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奖种、等级:
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度)
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论文63篇(SCI收录10篇,ESI扩展版高被引论文2篇、能源领域SCI期刊年度最佳论文1篇),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各1项,培养博士3人、硕士18人。
项目主要完成人:
刘云鹏、律方成、赵振兵、王胜辉、徐志钮、裴少通
完成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瑞盈智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成果在河北、山东等多个电网深入应用,巡检里程达50万公里,累计发现缺陷8059起。项目参与单位新增销售额1.92亿元,节约线路巡检费用8.49亿,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南方电网公司携50余项数字化成果亮相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2023.5月“慧眼”无人机V2.0●使用场景:用于大规模电网精细化巡检及应急响应巡检需求●功能:“慧眼”无人机V2.0是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微型无人机,具有雷视融合感知、导线级自动任务绕障、同机
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月28日,全国首套便携式中继一体无人机在吉林500千伏金庆1、2号线验收现场投入使用,无人机内置的中继技术解决了无信号区巡查、远距离信号中断难题。吉林500千伏主网架覆盖全省,输电线路巡检作业环境复杂,部分山区、林地存在信号遮挡、信号中断等问题。便携式中继一
湖南株洲将北斗产业纳入地方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打造“北斗之城”。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和技术优势,株洲供电公司探索推进北斗技术与电网业务融合,在配电线路运行监测、输电线路通道隐患排查、机械施工安全管控等工作中应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北斗遥感、北斗高精度定位等技术手段,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11月21日透露,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已满10年,四川电网和西藏电网双向累计输送电量合计约87亿千瓦时。其中,四川向西藏送电30.8亿千瓦时,西藏向四川送电56.4亿千瓦时。据了解,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位于川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3850米,最高海拔达到4980米,沿线高寒缺氧、地质灾
10月22日深夜,在英国爱丁堡国际会议中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129发电输电和配电系统机器人(简称“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圆满结束。在统筹协调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共有11人现场参会,10余人线上参会。经过激烈讨论和深度研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提报的技术报告可进入编制
近日,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应用自主研发的输电自适应巡检技术,成功在内蒙古通辽市66千伏河工线完成无人机巡检。本次无人机巡检减少了现场扫描与规划步骤,一次生成自适应航线,大幅提升了输电线路巡检效率。为助力提升输电线路巡检质效,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北京分公司成立技术攻坚团
7月25日,随着今年首个超强台风“格美”逼近,浙江南部和沿海地区风雨开始增大,温州、台州、丽水、衢州等地预计将出现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连日来,根据“格美”台风发展态势,国网浙江电力按照“超强台风正面登陆浙江”最不利情况迎战“格美”,顶格启动防御应对机制。继7月20日发布防御台风
“220千伏桃金线32号塔,中相横担端挂点发现鸟窝一处。”近日,南方电网广西崇左供电局输电线路运维四班班员李悦申在查看无人机缺陷智能识别系统时说道。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输电线路长度和覆盖范围日益增大,无人机巡检成为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手段。南方电网广西崇左供电局输电管
“通过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我们62天就完成了4.9万公里输电线路巡检,如用传统作业方式在这个时间上不可能完成任务。”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智能作业中心(下文简称:智能作业中心)二级助理专责赵昌友3日对中新网记者如是说。通过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贵州4.9万公里输电线路,这在中国是首家。智能作业中
“线路分段巡视完毕,红外测温未发现异常,配电箱、变电器等设备运行正常。”6月26日,南疆能源(集团)新疆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新疆供电分公司”)工作人员在辖区特巡10千伏配电线路时说道,这是该公司迎峰度夏工作的一个缩影。迎峰度夏是电力行业的重大考验,高温、高湿、高负荷“三高”挑战也
2023年至今,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在220千伏莫博线27号至86号塔线路段安装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导轨,以一定的速度沿架空地线行驶,能够全天候开展输电线路立体化巡视,巡检机器人通过搭载360度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等巡检设备,对输电线路及其附属设施、杆塔、线路走廊进行智能巡检。安装巡检机器人
近几年,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大模型取得显著进展,人工智能逐渐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当人工智能发展进入热潮,我们或许也需要一些观察与思考,关于人工智能+电网,也关于电网转型发展。浪潮之下的起与落1897年爱迪生“点燃了”世界上
8月15日-16日,2024年(第七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协办,同时有关行业规划设计院、建设运维单位、生产厂商也参与会议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电网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深圳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备忘录。在云南电网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甘霖,华为副总裁、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的共同见证下,云南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张虹,华为云南总经理曾涵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签约前,
