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针对现阶段低风速市场的开发,华仪风能副总经理李元强认为,应该遵循稳扎稳打、有序发展、深挖潜力、做实产业的原则,重点解决好风资源评估体系的准确性、机组选型及排布的合理性和效益最大化、定制化的控制策略以及风电场运行的后评估等问题。
《风能》:请介绍华仪风能在低风速风电业务方面的开拓情况。
李元强:华仪风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低风速机型序列,包括1.5 兆瓦系列、2.x 兆瓦系列、2.5兆瓦系列、3.x 兆瓦系列。1.5 兆瓦机组的最大风轮直径为93 米,2.0 兆瓦—2.3 兆瓦机组的最大风轮直径则增加到121 米—130 米,2.5 兆瓦机组的最大风轮直径达到121 米,正在研发的3.x 兆瓦机组的最大风轮直径为140 米—145 米。这些机型的投运,能够让年平均风速4.8 米/ 秒—5.5 米/ 秒的项目的年利用小时数达2000 小时以上,从而使很多原来不具备开发价值或处于投资盈亏平衡点的风电项目可以获得较好的开发经济性。
目前,我们的低风速机型已在宁夏、山西、浙江、河南、青海、黑龙江等地区实现批量装机,运行效益均超出预期。华仪风能在手的低风速项目订单及低风速风资源达130 万千瓦,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山东、湖南、江西等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参与建设了浙江首个低风速风电项目——华电长兴弁山风电场。项目总装机22 兆瓦,选用了11 台华仪风能生产的HW2/S2000(110) 型低风速机组,单机容量为2 兆瓦,风轮直径为110 米,轮毂高度达到80 米。项目于2015 年9 月并网运行,截至今年5 月30 日,累计发电8757 万千瓦时,机组月度可利用率保持在98% 以上。2016 年,年平均风速为5.53 米/ 秒,机组平均可利用率为98.7%,年发电量达到5428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为2467 小时,高出设计值约35%。
《风能》:结合实践来看,您认为目前低风速风电开发的难点主要有哪些?有何应对建议?
李元强:低风速风电开发要以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为核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了实现开发价值的最大化,需要解决风资源评估体系的准确性、机组选型及排布的合理性和效益最大化、定制化的控制策略以及风电场运行的后评估等问题。
首先,在测风阶段应尽可能获取不同高度、更多点位的风资源数据,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结合目前高塔架的技术趋势,测风塔至少要达到120 米,采用多塔融合的评估方式,准确、客观地评估风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详尽的风资源分析及宏观、微观选址工作。
其次,在开展机组选型及精细化排布时,采用大风轮直径机组是提升低风速风电场发电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风轮直径越大越好,追求度电成本最低才是机组选型的关键。
特别强调一点,机组安全性评估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低风速风电场多分布在内陆,其海拔低、气候条件及湍流情况复杂,造成很多风电场的年平均风速虽低,但机组的实际运行载荷却并不比设计值小,甚至疲劳载荷更大,因此低风速风电场的特定场址载荷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切不可在选型中忽略了机组的安全性评估。
最后,定制化的控制策略和风电场运行的后评估实际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曾在多个低风速风电场进行过验证,不同的环境温度和空气密度,造成的发电量偏差甚至可以达到0.3%—0.5%。因此,采用单一的控制策略应对低风速地区的复杂气候环境是不可取的。应充分考虑环境温度、空气密度对机组出力的影响,根据项目的风资源特点,定制化设计机组控制策略,并在后期运行时持续进行测量、评估和修正,不断提升发电量,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风能》:低风速地区地形复杂,对运维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仪风能是如何提高运维效率的?
