,推动生物质能资源规模化和市场化开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在农作物秸秆比较集中的地区及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木材加工企业等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地区,合理规划布局和规划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鼓励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根据城市垃圾处理需要,发展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建设垃圾发电厂。在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以及造纸、酿酒、印染、皮革等工业有机废水厂周边,建设配套的大中型沼气发电工程。到2020年,各类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230万千瓦。

分布式电源。积极发展分布式发电,鼓励能源就近高效利用。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推广“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运营模式。鼓励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根据自身条件,投资建设屋顶式太阳能、风能等各类分布式电源。鼓励在有条件的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及公用机构等推广建设分布式能源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分布式中低温地热发电、沼气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等项目。支持企业利用余热、余压、余气等余能建设发电项目。在有条件的沿海地区建设海洋能与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互补的海岛微电网示范项目。

(三)加强调峰能力建设

重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坚持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多措并举,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调峰能力,加快调峰电源规划建设,着力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抽水蓄能。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以及电网需求,合理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在胶东负荷中心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增强区域电网调峰能力,提高东部沿海核电基地电力送出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水平;在“外电入鲁”通道落点集中的鲁中、鲁南地区布局抽水蓄能电站,保障电网以及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十三五”期间,加快文登、沂蒙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工建设泰安二期、潍坊、枣庄等项目,适时启动沂蒙二期项目前期工作。

天然气调峰电站。适度发展集中式天然气发电,积极发展分布式天然气发电,提高天然气发电调峰能力。优先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在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等经济发达、气源保障条件较好的城市率先规划建设集中式天然气发电。根据电网调峰需要和天然气供需情况,适时在沿海城市和重要用电负荷中心建设调峰与联合循环发电兼顾的天然气调峰机组,启动天然气调峰示范电站建设。在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域城市负荷中心,积极发展基于天然气发电的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实现能源梯级利用。规划到2020年,全省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实施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借鉴国际火电灵活性改造相关经验,加快推动热电机组储热改造和纯凝机组灵活性改造试点示范及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全省力争改造热电联产机组430万千瓦左右,改造纯凝机组510万千瓦左右。

优化调度运行。以节能环保低碳为目标,进一步优化电力系统调度原则和具体措施,合理确定各类机组的发电优先序位、用户侧的有序用电序位以及机组的调峰、轮停序位,结合中长期、日前交易电量及负荷预测安排开机组合。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完善电力调峰成本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新能源发电的功率预测和考核,努力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

提高需求侧响应能力。建立健全基于价格激励的负荷侧响应措施,优化推广发电侧和用户侧峰谷电价机制,探索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进一步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整合系统运行、市场交易和用户用电数据,提高负荷侧大数据分析能力,增强负荷侧响应能力。多途径引导用户错峰用电,努力降低系统峰谷差率。试点开展储能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大容量和分布式储能技术示范应用与推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山东风电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海上风电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