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作为集团公司直属的特大型供电企业,呼和浩特供电局从1929年“大盛魁”经理段履壮独资办电,建立“绥远塞北第一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已有88年的发展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的46年里,呼和浩特地区的电力事业历经了艰难曲折,发展极为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以一马当先的速度发展起来,其中首府配电网的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织“线”绘“网”城市配网不断发展
新中国建立初期,呼和浩特地区配电网络十分薄弱。配电线路电压为3.3千伏,全市供电线路只有4条,总长不足80公里。导线为绝缘破损的铜线,腐朽陈旧的木质电杆,配电变压器多为单项铸铁外壳结构,质量性能很差。为保证安全运行,只进行简单的维修,不做预防性试验,供电可靠率很低。50年代中期,城市配电网开始普遍性升压改造,将原有高压3.3千伏及6.6千伏配电电压升高为10千伏,将低压用电线路统一为380/220伏,采用三相四线直供电。
1965年1月,原呼和浩特电厂的发电与供电分开,成立呼和浩特供电所,1972年供电所改称呼和浩特供电局,成为内蒙古西部电网的主要供电企业之一,隶属内蒙古电管局。1988年,在内蒙古电管局领导下,呼和浩特供电局开始推行配电线路标准化管理,配电达标主要以电压合格和不间断安全供电为标准,供电企业管理标准工作的提高,推动了配电网的不断发展进步。呼和浩特地区从形成10千伏配电网络到形成35千伏供电网络,仅用了6年时间。
从“旧”到“新”结束农村煤油灯历史
呼和浩特地区农村供电始于1957年夏季。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区近郊几个乡的广大社员提出用电需求。根据村民用电需要,呼和浩特电厂(呼和浩特供电局前身)在1957-1961年间,为什拉门更、攸攸板、石头新营子、一间房、南店、八拜等农村社员供电。
1963年,国务院下达为农村供电的指示。内蒙古电管局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以当时农电处长为首的一行20余人的农村供电工作组,深入到呼和浩特市郊,对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土左旗等地进行规划和测量工作,呼和浩特电厂(呼和浩特供电局前身)与内蒙古送变电工程公司联合组成农电施工队,建成了市郊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百什户变电站,线路全长13.46公里,实现了对托克托县、土左旗、和林格尔县的部分公社、大队的供电,成为市郊南部农业用电的主要来源。到1964年,呼和浩特地区的农村公社、大队基本都用上了电灯,结束了煤油灯照明历史,农村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村供电规模发展到1985年底,呼和浩特供电局已基本满足广大农牧民的用电需求,为农村供电的变电站已达到22个。经过呼和浩特供电局历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和全局职工的辛勤努力,呼和浩特供电局形成了以220千伏为主网,具有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等4个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系统。所辖输电线路681.08公里,变电站15座。主变总容量24500千伏˙安/20台,10千伏配电线路2166.3公里,配电变压器容量159330千伏˙安/1790台,共有用户25,889户,年售电量66993万度。
从“健全”到“优化”配网建设再提升
步入21世纪,呼和浩特供电局已成为服务首府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担负着首府呼和浩特市区及周边五个旗县的电力供应和电网运行管理及建设任务,供电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服务客户134万户。
面对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呼和浩特供电局开始全面提升配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开展配电网优化升级。2012年,呼和浩特供电局全面完善台区匹配,加强营销与配网基础信息核对,建立健全配电线路图集,完成419条配电线路的图集绘制,录入设备基础信息40余万条,逐步建立起统一集中的配网管理系统。2013年,100套台区配电变压器防盗监控系统相继安装,200台配网自动化开关与180条线路陆续投运,配网巡检系统大幅完善,配网调度实现独立运行。
2011年至2013年间,呼和浩特供电局着力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积极配合市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以优化配网结构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中低压配网改造工作,利用技改资金对城区老旧小区和部分合表用户进行了一户一表改造。呼和浩特供电局共投入资金8000万元,完成改造71000户,集中解决了线路老化和电费收缴矛盾等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城区居民供电可靠性,2014年至2015年间,呼和浩特供电局启动配网优化改造工程。在老旧计量改造工程推进的同时,针对配电设施老化、变压器容量不足的老旧小区进行配电设施全面升级改造。改造内容包括配电变压器增容、低压配电线路升级、配电设施绝缘化改造、楼前低压分支箱和电表箱更换等工作。截至2016年底,市区330个老旧小区的配电设施实现优化升级,用电设备焕然一新,用电质量和用电可靠性得以全面提升。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老旧小区电力设施落后、表计老化、跳闸较多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安全隐患极大排除,平局用电容量从6千瓦扩大至10千瓦,用电安全和用电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供电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电力“全覆盖”农网改造惠民生
近五年来,为加快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和小城镇化建设,统筹解决呼和浩特市农村牧区用电问题,呼和浩特供电局不断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力度。
