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市场正文

何勇健:多能互补开辟能源革命新天地

2017-07-20 08:57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多能互补可再生能源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传统能源体系以供给为核心,随着时代变迁,一系列突出问题和弊端开始显现,比如竖井发展、孤岛运作、市场化程度低、环境污染等,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习总书记提出能源革命,尤其把消费革命放在首位,就是要打破集中式、竖井式、相互孤立的传统能源体系,构建清洁、高效、经济、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现代能源体系拥有五大特质 ——需求侧主导、多品类能源融合、多种供能方式协同、多元主体开放共享、需供智慧互动。

新奥经过近10年的探索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泛能网技术体系。这一体系具有六大特点:多种能源融合、分布式为主体、设施互联互通、需供充分互动、实时调度交易、储能技术支撑,与现代能源体系的五大特质一脉相承,高度契合。其内涵是以为用户提供多能互补的泛能站或泛能机解决方案为接入,利用信息网和气、电、热、水等物联网,搭建各类的能源设施,互联互通的能源物联网,形成以人工智能为支撑,多能源智慧调配,互联网能源共享的新生态,最终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经济、安全的目标。

另外,泛能网依托多年产业实践,形成了匹配不同业态特征的差异化模式,可充分满足各类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助推区域能源体系升级。目前泛能项目已遍布40多个主要城市,其商业模式、多能互补潜力巨大。在首批23个多能互补示范工程中,新奥入选了两个示范项目。一是廊坊开发区生态城区块,该项目业态多样,包括工业、商业、住宅,采用增量辐射、整体升级模式,依托新增用能主体,发展泛能站,协同存量的能源设施、电力热力管网,构建泛能微网,最终实现互联互通;同时,依托平台进行多区块整体能源调度、交易,发挥区块间多能互补协同效应,提升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利用率,形成光伏、地热、燃气、余热、储能等多能源高效集成的开发区泛能网。二是青岛中德生态园,采用泛能规划牵引网络迭代模式,以泛能规划引领,打破传统能源分项规划模式,与园区产业规划深度融合,引导荷、源、网、储的整体优化布局,构建泛能区域网。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能源体系向现代能源体系过渡期、关键期,传统能源体系以供给主导解决有无问题,现代能源体系以需求主导解决优差问题,从传统能源体系到现代能源体系,需要进行能源结构、能源供应方式、能源需供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开展技术+模式+体制的集成创新,这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

聚合生态圈合力构建与现代能源体系相契合的新型标准体系,扎实推进多能互补示范工程,有力支撑新型现代能源体系落地,进一步加快能源体制改革,通过标准引领、示范带动、体制支撑,开展多维创新,加速现代能源体系的构建,带动社会高效、绿色、智慧发展。

国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原副主任 辛耀中

三大结构性问题制约新能源消纳和电网运行

国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原副主任 辛耀中

不管是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最终绝大多数都转换成电能。电的特点是,二次能源、转换方便、传输快捷、不易存储。

就多能互补而言,储能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储能的主要形式包括:蓄水、蓄热、压缩空气、电容、电池、飞轮等,其中蓄热的成本是最低的。

截至201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16.46亿千瓦,其中光伏装机容量达7742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1.49亿千瓦,均为世界第一,合占总装机13.74%,平均每小时1台风机投运。风电和光伏,不管是装机还是发电量,中国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但是我国的资源能源禀赋决定了生产、消费呈现逆向分布,76%的煤炭和80%的风电位于北方地区,80%的水电位于西南,2/3的用电位于东部。风电、光伏怎样消纳,所以一定不能单打一,一定要从全局考虑。

整体来看,风电和光伏占整个装机的13%,但在“三北”地区,特别是甘肃、内蒙、吉林等省区,这一比例则超过30%,新能源占比不断攀升下,电力系统怎样运行?

目前制约新能源发展、制约电网运行的因素,归结成三大结构性问题——电源结构、电网结构以及用电结构。三大结构性问题如三座大山严重制约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纳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结构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突出。原来火电、水电、核电基本上是稳定、可预计的,但风光的间歇性问题,使可调节电源严重不足,不得不利用常规火电强行调节。

再来看电网结构,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电网是为消纳这么多新能源设计的,认识新能源问题的只有德国和中国。电网建设多年来都是以省(区)为实体建设的,现在新能源富余在区域内无法送出。

就用电结构来说,目前仅在沿海7省有用户侧峰谷电价响应。在发电侧仅有四川水电的峰谷电价,其他地区都没有。一直以来,电网调度在背负着这三座大山在运行。。

针对电源结构分布不均、调节不够的问题:加快建设调峰电源和蓄能电源(蓄水、蓄热、压缩空气等),优化水电调节,加强联合调节。

针对电网互联不强、互济不足的问题:三峡工程促成了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加强了全国联网,新能源发展必须形成坚强智能电网,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10年或20年的建设。

针对用电结构需求刚性、响应不灵的问题:快速推进鼓励动态响应的双边峰谷电价,大力推进限制高耗能的分类电价,积极推进鼓励节能的阶梯电价。

从更为长远角度来看,随着化石能源枯竭,新能源的发展是不可转,且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100年之内实现全球电网互联,是解决世界能源的最可行之路。

国家电投火电与售电部经理 熊建明

5个多能互补示范工程正有序开展

国家电投火电与售电部经理 熊建明

在全国首批23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中,国家电投占了5个,占比22%,这得益于国家电投大力开展综合智慧能源,并将之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综合智慧能源,是指面对用户的电、热、冷、气、水需求,能够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源互联网的内涵基本一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能互补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