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吉林省能源局近日发布《吉林省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风电装机550万千瓦,占比15.1%;全省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其潜在风电开发量约为20000万千瓦,可装机容量约为5400万千瓦,是国家确定的九大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合理开发利用风电,可有效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促进全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预计到2020年,全省风电装机将达到55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风电项目投资约为89.8亿元。以下为规划原文:
吉林省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吉林省能源局
2017年8月
前 言
“十三五”时期是吉林省全面振兴发展的攻坚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全省电力工业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电力工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十三五”期间,吉林省面临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任务更加艰巨,为保障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安全、稳定、有序发展,为全省电力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遵循,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根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吉林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对电力工业发展的要求,在总结吉林省电力工业发展现状、面临形势与挑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十三五”期间全省电力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基本原则、重要目标及其保障措施,并制定逐年发展计划。
本规划是全省能源规划在电力行业的延伸和细化,是全省“十三五”期间电力工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指导电力行业发展布局、建设项目核准(审批)、具体投资计划安排等事项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以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并对2025年和2030年进行展望。规划实施过程中,将适时进行滚动调整。
一、吉林省电力工业发展基础及背景
(一)能源资源情况
吉林省一次能源种类齐全,但储量不足,自给率逐年下降,2015年全省综合能源自给率为35.9%,一次能源缺乏。目前,吉林省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能源工业体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总体来看,全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不能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由省外购入煤炭、石油等能源数量不断增加,比重明显上升,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水力资源。全省水电资源较丰富,开发程度很高,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继续开发潜力不大。全省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574.4万千瓦,截止到2015年底,全省水电装机容量377.23万千瓦。全省河流分布不均,东南部长白山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常年有水,95%以上的水能资源分布在该地区。
煤炭资源。全省探明煤炭资源保有储量27.5亿吨,其中基础储量9.8亿吨(储量7.27亿吨),煤炭资源较匮乏,需从省外调入60%以上的原煤。全省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资源位于东部的白山市、延边州等地区。
油气资源。全省油气资源较为丰富,原油探明储量累计达到16.38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累计达到4910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原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累计超过1.5亿吨,年均增长率2.4%;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累计超过40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6.7%。
风力资源。全省风能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第四次风能资源调查结果,全省潜在开发量约20000万千瓦,可装机容量约为5400万千瓦。其中:西部地区潜在开发量约12500万千瓦,可装机容量约为4400万千瓦;东部地区潜在开发量约7500万千瓦,可装机容量约为1000万千瓦。
生物质能。全省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主要来源于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产生的大量剩余物。全省森林覆盖率较高,每年的清林、抚育、加工剩余物和地栽木耳废弃菌袋等产生大量林业废弃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每年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及有机废弃物。西部地区盐碱沙化地治理和生态建设,为种植能源植物提供条件。
太阳能。全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全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小时~30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5051.7兆焦耳/平方米,全省太阳能资源总体属于二类地区。
地热能资源。全省地热能资源丰富,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长白山天池温泉群、抚松县、临江市等地;中部长春双阳、四平伊通等地;西部长岭等地。据推算,深部地热资源量潜力相当于26亿吨标准煤,地热水温最高可达90℃。
油页岩资源。全省油页岩资源探明储量约1086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平均含油率5.53%左右。油页岩主要分布在农安、前郭、扶余、桦甸和汪清等地区,是全省最具潜力的能源资源。
(二)电力需求情况
