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中国(国际)核电仪控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一直关注着我国核电仪控技术发展的行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认为,我国目前在核电仪控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要注意加强平台建设、信息安全保护等工作。
只要下定决心,国产化问题就能解决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国核仪控领域近年来取得了哪些进步?
叶奇蓁(以下简称“叶”):近年来可以说取得了很大进步,在仪控系统、核测仪器仪表等方面推出了一批国产化产品。例如,堆外核测已经成功研制出样机,而且正在进行实际运行考核;采用自给能元件的堆芯核测不仅满足了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还形成了出口。
数字化仪控系统(DCS)方面,我国自主研制的和睦系统已经应用于阳江核电5号机组上投产运行,即将应用于6号机组和红沿河核电5、6号机组及田湾核电5、6号机组。基于FPGA技术、由中美合作研发的NuPAC系统已经获得了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和中国国家核安全局的认证。针对霞浦核电、漳州核电研发的Nicsys系统及其相关系统,正在进行1∶1样机考核。这些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核电DCS系统国产化水平,实现“走出去”打下了基础。
记:我国核电仪控技术一直强调国产化、自主化,其意义何在?
叶:我国核电技术一直致力于实现国产化。在秦山一期二期建设的时候,国家主要的着力点在主设备;到了秦山二扩和岭澳二期建设的时候,国家下定决心攻关泵阀等核安全和核辅助系统的设备。如今,主设备、泵阀大部分实现了国产化,还剩下一些个别项目,国家正在组织力量进行攻关。由此可见,只要下定决心,国产化的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现在的国产化的重点已转移到核电仪控技术。无论是核测技术还是核电DCS系统,都有一些优秀产品通过了考核验证,但有些产品的应用还不普遍。经过实践,相信国产产品性能和安全是有保障的。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产化不是终点,因为核电仪控技术是不断进步的。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可以说是每五年或十年,相关技术就会更新换代。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旺盛的进取心和积极有效的力量,可能很快又会落后。这也是核电仪控与其他领域最大的不同,因此我们要持续努力,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
研发深入下去,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记:当前我国核电仪控领域有哪些短板?
叶:首先应该优化提升我们的数字化仪控系统平台。除了技术更新换代快,我们还要不断向用户提供运行维护、备品备件的支持。在前些年引进模拟量控制系统时,因为没有备品备件,我们不得不自己进行研发,这个经验教训深刻。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核电DCS系统平台,一方面是为了不断研发、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是为我们的核电站提供有保证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支持。
至于如何加强核电DCS系统平台,我们在研发过程中要深入下去,与应用系统、软件、工具的研发协同推进,同时关注在运和在建的核电站,不断为他们提供支持。
其次是要提高系统的信息安全水平。对于伊朗离心机厂系统受到网络病毒攻击导致设备损坏的例子,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伊朗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从国外引进,但“后门钥匙”还掌握在别人手中。最近又出现了“勒索病毒”,攻击了全球多个国家政府部门和一些大型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对核电企业来说,DCS系统关系到核电运行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充分防范黑客病毒的攻击,保障信息安全。
当前,“互联网+”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家都在利用信息化来提高工业技术的运行和管理水平。对核电来说,DCS系统为“大数据”管理、“互联网+”等新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核电+信息化”同样会创造出新成果,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核电运行维护与管理,比如趋势分析、故障预测、操作指导、事故处置指导等。
目前,我国在核电仪器仪表领域还有一些短板,还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依赖进口。而进口产品又自成体系,成了一个“黑匣子”,给我们进一步信息化、智能化,甚至实现全厂仪控信息统一管理方面造成很大障碍。因此,核电仪控领域要充分利用国内仪器仪表行业的能力填补空白,补齐短板。
记: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全球对核电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核电仪控领域是怎样适应这些安全要求的?
叶:福岛核事故使我们认识到,在严重事故中和事故后,核电监测仪表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发。福岛核事故中,绝大部分仪表失效,操纵员无法了解事故情况和核电站运行情况,成了“聋子”“瞎子”。所以在事故发生后差不多一周时间里,操纵员无法采取措施来缓解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
核仪表要在严重事故条件下继续工作,就要在监测原理、监测技术上有所创新。在严重事故条件下的温度、压力、辐照都会使仪表受到很大考验。如果仪表能在极端条件下继续工作,就可以为操纵员提供信息,为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福岛核事故后,IAEA提出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要并重,特别要注重缓解。如果事故发生后能快速缓解,减少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风险,保护周围公众和环境,实际上也是保障了核安全。因此核电仪控责任重大。核电界要与仪器仪表界加强交流,相互促进,不断创新。
让“走出去”的核电,用上中国DCS产品
记:核电仪控技术对我国核电“走出去”有何影响?
叶:可以说影响深远。以成功走向海外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为例,目前国内有4台在建,海外有2台在建。在出口海外的首二台机组中,中方没有提供数字化的仪控系统,还是提供模拟量仪控系统。核电DCS系统成为制约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一个短板。这也成为我们的一个遗憾。
当然,核电DCS系统是可更换的,特别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将来不管是国内还是“走出去”核电的DCS系统都可以更换上更先进的中国产的DCS系统,前提条件是我们的核电DCS系统要不断发展,高质先进。我相信,有了国家的支持和行业的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记:日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核电仪控分会成立,这对于行业有什么意义?
