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这个题目其实开得有点不严谨,按照常规专业习惯,应该是先讨论清楚弃风弃光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再来讨论某种手段是不是能够有助于克服这些因素解决问题。
但是最近业内关于储能发展应用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好多小伙伴们都把储能当做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的灵丹妙药了。甚至部分脑子一热,或者服务(某些)企业过于积极的地方政府开始以此为由,出台连千瓦和千瓦时都说不清楚的政策文件时,笔者认为行业应该好好理一理思路了。
本文转载自“风能产业”作者:陆一川,转载请注明来源!
弃风弃光是什么导致的?
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而且不是三两句话能够理清楚的复杂课题。好在已经有很多业内专家和大咖从各个方面进行过分析。暂列几篇,不展开讨论:
电规总院徐晓东陈铮等,《能源规划权威解读》,中国能源报公众号2017-5-10
龙源电力黄群《十三五风电该如何创新发展》,中国能源报2017-06-16
国家电网舒印彪等《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电机工程学报
文章中的结论,对弃风弃光问题的主要原因几乎都集中于当前电力市场体制机制没有理顺,没有按照效率原则来分配电力生产和消费权。即使是主要讨论具体技术问题的学术论文,如上述第三篇,也在结论中用了几乎一半篇幅讨论市场机制改进问题。
专家和业界大咖们的结论从其他国家的现实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欧洲、北美和中国的电力系统从规模上、技术能力上均在一个量级上,然而欧洲和北美电网内非水可再生能源占全部电力消费的比例均数倍于我国,我国至今比例最高的内蒙古电网也仅仅相当于美国全国平均水平,与欧洲平均水平尚有距离。然而他们却早已解决了弃风弃光问题,其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他们和我国最主要的差异。
结论很明显,储能解决不了市场机制问题。储能的商业应用反而依赖市场机制问题的解决。
将我国当前弃风弃光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储能的广泛应用,显然是缘木求鱼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退一步考虑,如果不考虑市场机制这样一个最主要的障碍,储能是否是一个用得上的技术手段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敲黑板)没有一种技术手段是普遍适用的,首先技术手段本身是有性能价格比的,其次技术手段的不当使用也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极端一点的例子,如核工业技术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瞬间毁灭人类文明。
我们有必要分析以下问题,找到储能的合适市场切入点。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手段?
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先生领衔的学术论文对这一问题做了非常全面深入的分析,可能过于专业了。笔者斗胆简化总结一下,疏漏在所难免:
电力是生产与消费实时平衡的特殊商品,风、光能源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分别给传统电力系统的电力平衡安排带来了相当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调节手段更多、更灵活,调节范围更宽广的电力系统;
我们需要挖掘各种调节手段,如火电调峰、燃气机组、需求侧(负荷侧)管理与控制、抽水蓄能电站、更多形式的电能替代应用等等;
我国风光资源分布不平均(其实别国多数也是如此),因此需要跨区线路让全国各地能分摊这种调节需求;
我们缺乏科学高效应用这些手段的市场机制(毕竟不能都让纳税人掏钱)。
当然,这是论文所认为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手段,还有其他次要因素并未涉及。储能大约可以归类于“挖掘调节手段”这一个大项下吧。显然这个大项下面,还有很多其他手段。
那么,储能是解决弃风弃光的最优技术手段吗?
首先得有个明确的定义,什么叫“最优”?显然无论对于全社会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说,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解决问题的手段,就是“最优”的。
这一点上,专用的储能技术和装备至少现阶段不但不是“最优”,也许还是“最劣”之列了。无论是化学储能的各种电池形式,还是压缩空气储能,成本至今居高不下,最乐观的估计,存取一度电的过程,其成本不小于0.6元。能够承受这样一个成本的需求,现今市场机制条件下,即使不是没有,也是极少量的。
请各位读者注意(再次敲黑板),电力系统需要的不是完整的“充放”能力,系统需要的是调节能力,也就是把负荷适时变大变小的能力和把发电适时变大变小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不是同一个设备提供的,其实完全不重要!
举个例子,火电本身就是大范围可调的。我国现有火电装备由于后发优势,技术水平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其可调范围事实上至今都能够满足我国那有限的风电和光伏的需求。至于为什么调不了,以各种“技术理由”不愿意调,那自然要去问市场了。火电企业发一度电的边际收益其实很低,多数情况下不过几分钱到1毛钱,也就是说,如果让他在某个时间段不要发电,对他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这个量级。从社会效益出发,让他们调节比让储能去调节代价要小得多。当然了,代价再小也要解决谁付出代价的问题。
用户负荷也一样。现今经营惨淡的有色金属产业是用电大户,以电解铝为例,消耗14000度电可得一吨铝,毛利约1000-2000元,平均耗一度电获毛利约7分至15分。让他们某个时段少用点电,少生产点产品,只要补偿超过这个毛利,恐怕就会有愿意参与调节的厂家。技术上实时调节产能也能做到,虽然可调范围不大,但他们是超级大用户,一点贡献就很可观了。
这样的调节手段不胜枚举,最极端的,就拿储能设想中的“帮扶对象”——风力发电企业来说吧,现今风电企业每发一度电的边际收益大约是0.15~0.55元,如果真能拿到比这个还高的补偿,那么这度电不发也可以啊。风电场不但可以参与调节,而且某些调节性能还很优异。
那么为什么风电企业非要花0.6元甚至更高的成本来发出这一度电呢?这究竟对谁有好处呢?