电力央企“数字化转型”由来已久。今年,这场“数字”争夺战势必会打得更响一些!01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披露,该《纲要》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建设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推动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加之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统筹发展与安全难度增加,需要依靠数智化技术全面有效感知电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更加精准高效配置资源要素,为电网建设运营提供科学实效支撑。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是
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纲要》。文件提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力系统各领域深度融合,初步建成电力系统智能感知与智能调控体系。电力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源网荷储电力资源分类分级聚合互动发展模式初步形成,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占最大负荷比重达到5%以上。提
当前,新型电力系统与外部系统交互愈加复杂,电网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加快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是推动电网形态升级转变、实现新时代电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电网侧的数智化建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智化发展,也是推动构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央政策要求,重庆市正积极推动建设数字
近年来,国网黑龙江黑河供电公司全面贯彻“三融三化”数字化发展思路,深化业数融合基层赋能,以推进人工智规模化应用为契机,拓展无人机场景应用,使用无人机开展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夯实电网安全基础,助力季节检修、迎峰度夏(冬),应急事件。据悉,无人机全过程自主巡视黑河地处黑龙江省最北部,背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由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研发的输电线路红外缺陷智能识别系统,近日在我国主要超特高压线路运维方面实现产业化应用。这是国内首次将人工智能(AI)技术规模化应用于输电线路发热检测。据了解,新研发的输电线路红外缺陷智能识别系统,仅需一键上传巡检红外
日前,河南省正式印发《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及《河南省支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政策》。按照安排,还将由省有关单位牵头负责,印发信息通信等领域的专项建设方案,以“1+1+N”的总体布局,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现代化河南建设
AI远程智能巡视、无人机红外线精细化巡检!8月4日,在国网鄂州供电公司输电线路监控大厅,运维人员远程操控无人机进行线路巡检,以“高空之眼”护航鄂州电网安全迎峰度夏。“无人机到达预定高度,即将开始巡检作业。”国网鄂州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技术室主任陈杰介绍,此前在高压输电线路巡检过程中
以火电(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从设备、流程、系统直到整个机组分层次展开研究,将机理分析与大数据方法相结合,确定机组基准工况,建立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计算模型和耗差分析模型,对比基准工况和实际运行工况的参数与性能指标,进行火电机组节能潜力分析与优化建模,开发火电机组全工况离线耗差分析系统,开发火电机组在线节能诊断系统,开发基于大数据的火电机组运行优化系统,指导火电机组的节能运行。
锅炉燃烧过程综合检测与控制技术项目成果,开发基于红外测温的炉膛燃烧温度测量装置,并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燃烧状态的二维数字化测量,提取能有效表征燃烧状况的特征参量,且与燃烧温度场、炉膛出口温度、飞灰含碳和NOX等其他燃烧状态信息相结合,实现炉膛燃烧状态的有效监测。
电力系统中发电煤耗量的计算通常采用关于机组出力的二次函数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机组稳态运行工况下的煤耗率与出力水平之间的关系建立的。
市场前景或成果应用案例: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已成功在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等旗下多个火电厂应用落地
光伏发电功率多时空尺度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本项目围绕光伏功率预测开展了深入、持续、系统的研究,历时10年,发明了针对多时空尺度技术需求的一系列光伏功率预测方法,突破了多项光伏功率预测关键技术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承担着电能传输、变换等重要职能。随着先进传感和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评估诊断与在线预警,实现电力变压器的智能化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刀盘设计理论及应用,项目属机械学科领域。
磁暴对电网安全影响的监测与评估系统及其应用,项目提出以西北750kV超高压大电网为科学实验电网,研究中低纬(我国)电网地磁感应电流(简称GIC)的评估方法,开发电网GIC及次生灾害监测系统。在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山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等电力企业支持下,项目成果已在4个网省电网和7座变电站应用。
基于故障关联信息的站域分布式保护系统,本成果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等项目支持下,经过十年攻关,在新型保护系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使系统动态过程越发复杂,而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暴露出仅能实现静态过程监测、延时长、误差大等现实问题,已成为有效监测电网动态过程、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水平的瓶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