李元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仪风能锻炼和培养了一支技术和服务过硬的运维队伍,在2015 年即取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风力发电机组运维能力评估证书》。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所有运维工作均由自己的运维团队完成。为了提高运维质量,华仪风能早在2014 年即提出了定制化运维思路。针对不同的运行工况,定制相应的运维计划,可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集中运维力量解决主要问题,避免了欠运维、过运维的情况。
另外,在风电场监控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互联网技术也是不断提高运维效率的必要手段之一。我们于2014 年建成了大数据中心,用于:监测所有华仪风能在运机组的运行状况,为产品研发奠定数据基础;开展运维信息化管理,将运维管理重心从现场前端向后端平台转移,实现运维工作平台化、数据化、可视化;通过创建风电行业数据库,提供风电场数据分析、风电场运维、资产管理、风资源评估、个性化定制等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此外,我们还在2015 年完成了风电场监控系统的手机APP 开发,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便利性,使风电场、运维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地传递到运维人员手中。同时,华仪风能还建立起了多重知识库、故障树和专家分析系统,可以将故障消缺方案、运维计划通过微信、短信等公共平台,及时推送给相关人员,并通过系统内的不断完善和补充,进一步降低现场运维难度。
为了更快地解决现场疑难杂症,我们搭建了远程诊断系统,在项目现场和生产车间配置高清摄像设备及存储、通话系统,可以实现现场画面与大数据中心的实时交互,减少问题信息流转、人员分析、现场诊断的时间。
《风能》:您如何看待未来几年低风速风电市场?华仪风能为此制定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李元强:可以预见,未来3—5 年低风速地区仍将是我国风电开发的主战场,是大有可为的市场。由于受多样化的风资源、负荷与资源分布不匹配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风电产业摸索着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用时间换空间的开发历程也必将在世界风电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也要为探索付出代价。如果以快消品的方式发展这个产业,必将是全行业的灾难。我认为,稳扎稳打、有序发展、深挖潜力、做实产业应该是现阶段发展低风速风电市场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针对低风速市场,华仪风能主要从产品研发、技术储备、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战略性规划。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适用于低风速市场的拳头产品。目前华仪风能针对2.x 兆瓦、3.x 兆瓦系列机型正在研发一批低风速、超低风速机组,匹配的有100 米、120 米钢塔产品。我们还在开发混合式高塔产品。同时,应用于大叶轮低风速机组的监测、控制配套产品和技术也是华仪风能的开发重点,包括CMS+OLM 系统(振动载荷在线监测系统)、独立变桨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策略以及柔性载荷控制等。为了近一步甄别、开发低风速资源,华仪风能购置了多套激光测风雷达,应用于多个低风速区域。此外,我们还在中东部和南部多省设立了营销站点。相信这些研发、设备、人力的投入,将为华仪风能进一步开拓低风速市场奠定基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521GW,按照风电机组并网运行5年出质保的行业标准来计算,截至2024年底,全国出质保的在役风电机组已有210GW,占全部国内风电并网装机的半壁江山。2024年12月发布的国家能源局2024年第4号公告中,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归口管理标准之一《陆上风电场改造拆除与循环利用
1月9日晚间,*ST华仪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终止其股票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1元,已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成为2024年退市第一股。上交所于1月9日作出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华仪电气公司股票将于2024年1月16日终止上市暨摘牌。终止上市后,股票将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2月23日,ST华仪发布关于涉及诉讼的公告。根据公告显示,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与华仪风能之间签订多份买卖合同关系,合同签订后重齿公司依约供货,但华仪风能公司却屡次拖延,未按照约定履行付款义务。截至诉状提交日,华仪风能共计欠付重齿公司本金为101,419,151.04元款项尚未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从12月1日至20日,短短20天时间内,华仪电气(*ST华仪)已经陆续8次发布了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公告,其最新一则公告表示,华仪电气已连续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人民币1元,即使后续5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也将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上海证券交易所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0月17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三一重能与中电国际,萨姆鲁克—卡泽纳基金首席执行官扎库波夫共同签署了哈萨克斯坦1GW风电+储能项目三方合作协议。10月末,中国电建和泰国当地企业签署老挝色贡省1000MW风电项目,再次刷新此前的项目纪录,成为东南亚最大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立案调查5个月后,11月24日晚间,华仪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11月21日收到了证监会浙江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公司2017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及多名相关责任人拟被给予警告,合计拟罚款500万元。此外,华仪电气表示,如根据正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风电产业发展以来,优胜劣汰激烈竞争下,风电整机商尤为集中,从早期的几十家至如今的约10家龙头企业。