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7-06-13 11:49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魏司法关键词:直升机调度指挥系统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电力作业管控智能化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6月7日,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直升机调度指挥系统正式上线,该公司在直升机电力作业管控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该系统实用性好、兼容性强,具备良好的应用拓展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国网通航公司员工通过调度指挥系统监视飞机作业动态及运行数据。 魏司法 摄
近年来,随着特高压输电网、跨区骨干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直升机线路巡检需求呈几何级数式增长,国网通航公司巡航总里程由2011年的14100千米增长至2016年的139751千米,航空器由6架增加至27架,飞行作业时间由2460小时增长至11558小时。该公司运行机队规模的壮大,对日常运力资源调度及生产计划监控、日常生产管理、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生产任务总量快速增长和客户需求日益精细化方面。多机组、多专业运力资源矩阵式管理难度大,生产作业机组点多、面广、线长,低空作业存在“叫不到、看不见”的情况,飞行动态难以掌控。传统的人工调度指挥,缺少全面、快速、高效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
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大电网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国网通航公司根据运行实际,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生产业务流程,研发了直升机调度指挥系统。该系统试运行6个月以来,总数据量达到656373条,管理需求线路2381条,编制机组作业方案122个、滚动计划3001条,管理线路台账2002个、补油点722个、机组52个、人员752人、日报24711个,实现直升机调度运行业务100%线上流转。
直升机调度指挥系统具备生产管理信息汇集、过程管控、预警研判和指挥协调四类核心功能,实现航空器状态全景化、生产指挥集约化、数据分析智能化、缺陷管理精益化,全面提升了飞行状态管控力和安全管理穿透力。该系统可动态调整客户需求任务快速评估和机组生产任务,科学合理安排运力,生产数据能够实时、高效、准确回传内网系统,提高一线及后方人员数据填报和统计效率,保证数据准确、真实、有效;对飞行状态实现可控能控在控,提高飞行安全裕度,确保飞行安全;通过深入分析机组任务完成进度、线路运维品质、缺陷统计、作业品质分析、机组受限情况、航空器利用情况等,开展业务集成和数据挖掘,为电网客户提供高品质数据服务支撑。该系统还将掌握超高压、特高压线路最全面准确的线路台账、坐标、档距等基础数据,可以评估线路健康状况,为PMS、智能管控平台等电网运维系统提供线路基础台账校正、线路缺陷等信息。
国网通航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业务、技术和管理创新,加强航空、电力两大业务的深度融合,开展业务集成及数据挖掘,推动和引领我国直升机运行控制信息系统建设、航空器调度运行关键技术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安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应急管理体系是电网安全的重要防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进应急管理、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应用、自然灾害应对、社会抢险救灾电力支援等工作,成功应对多次严重雨雪冰冻、超强台风、地震地质灾害影响,为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暨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会议部署,严格执行公司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和防汛工作要点,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打赢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和防汛攻坚战,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
8月2日12时,一架贝尔429直升机缓缓升空,通过机身悬挂的吊索将身着屏蔽服的带电作业人员精准放至500千伏输电线路姜太二线64至65塔隐患点位,对断股导线进行带电快速处缺作业并清除线路异物。这是国网冀北唐山供电公司首次开展500千伏输电线路直升机带电作业。此前,国网唐山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人员在运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全社会发电量亦呈平稳上升趋势。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2021全年发展总投入5,757亿元,其中电网投资4,882亿元;2022年国家电网承诺发展总投入5,795亿元,其中电网投资5,012亿元。国家电网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也指出,2022年1至7月,已完成电网投资2,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批准,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自2022年7月20日起,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此次更名,是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数字中国建设战略部署的实际行动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2年4月19日,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闫华锋、总经理王延芳。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将围绕电网主责主业,瞄准能源行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聚焦能源电子商务、能源数字技术两大核心业务领域,开展数字技术和平台运营模
项目构建了涵盖多光谱缺陷检测和故障诊断、旋翼无人机自主巡检以及直升机吊篮法带电作业的输电线路巡检完整技术体系
12月15日,为期15天的吉林电网直升机、中大型无人机协同应急巡查任务完成。这是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首次开展高寒地区直升机、无人机协同应急作业。11月下旬,吉林省部分地区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雨雪冰冻大风天气侵袭,输电线路整体覆冰严重,快速掌握输电线路通道情况需求迫切。11月24日收到吉林电