清水河县宏河镇石湾子村经济发展迅速,电器化设备增加快,饮水和排灌也全部使用水泵,养殖户使用粉碎机,常常会出现变压器重载、过载等现象,特别是在春季农业生产用电的高峰期,造成很多电器不能同时用或是干脆不能用等现象。清水河供电分局了解到该情况后,利用3个月,架设变压器20台,改造线路5.6公里,切实解决了该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设备老化、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
在土左旗农村,一条条电力线路规规矩矩进入房檐屋内,村民们站在自家门前,亲眼目睹了供电施工人员们的辛苦工作,也亲身感受着村子里一天天的变化。土左供电分局书记介绍,早在2014年和2015年两年的农网改造工程中,就已经解决了当地农民生活用电和农业排灌用电的基本问题,2016年的农网工程,是在原有基础上对81个村的低压线路进行改造,将153公里原有线路全部更换为绝缘导线,保障供电可靠性和农民安全用电。从前期深入农村了解需求、摸排线路,到夏熬酷暑、冬耐严寒的施工作业,又一个三年的农网改造工程完美收官。农电配网互带能力的提高,切实改善了农村地区配电网结构,在满足居民日常用电基础上,统筹解决了全市农牧民用电问题。
2017年,为继续保障呼和浩特市各旗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呼和浩特地区小城镇(中心村)供电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呼和浩特供电局加大投资力度,继续加强农网改造升级10千伏及以下工程建设。涉及工程建设规模总投资17250.63万元,计划建设10千伏架空线路317.794公里,10千伏电缆线路0.59公里,0.4千伏架空线路137.962公里,配电变压器724台、配变总容量65650千伏安,电能表5000块,低压综合配电箱717台,其中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涉及中心村94个,农村机井通电工程涉及机井1887眼。
打造可靠性示范区“十三五”首府配电网再启航
2016年初,呼和浩特供电局投资2.2亿元,用以开展2016至2017年配网行动计划,进一步对主网架和市区范围内10千伏线路及老旧小区低压线路进行升级改造。当年,配电线路跳闸次数同比下降27%,连续三年呈两位数下降,跨年度安全生产4292天。
2016年8月,按照集团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和《施工标准工艺规范》,呼和浩特供电局在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建成配电网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包括12米双杆正装变台、无拉线转角水泥电杆、标准拉线坑等20余种标准工艺展示,以此全面推行“三通一标”建设管理标准。该基地的建成,为“十三五”期间呼和浩特地区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进一步树立了标杆,也为打造城网建设首样工程奠定了基础。
2017年,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为契机,呼和浩特供电局立足打造配网自动化创先工程,加快推进中山路和党政新区两个示范区建设,努力实现城市核心区供电可靠率达99.99%,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52分钟的建设目标;投资配网工程9.2亿元,重点开展党政新区配电网自动化提升改造工程、机井通电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工程;率先在党政新区打造首府供电“10分钟服务圈”,有效缩短服务半径,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将农村电网改造同步纳入优先改造项目,统筹解决农村配电网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供电能力弱等问题,满足部分地区村民照明与农灌用电的新增负荷;新增配变布点,合理建设中低压排灌线路,改造后将惠及土默特左旗县、清水河县共计193932亩农田灌溉,切实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性与可靠性,有效提升全网系统供电能力及安全供电水平。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呼和浩特供电局编制了“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城市核心区系统满足N-2运行标准,10千伏配电线路供电半径控制在3至6公里范围内,大型商场、三甲医院地区建设三电源,实现多环网、多环路供电。城市配网绝缘化率达到100%,电网供电可靠性达到99.82%,电压合格率达到98.65%,年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
4月24日,在国网浙江杭州供电公司配网部低压可靠性试点的背景下,基于“电网一张图”智慧透明台区微应用在余杭小古城村下钱公变首次成功试点应用。该微应用可实现台区拓扑结构、节点资源及运行态势的全景可视化,推动低压管理模式从“用户故障工单报修”向“主动抢修”转型。近3年,该台区累计发生8起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5年5月7日,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顺利实现全线贯通。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起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盖玉镇的帮果换流站,止于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的大冶换流站。线路全长约1784千米,途经四川、重庆、湖北三省市,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人社部发布公示,拟增加电力可靠性管理员、电力聚合运营员、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电子电路设计师、装修管家、咖啡加工工等17个新职业。同时,拟新增黄金鉴定估价师、旅拍定制师、智慧仓运维员、睡眠健康管理师、服务犬驯养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近日,湖南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2025年供电服务监管工作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供电监管工作成效,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通报了2024年12398能源监管热线办理情况及投诉举报典型案例,围绕持续提升供电服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山西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山西省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相较于传统模式,“三位一体”智能配电线路搭载的自适应智能型FA是指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在线路失电的第一时间启动自动恢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了忠县马文线π接拔山变电站35千伏线路工程项目。