截止到2015年底,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为651.9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8%。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12.26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为419.74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为113.09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量为106.87亿千瓦时。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构成为1.9:64.4:17.3:16.4,第二产业用电量比重仍为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居民生活和第一产业。
截止到2015年底,吉林省全社会最大负荷为1116.4万千瓦,同比下降3.2%;统调最大负荷为863.4万千瓦,同比下降2.7%;最大峰谷差为368.6万千瓦。
(三)电力供应情况
到2015年底,吉林省电网总装机容量为2611.47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机组装机容量347.23万千瓦,占比13.3%;抽水蓄能装机容量30万千瓦,占比1.1%;火电机组装机容量1736.54万千瓦,占比66.5%;风电机组装机容量444.38万千瓦,占比17%;光伏装机容量6.72万千瓦,占比0.3%;生物质装机46.6万千瓦,占比1.8%。
2015年,吉林省发电量完成704.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1%。其中:水电(含抽蓄)发电量53.34亿千瓦时,占比7.57%;火电(含生物质)发电量589.83亿千瓦时,占比83.73%;风电发电量60.28亿千瓦时,占比8.56%;光伏发电量1.01亿千瓦时,占比0.14%。
2015年,吉林省机组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733小时,较上一年减少198小时。其中:水电机组利用小时数1415小时,火电机组(含生物质燃烧和垃圾发电)利用小时数3326小时,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1430小时,光伏机组利用小时数1616小时。
(四)电网发展情况
吉林省电网现已实现黑吉断面、吉辽断面500千伏/220千伏解环运行。其中:与黑龙江省电网经500千伏合南1、2号线、永包线、林平线联网运行,与辽宁省电网经500千伏丰徐1、2号线、蒲梨1、2号线联网运行,与蒙东电网经500千伏兴甜1、2号线以及220千伏宝岭线、城双线和通梨线联网运行。
吉林省220千伏电网已覆盖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白城、松原和延边九个供电地区,并以长春、吉林、四平、白东梅电网为支撑点构成了吉林省电网较坚强的220千伏环形骨干网;白城、松原、白山和通化地区电网分别经多回220千伏线路与骨干网架相连;延边地区电网经1回500千伏线路与牡丹江地区电网相连,经1回500千伏线路和1回220千伏线路与吉林地区电网相连。
到2015年底,吉林省电网共有500千伏变电站11座,变电容量1881.3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长度2865.4公里;220千伏公用变电站80座,变电容量2067.6万千伏安,220千伏线路长度11045.6公里;66千伏变电站962座,变电容量2403.04万千伏安,66千伏线路长度20003.18公里;10千伏配变容量1746.8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长度98353.12公里;0.4千伏线路长度134004.5公里。
(五)节能减排情况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通过实施“上大压小”等一系列措施,已关停白城热电厂3万千瓦机组、吉林热电厂33.5万千瓦机组、浑江热电厂20万千瓦机组、龙华龙井热电厂1.5万千瓦机组,长春第一热电厂15万千瓦机组、四平双兴热电有限公司1.2万千瓦机组,共计74.2万千瓦燃煤机组,进一步推进了煤电机组脱硫脱硝改造。
(六)装备技术情况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发电在机组容量、参数、效率、环保性能、节水等技术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大型空冷、循环硫化床、脱硫脱硝等先进技术逐步推广;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风电、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广东明阳、华锐风电、西班牙歌美飒等国内外风机企业相继落户省内,白城电力镇赉变压器组合式风力发电升压变电装置等四个项目获得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三等奖,吉林庆达自主研发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大截面耐热导线、大容量变压器、钢管塔等电网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广泛应用,金城500千伏变电站作为国内首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已于2012年投运,并对全国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起着标准示范作用。
(七)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电力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开展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推进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工作。电力企业重组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取得突破,相关发电企业积极拓展相关业务。
电力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企业充分发挥集团整体优势,优化配置内部资源,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进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压缩管理费用、控制非生产性投资、规范用工管理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电力工程造价。
二、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一)面临的形势
1.全省经济发展形势。“十三五”期间,全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经过长时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全省一些工业企业开始扭亏为盈,为经济起飞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经济体制经艰难的探索已基本实现运行体制的转轨;全省农产品加工能力十分突出;大量的社会矛盾通过改革开放得到有效的化解。以投资拉动为主要动力增长模式后劲不足,需要转换经济增长模式;以资源和环境消耗为主的扩张模式亟待调整;低层次的产业结构难以支撑全省经济的进一步振兴;低层次、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源成本的城市发展方式需进行转变。
