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疾风迅雷,火然泉达。短短几年,锂电产业从当年的小产业变成了如今行走在神州大地上的“巨人”。
据估算,三年后,也就是2020年,中国的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200Gwh,产能将达到270Gwh,如果按照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的1Gwh产能投入10亿元人民币的成本换算,那么将有至少2700亿元“热钱”砸在动力电池行业。
2700亿元是什么概念?央行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推行过著名的“4万亿救市计划”。当年一剂“猛药”注入,在全世界经济都感冒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逆流保增长。而2700亿是4万亿的约1/20,设想一下2700亿涌入一个行业将会对这个行业造成怎么样的冲击。
随着2015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国内动力电池产能由2014年的8.8Gwh飙升至33.05Gwh,增长率达到约276%;而到了2016年,我国的动力电池产能达101.2Gwh,相较于同期增长206%。据预计,我国2017年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180Gwh,同期增长率将达到约77.9%。拿2017年和2014年数据做横向对比,我们惊人地发现,锂电产能的增长率达到了1945%,也就是说我国的动力锂电产业在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影响下,在短短的三年内就完成了近20倍的增长预期。
以笔者的见闻,历史上也只有神话时代陈塘关李总兵家三子哪吒“三年怀胎,一朝分娩,见风就长”的成长速度可以和今天的“锂电巨人”一较高下了。哪吒虽然有少年的体魄,却没有少年的心智,最终一朝闹海,闯下弥天大祸。同理,动力电池行业也像三岁的孩子却在承担二十岁成年人的工作。那么问题来了,动力电池产业这么“辛苦”,难道就不需要“营养快线”么?事实上动力电池行业不光需要“营养快线”,还需要“东阿阿胶”,因为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普遍开始“贫血”了。
如果把企业比作人,那员工就是流动的血液。动力电池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二者缺一不可。趋之若鹜的资本催熟了巨人庞大的“皮囊”,但这幅皮囊之下,核心的技术血液却迟迟跟不上。号称270Gwh产能锂电巨人,在“贫血”的影响下日渐孱弱。
据了解在动力电池行业,培养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大约需要1-2年的时间;而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则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想要培养一名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则需要花费至少10年以上的时间。正如上文提到的,动力锂电产业在几年前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产业,国内动力电池的核心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如此单薄的技术土壤,如何养得了270Gwh这颗参天大树呢?于是乎企业间开始了明争暗斗,互挖墙脚已成风气;业内挖人“打眼”,频频发生。更有企业花巨资投入产线,却因核心团队缺失,难以运行。
步子迈得太大会扯到蛋,而产业冒进的发展是要栽跟头的,要知道“吊在煤山歪脖子树”上的光伏兄弟,还瞪着眼睛看着锂电呢!当然也许国内2017年的实际产能还达不到101.2Gwh,这其中有应对8Gwh“门槛”的水分,但形势却并不乐观。
企业扩张之初确实有难处,“靠买产线,买技术,挖人才”企业发展的原罪也是无奈之举。但放眼寰宇,日本和韩国,西欧和北美,豪强林立,锂电产业如何能在世界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呢?“拆东墙,补西墙”的“血液”搬运模式如何能让锂电“大国”变成“强国”呢?
