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评论正文

首个动力电池回收国标已定 “谁”在拖后腿?

2017-06-30 09:37来源:新浪汽车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回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废旧动力电池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也可能出现物理结构的松动和电解液漏液等情况,给废旧动力电池二次利用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废旧动力电池的剩余容量的检测方法无疑是其二次使用安全的重要保障。《余能检测》规范了动力电池外观检查、极性检测、电压判别、充放电电流判别、余能测试等检测流程,为车用动力电池的余能检测提供评价依据。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废旧动力蓄电池余能检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服务部负责人曹雄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服务部负责人曹雄表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拆解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条件不成熟,尽早统一标准有利于技术的稳步创新与进步。曹雄进一步介绍道,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仅占少数,技术难度较高,还无法实现盈利,未来两到三年内有望实现盈利。

《拆解规范》及《余能检测》的推出也是中国在动力电池回收上做出的重要一步,但如此还不足以规范整个市场。为了实现动力电池的更好回收及梯次利用,应该尽快从动力电池生产、回收流程上尽早设定统一标准,便于回收阶段的拆解和利用,减少拆解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在全球范围内,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均刚刚起步,但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回收工作已经处于紧要关头,现场张铜柱透露,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的拆卸要求、包装运输等规范也在积极制定中。

相关阅读:

美/日/德动力电池回收已成体系 国内回收何时成型?

浅析动力电池回收现状:市场规模将超53亿

浅析动力电池回收:近忧已现

原标题:首个动力电池回收国标已定 “谁”在拖后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回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