2.电力体制改革形势。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配套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改革思路,有利于缓解当前电力体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能够促进清洁能源健康发展,加速民间资本进入电力行业,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我省电力发展趋势。受全省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电力装机富裕情况突出。为保证冬季供暖需求,热电联产机组占比较高,省内有限的消纳能力、调峰能力不足和输电通道外送能力受限均已成为全省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如何在中央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形势下,缓解电网窝电压力,保证电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期间主要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二)存在的问题
1.电力需求增长放缓,电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十二五”期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为2.47%,全社会最大负荷年均增速为2.6%,较“十一五”期间电力需求增速均有明显降低,而电力装机年均增速为5.12%,电力供需矛盾日显突出。2015年,装机已达到负荷的233.9%,装机过剩问题突出,设备利用率降低,电网运行环境较恶劣,电力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2.电源结构不够合理,调峰压力增大。东北区域电网近50%的水电装机均在吉林省境内,但省内水电装机可自用于调峰的容量有限。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供热周期较长,供热机组较多,其中2015年供热机组约占火电装机的73.7%。冬季供热期间,存在机组高峰时段达不到额定容量,低谷时段达不到最低技术出力的问题,电网调峰异常困难。
3.风电装机占比提高,弃风现象较为普遍。吉林省风电资源丰富,已纳入国家九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十一五”以来,全省风电快速发展,已成为未来全省电力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撑。但受电力规划不协调、系统调峰困难等因素影响,全省风电消纳能力不足,弃风情况较为普遍,风力发电能力被大量闲置。
4.主干网架仍需加强,省间电网输电能力有待提高。吉林省主干电网仅在中部地区形成500千伏单环网结构,全省辐射东西方向的电网结构较弱,部分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较低,存在大面积停电的风险。而随着近期吉林省内外电源项目的大量投产,黑吉省间、吉辽省间电网断面输电能力不足更为突出,有待进一步提高。
5.局部地区电网较为薄弱,供电可靠性较低。全省仍有部分220千伏变电站为单线、单变供电模式,供电可靠性较低、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难以满足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的要求,220千伏电网尚未完全实现分区运行,电磁环网问题突出。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吉林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相关部署,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电力需求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电源结构调整,优化电力结构和布局,构筑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电力保障体系和坚强的现代化电网,实现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发展思路
遵循电力工业产业政策和发展方针,合理规划、突出重点,提升电网和电源项目建设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研究电力负荷发展趋势入手,搞好负荷预测工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工业优化升级,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着重优化电源结构,注重电力工业技术进步,重点提高电力项目效率、环保、节水等方面的性能指标。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电力市场调查,加强宏观经济分析,着重研究新的经济技术因素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分析,重视分地区、分行业预测和负荷特性的分析,科学预测未来电力负荷。
2.坚持电源结构多元化发展。调整电源结构,优化电源布局,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科学有序发展,促进全省电力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坚持电源与电网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科学安排电源布局,适度超前建设电网,促进电网与电源发展相协调,主干电网与配网发展相协调,城乡电网发展相协调,加快电网智能化建设步伐,努力把全省电网建设成结构合理、运行可靠、经济灵活的现代化电网。
4.坚持开发利用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在科学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同时,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展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5.坚持资源优化配置与节能并举。从更大范围考虑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实现电源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保证电力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6.坚持科学发展与节约集约用地相结合。在电源项目及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工程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与城乡规划和农业用地的关系,切实做到科学、合理、节约集约用地。