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核电仪控分会的成立,为行业搭建了很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有助于“政、产、学、研、用”的结合,有利于推进我国核电仪控技术的发展。核电仪控行业内部的沟通交流,可以打破企业间的技术壁垒,避免企业闭门造车、故步自封;核电仪控行业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可以让行业了解核电企业的需求,也让核电企业了解行业的技术实力,了解行业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同时还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发制造。
像核电DCS系统这样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技术难度高的产品,最好是企业间能够进行联合研发,但目前还受制于体制机制。我国几家核电集团都是国有企业,其实相关的民营企业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没有必要自我封闭。核电仪控行业的企业通过分会这一平台,可以首先在学术、技术、科技研发进行沟通交流。
同时,核电仪控分会还会承担一些政府行政职能的转移,比如科技奖励的评选、优秀科研人员的推荐,还可以组织一些研讨、培训,为行业发展积蓄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4月10日,电投产融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本次重大资产置换及配套融资方案。此次交易涉及将公司持有的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置出,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近日,公司收到国家档案局印发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档案验收意见,示范工程档案专项正式通过验收。专项验收工作于3月2日至5日开展,期间国家档案局组织专家验收组听取相关汇报、观看项目档案宣传片、现场查验档案材料并质询,认为示范工程档案收集比较齐全,分类合理,整理规范,项目档案能够反映项目
3月25日20时37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汽机筏基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浇筑(以下简称“常规岛FCD”),历时63小时20分钟,于3月28日11时56分顺利浇筑完成,共浇筑混凝土5736立方米,标志着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里程碑顺利实现。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是项目建设的重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2025年3月27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电力”或“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代号:1816.HK,深圳证券交易所代号:003816.SZ)在深圳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广核电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严守核安全,保持稳健经营,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年度
2025年3月20日,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迎来开工建设40周年。记者当天从中核集团获悉,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的核电站到国内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基地目前拥有9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86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超8亿吨。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
延伸阅读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以石墨作慢化剂,采用氦气作冷却剂,固有安全性高。我国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于2020年11月完成双堆冷试,2021年12月完成首次并网发电,2023年12月6日正式投入商运并良好运营至今,这意味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国和一号”,是国家电投落实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战略,在引进消化吸收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的基础上,依托工程项目平台实践和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型号,是自主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作为我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6月5-7日,中国核电以核电运行研究院为主依托单位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核电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电先进数智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核电仪控运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核电先进监测与故障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个技术研究中心。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核电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核电运行
4月10日9时58分,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SH)投资控股,位于海南昌江的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的首台DCS(数字化控制系统)机柜就位并启动安装调试工作。核电厂数字化控制系统(DCS),被誉为核电厂运行的“神经中枢”。玲龙一号DCS系统采用的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
新春伊始,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龙”系列产品实现强强联合!3月1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示范工程非安全级DCS龙鳍平台设备顺利通过出厂验收。这是龙鳍平台继华龙一号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首台套大规模应用后,在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的首台套应用,为后续“龙鳍+龙鳞”平台多样化堆
1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在北京、深圳两地召开2024年度媒体通报会,系统披露了一年来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情况。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广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1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在北京、深圳两地召开2024年度媒体通报会,系统披露了一年来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情况。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广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2023年是砥砺奋进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广核集团“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高质量稳步推进新增投运1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新增核准4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截至目前中广核共拥有在运核电机组27台装机容量3056.8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1324.6万千瓦在运在建总装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继续保持全国最大“华
9月24日,“华龙一号”海南核电3/4号机组DCS龙鳍平台首台套出厂见证活动在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海阳基地举行。龙鳍平台成功供货,标志着中核集团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厂非安全级DCS的供货能力,实现了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全覆盖(安全级+非安全级),全面建成核电站全厂DCS供货能力
据杭州市政府网站7月26日消息,《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杭州市实现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全市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40万千瓦,光伏累计装机达3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本地发电总量的比重不低于50%。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
7月26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2025年,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创新能级、应用推广水平显著提升,实现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全市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40万千瓦,光伏累计装机达3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本地发电总量的比重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JS07辐照监测仪表运输抵达山东荣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现场,在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物资验收工程师的见证下,顺利完成拆封、检查、验收等工序。五一劳动节期间,国和一号物资管理工程师们正加班加点对到货物项进行抢先验收,保障项目建设需要。该仪表由西安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徐圩核能供热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本期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台1000兆瓦+1台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
4月15日,徐大堡核电2号机组CA05模块顺利运输吊装就位,为核岛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后续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CA05模块为钢结构墙体,是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安注箱的主体构筑结构。2号机组CA05模块运输吊装作业具有模块结构不规则导致受力易变形、运输装车难度大、落位钢筋干涉多、就位精度高的特点。为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2.2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广东发电装机电源类型涵盖传统与新兴能源,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储能电源等多元互补,共同构建了百花齐放的能源格局,使得广东在应对不同能源需求和环境挑战时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风”“生”水起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4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大唐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参加会谈。吕军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鲁发改运行〔2025〕279号),其中提到,给予符合条件的试验示范项目政策支持。对符合《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成效评价细则》相关要求,且定期检验合格,能够按规定参与需求侧响应的试验
4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发布。声明提出,双方将继续鼓励企业按照商业原则推进新能源领域合作,共同打造绿色经济新业态,并探讨和推进在轨道装备、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开展合作,支持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助力各自产业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对于“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的要求,强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4月16日22时,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功率提升改造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验,标志着秦二厂首个实施的常规岛功率提升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秦二厂2号机组此次功率提升改造,在不增加核功率的前提下,通过全面更换发电机定转子部件、对汽轮机高低压缸及转子等通流部件进行技术升级与更新、同步对励磁、主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