项目代码:2410-500233-04-01-568974。项目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项目建设地点:忠县。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扩建拔山变电站35千伏间隔2个;开断马文线π接入拔山变电站、涉及新建双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配网部组织召开月度工作例会,会议部署了配网专业近期重点工作任务,听取了各地市公司关于配农网安全管控情况、配农网建设进度情况、基础运维情况、分布式光伏接入等重点工作的汇报,为提升供电可靠性与优质服务水平谋篇布局,努力点亮城乡用电之光。配电网作为电力输送的
4月28日,全国首个农村配电台区“车网互动”微电网在江苏省成功投运。该项目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杨港居,整个微电网系统设有30千瓦的车棚光伏发电装置,4座80千瓦的“V2G”直流充电桩、6座7千瓦的普通充电桩,1台100千瓦时的储能柜和1台STS开关并离网柜。据介绍,该装置通过智慧微网,除满足周边村
5月7日,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2025年第一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清单的通知(穗开管办〔2025〕2号)。共50个场景,其中包括电网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应用、电网生产指挥智能分析决策智能体、基于时序大模型的配变运行状态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无锡市能源集团将打造江苏省首个机场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微电网”项目,预计建成后每年将发出绿电564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00余吨。据介绍,此次机场东货区的“智能微电网”工程建设项目设计了集分布式屋顶光伏、用户侧储能系统、电动载具充电设施、交直流微电网示范于一体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我们有台区储能的产品,项目也可以做,但现在基本不怎么推了。”有储能系统集成企业的销售负责人在接受高工储能采访时表示,台区储能现在基本都是各地电网在做一些示范项目,体量不大场景比较复杂,做起来并不划算。高工储能调研的多家企业也都表示,台区储能不会是今年拓展的重点。“有合适的项目就
《之江新语》中提到,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城乡始终是有差别的,但终极的目标应当是,虽有城乡之别,而少城乡之差。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支持鼓励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当前,浙江明确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
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在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随着自治区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电气化程度的持续提高,智慧农牧业设施24小时用电
农村能源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和保障,也是我国能源革命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双碳”目标下农村能源转型是必然选择。近年来农村地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对农村电网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式
近期,国家能源局对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拟废止《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等8件规范性文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12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5日,河南省获嘉县人民政府印发《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加快壮大新型储能产业体系:1.积极布局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依托新乡市电池研究院等技术研发优势,着力推动我县新型储能多元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培育
11月7日,山西省灵石县拟招商引资智能电网中低压输配电设备智能制造项目。规划建设的产品包括配电变压器(含非晶合金变压器、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等)、智能高低压开关成套设备、中低压产品核心部件(含断路器等)、变压器智能组件、能效管理系统等,本项目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预计项目总
今年以来,盐城建湖县庆丰镇供电所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服务辖区内特色产业发展,主动对接该镇洪桥村“枣得利”家庭农场农户用电需求,以早动争主动,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将优质的电力服务送到每位农户身边,为农户增产创收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撑,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提
