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2030年新能源汽车才真正成为战略性产业

2017-06-21 16:31来源:新浪汽车关键词: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即使仅仅是200万的产能,包括500万的保有量,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这块也会占到我们汽车总产销量的7%—10%。2016年新能源汽车占到了1.81%,希望到2020年能够占到7%到10%。到2025年占到15%—20%。2025年预期汽车总产量会到3500万台左右,如果占20%也就是当年要有700多万台的新能源汽车。到了2030年希望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能够占到当年汽车总产销量的40%—50%,即在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600—2000万台左右。到此阶段,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将真正变成了一个战略性的产业、支柱性的产业。

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电池,对电池有两个诉求,一方面,安全的高比能量的电池,第二方面,希望价格比较低的电池。这里面都有相应的描述,希望我们的系统在2020年的时候达到260瓦时/公斤,2025年达到280瓦时/公斤,2030年单体达到350瓦时/公斤,当然产业化的指标大家有不同的认识,希望在2030年的时候系统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公斤,成本会逐年的下降,最终的目标能够下降到7毛/公斤左右,什么概念?和我们目前铅酸电池是一样的,我相信如果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电动汽车和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竞争会具有非常强的一些优势在里边。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重要的还是在资源,更重要的是在电池的技术。

我们国家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国际上震动非常大,许多的国家也开始制定自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许多的企业也在觉醒,都纷纷制定了在未来的一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民族新能源汽车企业要面临强大的跨国公司的同台竞争。

产业发展方面,我们整车在长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区、京津冀地区形成了四大产业聚集的板块。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突破了过去对汽车轿车整车准入的管理,有一部分是整车企业的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分公司的转变,大部分是原来不在汽车业内的互联网公司或者以前不是做汽车的企业,进入到新能源汽车轿车整车生产的行列。这给传统汽车产业带来很多活力,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新进入者,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亮点。

整体市场方面,前几年经历了非常快的发展,但是总量上相比汽车产业的总量来说还是非常微不足道。有一些专家领导比较乐观,认为已经到进入市场化导入期的转折点,但是我个人认为,现阶段还是在政策的主导下和政策影响力下达到的目标,而不是在完全的市场体系下实现的百分数。因此还希望政府这双有形的手给电动汽车更多的推动。

电池产业方面,目前为止锂电池企业总体的产能可能已经超越了现在车的需求,但是真正好的电池企业仍然是供不应求。所谓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过剩,或者是某个时段的过剩。目前的这种产能相对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来讲,这个阶段性的过剩在未来可能又会显得不够,所以说看待这样一个产能过剩可能要用一些辩证的看法去看待它。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电解液,应该说都有许多的突破,我们的一些材料不仅能够供自己使用,而且还出口到或者给国外的一些企业去配套,我们的电解液应该说也取得了很多的进展,在这儿不展开说。我们想对这个产业的定位,包括产业的认识,我想不用多说,它是一个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是一个长远的,它在我们国家给新能源汽车赋予了更多的这样的使命,不仅仅是环保,不仅仅是能源结构的调整、节能,更大的把我们中国的汽车强国的梦想寄托在这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突破,通过一个技术变革的过程当中,我们从一个汽车大国,从技术的跟随,能够变成了汽车强国当中的一员。

下面做一个小结。

第一,我们认为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目前仍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政府的推手仍然起着非常主要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几年当中,还仍然需要政府方方面面大力的支持。

第二,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的决心,在国际上应该产生了很大的震动,跨国企业应该说已经觉醒,在为期不长的窗口期,我们必须要打牢技术和产业的竞争力,否则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举个例子,我们在过去“十五”期间,刚开始和欧阳明高老师、万部长一起来规划我们国家“863”重大专项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开一些研讨会,一些跨国企业,尤其德国的企业过来以后,他们的战略是用小型车、柴油机来应对未来的这种环保、节能等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并不看好电动汽车。但是出现了大众的“排放门”以后,随着环境要求不断提升,大众公司包括奥迪公司,在美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他的品牌在世界上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大众公司,德国许多不是特别看中纯电动汽车的公司,现在很多的转变了自己的思路,包括德政府以前对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支持,仅限于对充电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科研平台的建设,而对车辆的销售在市场化的过程当中,这种直接的财税补贴应该说几乎是没有的,现在默克尔总理也学习中国,也开始对购置电动汽车给予政府的这种直接的财税补贴。各个国家的政府和主要的一些跨国的企业,已经开始觉醒,许多企业把中国未来这样非常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自己的主战场,产品,包括这次大众和江淮的合作,都是在新能源汽车上。所以说我们在这个阶段,我们民族产业要下定决心,打牢自己的“筋骨”,在真正市场化时代到来的时候,能保好中国的市场,能够去占领国际的市场。

第三,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必然是产业链的竞争,动力电池是重中之重。刚刚领导讲过有“锂”走遍天下,而动力电池当中的重中之重是资源,是锂资源,我们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了锂资源,我们就掌控了动力电池产业关键的地方,也把握了电动汽车的命脉,我们能不能实现这样的战略新兴产业?关键在于电池,关键在于材料。

第四,民族企业一定要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车重塑企业品牌的战略机遇,打造国际品牌。

第五,我们汽车强国不是一蹴而就的,包括新能源汽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竞争不仅仅在起跑线上,我们现在赢在了起跑线上,将是“速度、耐力和意志”比拼的“马拉松”,是持久战,我们的企业要站到更加长远的战略高度,来规划自己的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及早做好接受完全市场化时代的挑战,不要赢在起跑线上、输在中场和终点。

第六,我们还是建议政府相关的部门及时、及早的来启动、来研究市场竞争。就是将来政府的财政补贴退完以后,进入到完全市场竞争阶段,我们国家能构建什么样的非财税直接补贴政策的这样一个激励措施,去进行系统的一些研究。这个项目给大家报告一下,我们和百人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已经正式合作启动这个项目,也希望得到大家在智慧上、在经验上方方面面的支持。我们判断,未来到2021年,如果没有国家的财税补贴之后,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还能不能够保持目前这种快速的、健康的发展,需要什么样一个环境。也建议政府部门及时启动市场条件下的措施研究,同时将工作的重心从事前的准入转向事中、事后的监管,来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我们产业未来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国家能源局将从四个方面加强新能源开发

欧阳明高:电池成本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最为关注的问题

原标题:吴志新:2030年新能源汽车才真正成为战略性产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