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项目正文

从配角到主角 中广核的英国路径

2017-08-14 09:15来源:中国核能关键词:中广核华龙一号一带一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GDA最主要是针对新建核反应堆设计通用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整个GDA审查分为四个阶段,耗时五年左右,周期长、难度大、投入也大。全球有五种堆型申请了GDA,其中只有法国的EPR技术在花费66个月后通过了审查,美国的AP1000在已通过美国监管当局审查的情况下,仍被提出几十项改进意见,前后耗时约10年,才在今年3月底获得通过。

因此,一旦“华龙一号”通过英国严格的GDA,将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增强海外市场对“华龙一号”的信心。

中广核董事长贺禹也曾公开表示,英国是中国展示核技术的最佳舞台。“还有什么地方比英国这样一个拥有先进、成熟、严格监管的市场更适合展示我们的实力呢?”他说。

超支延期风险

对一个实施周期长达几十年的系列新建核电项目来说,即便已开工走上建设正轨,出现些许波折也难以避免。

法电上月初就意外宣布,在对欣克利角两座压水式核反应机组(EPR)的计划进行“全面审核”之后,建造预算需要提高,与最初报价相比,费用将增加8%也即18.45亿欧元,达到224亿欧元;而工期也存在延后15个月完工的潜在风险。

法电强调,预算首次失控的额外花费将由法电集团(承担该项目66.5%出资)和中广核(承担33.5%出资)按比例分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英国政府当初之所以主动邀请中广核参与进来,一方面是出于资金考虑,一方面是看重其核电项目管理经验,甚至中广核的项目管理经验远比资金更重要。

曾参与当年谈判的周小明透露,英国人希望利用中国近几十年新建核电站的丰富经验,保证新建核电项目能按期完工,并把成本控制在预算内。

中国近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建新核电站,核电项目管理经验非常丰富,也培养了一大批核电建设人才。这是同为核电大国的法国也比不了的,而英国更是二十多年未建过新核电站,人才、经验都奇缺。

法国核电业在欧洲有两个采用第三代法国技术EPR的在建项目,进展均远远落后于施工计划,其中法国北部的弗拉明维尔项目延期六年、超预算70亿欧元;另一个在芬兰的项目延期十年、超预算50亿欧元,甚至因此拖垮了法国阿海珐集团,导致后者被迫由政府出手重组。而中广核在广东台山的核电项目,同样是采用EPR技术,但施工进度与原计划一致,建设成本也只有法方的一半。

到2030年,英国全国八座核反应堆七个将退役,占到供电20%的核电必须有新的能源供应如期衔接,因此英国政府希望中广核参与以确保如期交工,未来考虑采用中方技术,也是为了避免新建核电站技术过多集中在拥有多数场址的法电一家手里。

在欣克利角C项目中,是法电主导,中广核只是作为配角,要真正展示自身技术实力,只能等到第三个项目,如果一切能按照最终协议推进,中国将主导这个项目的开发、运营,并采用自主的“华龙一号”技术。

不过,面对超支和延期风险引发的外界担忧,中广核对外回应安抚称,欣克利角C项目尚处于工程建设初期,法电的评估结果是基于项目目前主要风险的预判,而根据工程建设经验看,现阶段做出项目超支和进度延后的结论,还为时尚早。

中广核还表示,作为合作伙伴,一直全力支持法电开展识别降低造价和缩短工期的机会,充分发挥中广核在核电工程建设方面的优势和经验,紧密配合法电推进该项目。

不过,中广核也迅速决定派出“救火队长”郑东山,这位英语、法语流利、拥有丰富国际化管理经验的老核电人已离任中广核集团副总经理,将担任中广核英国项目群总负责人,以加强英国项目的推进和管理。

一位中国核电业资深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导中广核英国项目的郑东山亲自来英国掌舵,有利于解决目前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遇到的困境,也会帮助另外两个核电项目顺利推进。

原标题:从配角到主角,中广核的英国路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广核查看更多>华龙一号查看更多>一带一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