其实问题很清楚了,储能设备,至少是现阶段技术条件下的储能设备,并非我们解决“调节问题”的合适手段。有大量社会成本低得多的手段等着我们去应用。
我们只是缺乏市场机制来用它们而已!这个靠储能解决不了。
那么再退一步,假设我们没有其他手段了,只有储能手段可用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补偿价格上限为2.0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邀约型填谷补偿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实时型削峰、实时填谷补偿价格上限分别按照邀约型削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政策解读。交易价格机制能有效激励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价格上限为2元/千瓦时,即市场主体在实施削峰需求响应时段减少用电负荷,每少用1度电最高可获得2元补偿;邀约型填谷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新能
2025年7月21日下午2点左右,蜂巢能源金坛基地一期停产工厂屋顶光伏板起火,火势已扑灭,无人员伤亡,厂房未受影响。蜂巢能源于2025年7月21日回应称,其位于江苏常州的金坛基地一期停产工厂屋顶光伏板当日下午发生火情,消防部门迅速处置后火势被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厂房及生产设施未受波及,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1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电力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答复文件明确,一是开展绿电直连。为支持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创新,更好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
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通知》),从政策层面打通发用两侧“点对点”绿色电力供应的通道,明确了绿电直连的责任界面、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和结算机制,创新了“物理直连+市场化”的直连定义,拓
7月21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到,用固定建筑物屋顶及其附属场所建设的容量、电压等级超出第五条规定的光伏发电项目,按集中式光伏电站管理,自由选择三类上网模式;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自发自用比例不得低于50%。上
7月19日-7月20日,以“光聚绿能储势而行”为主题的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举行。会议由哈密市人民政府、中国能建投资集团主办,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新疆能源铁道职业技术大学、新疆华曜新能源有限公司、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明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在此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行业迈入发展新阶段。(来源: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其中,全额上网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按照河北省有关规定参与市场化交易。涉及
近两年,我国锂电池产业陷入深度调整期,凭借扩张实现的产能红利已经消失殆尽,多数企业开始收紧扩张步伐。宁德时代,显然是个例外。不久前,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就“时代一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时代一汽动力电池项目(一期技术改造)工程报告表”进行公示,标志着项目技改工程正式获得受理。这是继济山东宁
1、华电签约262.5MW风电项目7月9日,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与阳谷县人民政府举行阳谷县二期162.5MW暨三期100MW陆上风电项目合作开发协议签约仪式。2、1585MW!5个风电项目获核准7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发改委核准5个项目,风电总装机容量1585MW,分别为:乌兰察布丰镇市铁合金绿色供电项目(一
7月19日-7月20日,以“光聚绿能储势而行”为主题的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举行。会议由哈密市人民政府、中国能建投资集团主办,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新疆能源铁道职业技术大学、新疆华曜新能源有限公司、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张文杰1任东生2吴宇1芮新宇2刘翔3冯旭宁2卢兰光2单位: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引用本文:张文杰,任东生,吴宇,等.基于Li10GeP12S2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热稳定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193-2199.DOI:10.19799/j.cnki.2095-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山东发改委发布《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文件明确零碳园区主要包括以下10方面内容:(一)大力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强化园区与周边光伏、光热、风电、生物质能等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积极有序推进园区及周边新能源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20日,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开拍卖所持西藏猛狮峰谷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值得注意的是,而这一拍卖早在2023年10月首次启动,当时起拍价6亿元,然而到目前为止已经历六轮流拍,起拍价跌至105.1万元。据悉,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致力于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8日,中国核建中核二四西北分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中车德令哈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200MW/800MWh储能PC项目储能系统采购招标发布。采购需求单位为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招标人为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北部,场址中心距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储能技术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7月23日,德赛电池主动安全电芯·系统量产全球发布会将于长沙步步高福朋喜来登酒店盛大举行。作为行业领先的数字化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德赛电池将面向全球重磅展示数智化储能创新产品及先进的解决方案,与全球合作伙伴共绘零
7月1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首个聚焦全球产供链合作,为期5天的国家级展会——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举行。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首设创新链专区,旨在展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中储国能作为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中广核(辽宁)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梁辰,注册资本3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云南能投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目前一是全力推进67万千瓦风电扩建项目及马龙竹园5万千瓦光伏项目、会泽8.5万千瓦光伏项目等增量新能源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完建投运。其中马龙竹园5万千瓦光伏项目已于2025年4月3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二是积极推进富源县南冲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5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修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实施方案》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提出,到2027年临港区域供电可靠性提高99.997%,初步形成需求侧机动调峰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8日,中国核建中核二四西北分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中车德令哈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200MW/800MWh储能PC项目储能系统采购招标发布。采购需求单位为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招标人为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北部,场址中心距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新疆天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为发展石河子市新能源产业,助力公司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公司与国电投(深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十户滩工业园区200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规划石河子及周边地区建设包含200MW光
7月11日晚,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统一指挥下,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高峰精准启动,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最大放电功率达803.59万千瓦,相当于济宁市度夏期间的用电负荷水平。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比例不断提升,它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加剧了电网平衡难度。以7月5日山东电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