7.坚持重点突破与统筹兼顾相结合。积极寻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能源产业、能源科技装备、传统能源升级改造、农村能源等领域实现突破。同时,统筹考虑解决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输入、二次能源(电力)输出、城乡能源协调发展等突出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6日,吉林化纤自带负荷配置3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项目总装机容量299.85兆瓦,规划部署42台单机功率7.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轮毂中心高度160米、风机叶片长106米、叶轮直径216米。公司承建1标段,包含13台风机,合计92.95兆瓦。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持续让自然财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龙源电力吉林公司长春新能源氢基化工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配套75万千瓦新能源建设指标取得长春市人民政府批复,项目建成后将为吉林省绿色能源转型和氢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公司紧贴国家新型能源发展战略,按照吉林省“氢动吉林”行动规划以及新能源产业“绿电+消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0日,洮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洮南市绿能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10万千瓦风电项目合资企业优选结果的公示。公示显示,候选企业为上海电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据悉,5月6日,吉林洮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开展洮南市绿能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10万千瓦风电项目合
近日,吉林洮南市政府公布《关于开展洮南市绿能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10万千瓦风电项目合资企业优选工作的公告》。项目建设规模为10万千瓦风电项目,占股比例:优选单位51%,合资企业49%。公告全文如下:关于开展洮南市绿能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10万千瓦风电项目合资企业优选工作的公告
近日,吉林省大安150MW项目已确定两家推荐企业,阳光新能源获得其中100MW,致远新能获得50MW。其中,耀阳新能源为阳光新能源全资持股企业,昊安新能源为长春致远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相关阅读:吉林大安启动150MW风电项目竞配大安市人民政府组织招商引资15万千瓦风电项目(2个子项目)竞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5日,吉林省大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组织大安市支持招商引资风电项目建设指标竞争性配置的公告。公告显示,本次大安市15万千瓦风电项目为招商引资奖励类项目,分为10万千瓦和5万千瓦两个子项目,视省内电力消纳实际情况以市场化方式安排并网,优选大安市支持招商引资10万千瓦
近日,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华电榆树风电制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配套16万千瓦风电项目、华电榆树风电制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配套64万千瓦风电项目核准的批复。根据批复,华电榆树风电制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配套16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榆树市秀水镇、大坡镇、刘家镇。项目新建单
近日,吉林省发改委连续核准批复中核通榆县瞻榆镇中深层地热供暖与风电示范项目风电部分、松原绿电园区30万千瓦风电项目、三峡新能源大安市安广镇中深层地热供暖+风电多能互补项目等5个风电项目,总装机规模2380MW。详情如下:关于大唐长春二热“退城进郊”配套100万千瓦扶余风电项目核准的批复扶余市
2024年10月30日10时16分,白城市能投集团60万千瓦风电通榆项目区破土动工。白城市能源投资集团60万千瓦风电项目分为通榆、大安两个项目区,总容量为60万千瓦(每个项目区30万千瓦),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其中通榆项目区位于通榆县瞻榆镇、新华镇、新发乡境内,风电场区域内总面积为570平方公里,装
8月8日,吉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12个风电项目,规模共计2801MW,总投资约142.56亿元。
8月7日,吉林松原市能源局关于松原绿电园区3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指标竞争性配置优选公告。公告显示,按照省能源局、省发改委和省国网公司联合下发《吉林省绿电园区建设方案(试行)》(吉能新能〔2023〕63号)《吉林省能源局关于下达松原绿电园区3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指标的通知》(吉能新能〔2024〕19
华能吉林分公司新能源开发公司5个风电项目可研勘察设计咨询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3-142)项目所在地区:吉林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吉林分公司新能源开发公司5个风电项目可研勘察设计咨询服务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吉林清洁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华能吉林
华能江苏公司如海、大丰、盛东如东海上风电场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及环境影响后评价服务项目中标结果公示(招标编号:HNZB2025-05-1-230)一、中标人信息标段(包):HNZB2025-05-1-230-01华能江苏公司如海、大丰、盛东如东海上风电场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及环境影响后评价服务项目中标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
当地时间7月9日,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在英国伦敦与英国知名能源科技企业章鱼能源(OctopusEnergy)首席执行官格雷格#xB7;杰克逊(GregJackson)举行会谈,双方围绕全球海上风电开发、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英国及欧洲风光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领域深入交流,并就多项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张传卫介绍,
2024年年初,西藏那曲市色尼区欧玛亭嘎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25台4MW风电机组巍然矗立在平均海拔4650m的羌塘草原,巨大的叶片划破长空,将凛冽刺骨的寒风转化为稳定电能,彻底改写了那曲冬季缺电的历史,让23万藏族同胞告别了靠牛粪取暖的日子。“风”从高原起:破解能源困局那曲,藏语意为“黑河
7月9日上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到访上海电气,与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举行会谈,双方围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刘伟平表示,中国三峡集团当前正聚焦水利水电、清洁能源、生态环保与资源循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7月4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电力大学与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七届(2025)风资源技术论坛”在吉林市盛大启幕。本次论坛以“乘势、破界、智创”为主题,聚焦新形势下风资源领域的挑战及技术发展方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