11月22日,华仪电气正式发布停牌公告,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但其透露出的信号却不太乐观。频涉诉讼风波截止2023年6月20日,公告日前12个月内华仪电气诉讼(仲裁)金额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华仪电气发布公告称,通过自查确认,发现公司部分下属子公司股权被冻结,其中包括华仪风能有限公司、华仪风能(宁夏)有限公司、华仪风能(通榆)有限公司等60家子公司,原因主要系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执行所致。华仪风能成立于2002年,是华仪电气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7月14日,华仪电气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经公司财务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100万元左右。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受现金流紧张的持续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整体业绩未能有所提升,毛利较低无法覆盖相对固定的期间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22日,华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称,*ST华仪于2023年6月2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日前,华仪电气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第四次提示公告》称,若公司经审计后的2022年末净资产为负值,根据上市规则及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前该公司已分别于2023年1月31日、3月4日、4月14日披露了《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
4月16日,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在西宁会见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一行,表示坚定支持明阳扎根青海创新高质量发展,链主拉动风电产业集群、应用场景和实证示范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张传卫在座谈中指出,作为青海首批新能源战略性合作和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明阳通过自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2025年3月底,国际能源巨头壳牌(Shell)宣布终止在巴西的太阳能与陆上风电大型电站投资项目,理由是“调整投资组合”,保留其子公司PrimeEnergy分布式光伏业务,进一步引发新能源投资企业思考。(来源:微信公众号“走出去情报”作者:国复咨询)这一决策的背后,一方面是巴西可再生能源市场近年来投
2023年,金风科技完成全球首台185米混塔样机吊装,在其稳定运行一年有余后,金风185米混塔在黑龙江、河南、山西等5个省份实现累计交付超100台,为风电行业在超低风速区域的资源开发担当“支撑点”。混塔是通过钢混结构创新突破钢塔物理极限,支撑大兆瓦机组高空化发展的运行支撑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跨
近日,主题为“运筹帷幄技胜千里”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2025“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在会上揭晓。金风慧能荣获“优秀运维服务商”和“技改提升优秀案例”两项大奖。金风慧能荣获“优秀运维服务商”金风慧能荣获“技改提升优秀案例”金风慧能多年来深耕风电后服务领域,秉承“
3月20日,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科技”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中材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39.84亿元,同比下降7.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2亿元,同比下降59.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80.48%
近日,位于塔里木油田的1.3GW光储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该电站位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占地面积达3.5万亩,是我国探索光伏治沙模式的重点项目。项目全部采用天合光能的至尊N型630W系列组件,凭借其超高功率与可靠性,为沙漠治理与清洁能源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预计每年可提供21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
一、混塔塔筒安全监测的核心重要性1.结构失效的灾难性后果风电混塔作为支撑风机机组的关键结构,其失效可能导致塔筒倒塌、叶片断裂甚至机组损毁。根据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的统计,全球每年因风机结构问题导致的事故中,约15%与塔筒缺陷直接相关,单次事故的经济损失可高达2000万元(如机组更换
2月28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海神平台EW14.0-270机组在广东临海试验基地成功完成吊装。中低风速海域“捕风之王”荣获行业多项荣誉肯定海神平台EW14.0-270机组是电气风电融合海上十余年成熟经验,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风轮半直驱机组。该机组聚焦高
东方风电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公司党委“四抓四强”倡议,以“开战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拼搏之姿、昂扬之态,全身心投入工作,鼓足干劲、开足马力,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任务高效开展,为公司“十四五”圆满收官注入强劲动力。东方风电首支B1130C叶片下线东方风电首支B1130C型叶片在包头生产基地顺利下线
作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河南兰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能源转型之路。在这里,能源革命不仅仅意味着技术的突破,更是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近日,《风能》杂志采访了为兰考农村能源革命全程提供指导和咨询的杜祥琬院士,深入了解兰考能源革命背后的故事,探寻农村能源革命的实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