近日,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天静宫街道办事处张老家村农网改造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开展放线作业。近年来,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建设力度,通过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消除电网老旧设备安全隐患,打造安全可靠的农村电网,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和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8月28日,四川省乐山市发改委对明祥代表提出的“关于解决犍为县农网迫切问题”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提到,2021—2023年乐电公司供区累计完成农村电网巩固升级投资约2.47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9876.54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291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35亿元,改造农村电网线路合计约1236.26公里,供区内
内蒙古东部地区配网供电半径长、末端小分支线路分布广,影响故障判断准确率。国网蒙东电力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应用技术手段,实现——4月18日,在蒙东赤峰元宝山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调控室,4名施工人员完成了新建工作站的主机、加密装置和交换机安装工作。“预计6月底,我们将在34个旗(县
近日,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通过应用新一代配网工程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实施过程管控,衡水10千伏里韩线整体改造工程提前42天完工。配网建设质量直接关系电网建设成效和民生保障。2023年12月,国网河北电力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配网工程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上线。今年4月,在深化该平台应用
推动河南能源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河南能源监管办党组书记、监管专员王朝晖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国家能源局监管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系统部署了2025年重点工作。河南能源监管办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做到敢于监管、科学监管、善用监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河南省印发《关于实施第七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在最新一批源网荷储名单中,包含风电项目325MW,光伏项目132.6MW。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从该省份发布第一批源网荷储名单至第七批以来,风电项目容量已经累计达到了约3.8GW。在该省2025年2月印发的《河南省配电
3月7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峰,分别与到访的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宏,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丁俊等一行,进行了交流座谈。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晓虎,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张卫江,以及相关部门、单位
2月24日,在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10千伏星雁1线的施工作业现场,国网新罗区供电公司迅速组织力量,开足马力,全面推动配网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绘画“新蓝图。”此次全面开工的配网工程项目,也是国网新罗区供电公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次配网工程涵盖了多个
2月12日,从湖北襄阳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中心获悉,该中心159条10千伏线路中已有156条投用配网全自动化装置,配网馈线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8.1%,供区内配网故障处置时长由小时级压缩至秒级。2024年以来,该中心通过梳理配网关键节点和馈线自动化投运流程、优化配电自动化终端布局,推进配网馈线自动化技术
1月16日,美国能源部联合多个机构发布《美国分布式能源并网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针对10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网/次级输电网的分布式能源并网堵塞问题,提出了数据互联互通、缩短并网时间、提高并网成功率、保障并网安全稳定等四大目标,并制定了若干项重点举措和解决方案。美国分布式能
“十五五”是能源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担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体系等多项重大任务,又肩负打好如期实现碳达峰攻坚战收官战的重要使命,做好这一阶段的能源发展规划,对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建设能源强国至关重要。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重庆新型能源算力枢纽加快打造,疆电入渝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重庆虚拟电厂平台投入运营。“还应加强入渝电网建设,保障电力供应稳定。”重庆市政协委员、綦江区政协副主席、民革区委会主委李朝明建议,今年还可逐步推进各项电网建设工程,提升重庆电网的输电能力和稳定
今年以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标准落实雨雪冰冻灾害应对措施,强化线路通道抗冰防舞动隐患整治,研发运用先进监测和防治技术,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凭借科技与智慧,精心构筑起坚固的电网寒冬防线,坚决打赢迎峰度冬保供攻坚战,展现出守护电网安全的坚定决心与卓越智慧。在提升线路“硬实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