近日,浙能集团智能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发布浙江A海上风电场项目(5000MW)、浙江B海上风电场项目(4000MW)、浙江D海上风电场项目(2000MW)勘察测量(初勘)技术服务中标结果公告。公告显示,浙江A海上风电场项目电场勘察测量(初勘)技术服务(5000MW)中标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7月4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与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代主席韦韬在南宁举行会谈。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许永锞,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周异决,自治区政府秘书长钟得志,中国华电总会计师、党组成员曹海东,副总经
7月1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专题报告编制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布,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42150943.4元。据悉,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南方某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300MW,包含89台14MW及以上风机,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至6月,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察哈尔新能源公司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首批120万千瓦就地消纳工程发电量达21.723亿千瓦时,完成年度发电任务的62.1%。今年上半年,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察哈尔新能源公司紧盯年度发电任务目标,建立健全“运检联动、度电必争”机
近两年,中国能源版图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重构。贵州、广西、新疆、湖南、四川、青海等省份的能源企业密集启动整合重组,一批大型省级综合性能源集团相继亮相。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地方能源集团的实力不容小觑。资产规模超千亿元者比比皆是,虽然电力装机总量仍不及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能等五大央企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大埔峡能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青海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94.8093万元,折合单价0.85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20万元,折合单价0.848元/Wh。项目招标人为国家电
盛夏时节,天山南北,绿意盎然。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风机叶片迎风转动,昔日的茫茫戈壁如今已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水宝地”。在新疆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将风光资源转化为清洁电能。这些清洁电能通过“疆电入渝”工程直抵2260千米外的重庆,点亮巴渝万家灯火。6月10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拟收回天祝航天万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松山滩第一、第三风电场20万千瓦风电建设指标及征集该公司实施该项目债务的公告》。《公告》显示,因天祝航天万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放弃该公司在天祝县实施的松山滩第一、第三风电场2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东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320号:关于“维护碧海蓝天倡议减少碳排放”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以总投资超过7000亿元的“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千万吨级LNG基地”建设为引领,高效推进核电机组
一边是海上风电超长的产业链系统,一边是有雄厚基础的国家老牌工业基地。当辽宁省绿色发展与海上风电产业相互碰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日前召开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上,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周轶赢指出:辽宁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争做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辽宁
6月19日,电气风电党委书记、董事长乔银平一行到访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电力”),与龙源电力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利强举行会谈,双方围绕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乔银平对龙源电力给予电气风电的长期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电气风电目前的战略布局与国内外
6月23日,国家电投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在总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委书记黄雅丽会谈,就进一步加强新能源产业合作进行交流。黄雅丽衷心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来对阿拉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黄雅丽表示阿拉善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亿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和国家级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3日消息,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蒙东(通辽)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打造绿色算力中心中提出,鼓励算力中心部署高效IDC设备,推广模块化UPS,支持算力企业探索利用共享储能、储氢、飞轮储能、锂电池等作为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优化算力中心能源、水资源、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