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应对能源转型挑战的中国行动

2017-06-21 09:55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贺焕峰 李亚琛关键词:国家电网能源转型中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实现快速成长、弯道超车,国家电网公司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和勇敢的探索。

不同于欧洲,中国的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国家电网公司自主研发了全球最先进的交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攀登上了输电领域的“珠穆朗玛峰”。现在国家电网公司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共20项,超过3万公里的特高压线路把西部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往1000~3000公里外的东中部负荷中心。2013年以来,公司累计消纳新能源1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8%。

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实施了电能替代规划,通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到2020年实现电能替代电量5800亿千瓦时,替代电量主要来源于新能源。2016年以来,电能替代项目有4万余个,替代电量1428亿千瓦时,相当于德国全年用电量的四分之一。

国家电网公司还开展了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虚拟同步机等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展源—网—荷联合实时调度,加强跨地区跨流域的风光水火联合运行,提高系统平衡调节能力。过去20年,国家电网是全球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电网。

标准是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国家电网公司依托电网创新发展实践,积极开展新能源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建设,加强与各国标准的互认和对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近年来,公司立项编制国际标准39项,覆盖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特高压输电、电动汽车充换电等新兴领域。正如国际电工委员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斯˙弗雷斯维克所说:“中国完成了从‘标准执行者’向‘标准制定者’的身份转变。正因为中国的创新科研能力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所以大家才会遵守中国在这一基础上制定的标准。”

合作共享:

打造现代化能源“丝绸之路”

能源转型的路还很远,建设一个绿色低碳的电力系统,是现阶段能源转型最主要的方向。国家电网公司在实践中探索出发挥电网平台作用、加强技术创新引领、完善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等四个方面统筹推进、精准发力的中国方案。

“国家电网公司和葡萄牙之间的新能源合作为整个世界、为未来若干代人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葡萄牙科学技术及高等教育部部长曼纽尔˙埃托尔说,“我们要打造一条现代化的能源丝绸之路。”

从世界范围看,通过电网互联互通,实现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是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促进新能源发展,欧盟能源委员会提出,到2030年将各国的跨国输电容量再增加一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规划扩大同步电网规模,加强现有区域电网互联,到2020年将跨区输电能力提高到3亿千瓦左右,支撑新能源装机3.2亿千瓦。

“重大技术创新是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要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在致辞中说。未来,新能源高效发电和电网友好技术,大容量、高效率、长寿命储能技术,先进输电和新一代智能电网技术将成为重点攻关方向。

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还离不开精准设计政策和市场机制的保障。精准制定投资和消费激励政策,精准制定产业规范和引导政策,精准设计电力市场机制,可打破市场交易壁垒,逐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竞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欧洲的经验证明了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统一市场和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国家电网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尝试,例如率先试点弃风弃光跨区现货交易,充分利用现有通道裕度,累计组织交易近1000笔,外送电量18.5亿千瓦时……今年1~4月,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共消纳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电量10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新能源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用能方式,在高比例接入电网的情况下,用户侧深度参与调节是保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只有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满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客观需要。

能源转型发展之路已经越来越清晰,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是引领新能源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坚强的电网设施和完善的标准体系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国际交流合作,对凝聚合力、破解难题同样至关重要。正如德国能源署署长安德烈亚斯˙库尔曼所说:“这次研讨会上,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德国能源署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与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原标题:应对能源转型挑战的中国行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能源转型查看更多>中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