要知道世上没有那么多的“许三观”,能买来的都不算真“技术”,挖到的也不一定都是真“人才”,“输血”只是缓兵之计,而“造血”才是长远打算。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以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各路研发力量,持续为动力电池产业“创造”人才,让人才血液更好支撑企业的大踏步发展。1985年,小平同志伸了一个手指头裁了一百万解放军。当被问及裁军一百万是否妥当时,小平同志反诘道,虚胖子能打仗?如今也是亦然,不要等到“巨人”轰然倒下之时,才发现“巨人”只剩皮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锂电产业“出海”这次立功了!特朗普宣布“90天的关税暂停”其实就是怂了!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已经加到了104%,而锂电池产品的关税增长更是达到了130%以上,但是,依然没有压垮产业信心。相反,真正绷不住的反而是美国自己。4月9日,特朗普表示“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或地区实施90天的关税暂
关税大棒如期而至。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
内忧外患、出海突围、融资并举已成企业生存现状的关键词。更长远地看,化债、融资也将带来新的财务隐忧。3月25日消息,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哪吒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在本次债转股供应商名单之列。而本次债转股是哪吒面对
从2020年的不到70GWh到2024年的676GWh宁德时代以5年近10倍的产能跃迁缔造了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规模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均每秒一颗电芯的极限速度是工业4.0与AI碰撞出的十亿分之一电芯单体安全失效率是13大全资电池生产基地编织成辐射全球的智造网络3大灯塔,照亮锂电未来福建宁德基地诞生全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中创新航四川成都项目二期开工,同时项目现场也作为成都经开区“立园满园”2025年一季度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地。据了解,2021年,中创新航落地成都经开区,一期建设20GWh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投产以来已实现产值超百亿元。此次破土动工的中创新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刚果(金)政府发言人帕特里克·姆亚雅(PatrickMuyaya)表示,鉴于2月实施的钴出口禁令已推动钴价反弹超过50%,该国可能会延长为期四个月的出口限制,以进一步稳定市场。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其钴产量约占全球供应的78%以上。上月,刚果(金)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
下一个“低空经济”出现?“深海科技”已被提升至与“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并列的战略高度,这一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央定调与政策推动下,深海科技产业链也走向完善,而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逐步成为深海装备的核心能源选择。今年,深海科技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
3月20日,格林美发布《第七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显示,此次会议的审议通过了多项重要议案,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了调整,总共涉及到23位高层的任命。01重量级的内部调整作为锂电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格林美此次调整或将对其未来发展战略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次调整中,格林美决定聘任许开华先生
2024年,工程机械电动化渗透增速达到历史新高,尤其在以下品类。高空作业机械(高机):2024年电动化渗透率达到90%以上。电动叉车: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超70%。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搅拌车渗透超40%,呈直线上涨态势。电动装载机:2024年销量破万,同比增长270%,渗透率超10%。新能源
近日,山西省发布了国内首个针对新能源重卡底盘式换电站的地方标准——《纯电动底盘式换电载货汽车换电站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标准将于今年7月10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首次系统性地解决了底盘式换电站建设与运营缺乏统一规范的难题,为底盘式换电模式走向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明确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5月1~5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充电量超1.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0%。其中,高速公路充电量超377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9%;5月1日单日充电服务次数超119万次,创新高。截至5月6日,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超4600万户。为保障“五一”假期期间新能源汽车车主便捷出行,国网
山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省全社会用电量8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一季度,山西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全部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1%;第二产业用电量56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9%;第三产业用电量12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2%;居
5月6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五一”假期,江苏省内高速服务区充电全部由绿电供应。国网江苏电力购入蒙东、锡盟等地区共计2285万千瓦时绿电,覆盖全省224座高速服务区充电站,并延伸至城市公共、景区、公交场站等公共场所的自建充电设施。据介绍,该公司自建的充电设施总充电量达1485.