12月1日,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浙江送变电公司成功引入杭州市居住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并签署《增资扩股协议》。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浙江送变电公司在国家电网省级送变电企业中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交易成果丰硕,共与来自9个国家的16家供应商签署18份合作意向,在高端设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发、能源服务拓展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共赢发展。今年,公司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形势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
6月9日,智慧国网通航系统在北京未来科学城正式上线运行。2019年4月,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启动研发工作,历时14个月完成第一阶段的信息化成果。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等单位参与支持。智慧国网通航系统的研发基于“云大物移智链”
疫情发生以来,“不出门,少接触”是关键有效的防控举措,视频巡检、远程办工等电力信息化建设显出巨大作用。位于未来科学城内的国家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通过自身研发的“输电线路巡视图像智能分析系统”,自动识别回传照片中可能存在的电力设备缺陷,省去了人工成本,还能避免漏查。4月26日,
导读:本文其实在几个月前在情报局发表过了,但是在最近很多小伙伴的问题中,依然有人在询问相关问题。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并且配合我们分析的2020年冀北电网第一批招聘数据分析,就把文章再发一次,对冀北电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多看几眼。同时推荐文章《从“供电局”名称的改变看电力体制改革的漫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能源领域作为国民经济命脉,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核心场景之一。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加快推动能源科技自立自强。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与电网业务融合,标志着电力行业正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的新阶
十大创新成果01基于AIGC图生图技术的变压器漏油检测算法的开发应用单位:南网超高压公司该成果聚焦变压器漏油缺陷隐蔽、缺乏实时监测、数据样本不足等问题,基于图生图大模型技术,自主研发并部署换流站变压器漏油检测算法,提升漏油缺陷识别准确性,支撑换流站智能化巡视。02基于机巡大数据的全省配网
科技之光点亮精彩的赛事,也赋能城市的未来。2024年是“后亚运时代”的第一年,前三季度,杭州的生产总值(GDP)达到15215亿元,同比增长4.5%。在“后亚运时代”,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持续激发科技潜力,借助多项能源电力创新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城市的低碳转型。(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
1999年,时任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院士曾说,“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芯”为芯片,“魂”则是极为重要的地基——操作系统。无魂则无本,有物质而无精神,有载体而无连接。逆流而上,从五个人、两张桌子开始,那年天气极热,这便是电鸿研发团队彼时拓荒的全部图景。而今,微小至传感器,庞大如机器人
10月28日获悉,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泉州供电公司于日前在泉州开展了基于双目视觉的边缘计算终端试点应用,验证了该终端的作业场景元素识别、近电安全告警等功能,提升了电力作业安全管控智能化水平。据介绍,本次试点应用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边缘计算终端,由福建电科院数字中心牵头,依托国网福建省电
10月18日,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安全监察人员利用无人机对农配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督查。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当天多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督查督查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10月份以来,涡阳县高温退却,田野里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收割完成,涡阳县进入了电力作业的黄金时期。内网工程、基建项目
7月31日,国网光山县供电公司1名运维人员和1名安监人员正在利用无人机远程监控城区一处带电作业现场。此举标志着该公司电力作业安全管理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为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部署,国网光山县供电公司创新迎峰度夏期间作业现场安全管控举措,主动利用无人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电力行业快马加鞭,积极响应,在原有电力结构设施发展建设的基础上,加快了绿色电力设施的建设步伐。在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确保安全始终是生产活动的第一要求。当前电力企业作业安全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如施工队伍多、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地点分散、施工种类多等因素,造成安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电力的安全、稳定和充分供应,是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双碳政策牵引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明确目标。新型电力系统从“大容量、大功率、集中式”向“大规模、小容量、分布式”
“业内多项统计数据及事故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生产现场人员设备众多、复杂情况众多,生产监督员有限,电力作业过程中无法实现生产现场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安全管控。而查看录音录像等影音资料虽然可以发现违章现象和不安全行为,但事后回放无法有效遏制违章行为的发生。”谭守标谈到,“因此,通过AI视觉技术对电力生产中的违规行为识别、预警,成了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摘要]毫无疑问,以监控为表率的安防系统正成为电网智能化的尖兵,未来将更多地参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为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效率和供电安全贡献力量。电力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智能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高效运行关乎到整个电力系统乃至民生的稳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