近日,济南资源循环有限公司(简称“济南资环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杨传举,由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济钢集团”)的全资控股。工商信息显示,济南资环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再生资源销售;再生
随着迎峰度夏脚步的临近,各地分时电价政策也迎来密集调整——江西省新增“深谷时段”且电价较平段电价下浮70%,江苏省新增春秋两季午间谷段且谷段电价较平段直降65%,山东首创“新能源大发时段”特殊电价。不难看出,分时电价时段的划分,正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分时电价政策的密集调整,本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到2025年底,市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能、用煤效率持续提升;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日前,大同市政府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2025年4月,各大新能源车企继续交出亮眼的销量成绩单,其中比亚迪以380,089辆的月销量强势领跑,同比增长21.3%,其旗下王朝与海洋系列、方程豹、腾势以及仰望品牌均表现出色,同时海外销量也实现大幅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集团等传统汽车巨头也各
“五一”假期期间,全国迎来出行高峰,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激增。国网冀北电力提前部署、多措并举,通过开展全域充电设施特巡特护、智能平台线上运维、建立24小时应急服务体系等保障措施,以“绿色希冀”品牌的高标准电力服务护航群众绿色出行,营造安全、高效、便捷的“绿色出行”体验。“充电桩指示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8日,南都电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目前数据中心产品是铅酸电池以国内客户为主,高压锂电产品海外认可度较高,均为海外出货。目前国内锂电在数据中心应用偏少,但在北美和东南亚,受环保和占地要求等影响,锂电渗透速度提升。锂电方案不仅能提高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更符合行
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近期,韩国电池厂接连与中国三元材料企业签发订单。结合行业动向,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3月10日,当升科技宣布与LG新能源(LGES)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约定2025-2027年
商用车市场增长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近期,电池企业与商用车领域的合作消息不断。2月8日,宁德时代与北汽福田在福建宁德签约十年战略合作协议;2月18日,搭载巨湾技研超快充电池重卡集中交付;2月19日,福田汽车与特来电签署合资协议,推进重卡充换电合作。自2023年以来,电池企业对商用车的布局
低空经济政策窗口期与电池技术成熟曲线正在交汇。eVTOL春晚亮相后,低空经济的大众认知度得以显著提升。年后,低空经济释放更多积极信号。2月11日,峰飞航空披露获得了武汉汉阳投资发展集团的12架大型eVTOL航空器采购订单,订单合同总金额1.57亿元,并与汉阳区政府共同开展低空特种场景及载人场景的先
借势国家级舞台撬动万亿市场。*题图来自宁德时代官微2025年央视春晚上,eVTOL、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表演打开观众对赛博未来的想象空间。低空经济距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峰飞航空的V2000CG(凯瑞鸥)eVTOL和亿航智能的EH216系列eVTOL航空器在本次春晚亮相。峰飞航空凯瑞鸥在重庆分会场起飞,最大起
近日,商务部就《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锂电正极、提锂技术的限制在列。根据相关文件,本次征求意见稿主要限制的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包括300MPa下粉体压实密度≥2.58g/cc,0.1C可逆容量≥160mAh/g,首次库伦效率≥97%的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方面限制出口的技术包括在300
近日,东方日升与TCL光伏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市场及运维等多方面的优势,聚焦光伏、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领域的项目开发及设备供应,共享合作机遇。TCL光伏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光储充等新能源电站的投资方,不仅长期在光伏发电领域深耕,还广泛涉足于储能电站、充电桩等业务
千人共赴,近200家上游企业共话锂电发展合作新态势。11月29日,楚能新能源2024年度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大会在武汉汉阳威斯汀酒店圆满召开。本次大会,楚能盛邀来自全球各地的近200家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交流产业发展趋势,见证楚能崛起重要时刻。2024年,楚能在内卷竞争中狂飙突进,业绩斐然。储能方面
9月24日,以“光储并进,智云互联,重塑能源新‘昇’态”为主题的东方日升储能焕新发布会在线上隆重举行。凭借光伏技术创新引领、深耕储能18载,东方日升将业务从单一的光伏、储能“昇”级为光储一体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旗下“双一力储能”正式焕新为“东方日升储能”。此次的储能品牌升级,
近年来,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下,储能产业飞速发展,随之储能系统也进入发展关键期,大容量趋势明显,目前已进入6MWh时代。6月13日,在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比亚迪隆重展示其最新储能解决方案——MCCube-T魔方系统,它以6.432MWh的容量和创新设计,为
储能市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储能市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但行业内卷严重,最突出的表现是卷价格。那么低价难以走通后,储能产业的发展之路是什么?风电控制与并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主任杨苹教授指出:“在新型电力系统下,源侧储能将从强制性配储转为经济性配储,荷侧储能应进一步提升盈利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