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2015年中电投与国核技合并开始,能源央企的合并潮愈演愈烈。年初,中核与中核建确认合并重组;8月28日,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合并,定名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合并完成后,横空出世的“巨无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资产总额约1.8万亿元,发电装机容量约占我国总体电力装机的13.3%,超过华能,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发电集团。
那五大发电剩下的其他四家的命运将会如何呢?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华能与国电投、华电与大唐将会成为下一步的整合目标,届时四大电力集团的整合结果将会呈现如下局面:
为什么是华能+国电投、华电+大唐呢?我们不妨根据目前已有的线索简要分析。
截至目前,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央企户数已经降至98家。资料显示,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时监管央企196家。
自成立之日起,国资委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推进央企兼并重组。当时传闻,发电行业只保留前三,即五大发电集团有可能重组为三家,因此才有了后来五大发电集团都急于做大,避免被淘汰的同质竞争情况。
这直接造成了五大发电集团的业务范围、资产规模、战略布局多有雷同,因此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被认为有极大的可能性。
也正是因此,年初,业内就盛传一种呼声较高的合并方案:神华、中广核和大唐将合并为一家公司;华电、国电和中核合并为一家公司;华能和国电投合并为一家公司。
现在来看,这一猜测还比较靠谱,只是神华没能与大唐牵手,而是选择了国电集团,对此,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表示:“国资委就是撮合,先放个风出来,然后看看市场的反应。另外看看企业之间相互适应一下,相互沟通一下,有没有这个意向,就像谈朋友一样,大家你情我愿再往下走,如果没有意向就算了。可能是前期神华和大唐没谈好,后来神华才与国电合并。”
合并之后,按照2016年年底口径计算,国家能投资产总额1.78万亿元,资产负债率62.9%,煤炭产销量分别为4.8亿吨和5.8亿吨,发电总装机2.26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67亿千瓦,年消耗煤炭3亿吨,营业总收入接近4307亿元,员工总数32.7万人。
神华与国电的合并已经尘埃落定,那剩下的四大发电集团呢?
分析师认为,在“五变三”方案中,重组后的新集团资产规模将大致在1.5万亿元以上,稍高于意大利电力公司等国际能源企业水平。目前中国神华和国电集团已经重组,“五变三”的组合很有可能就是神华和国电、华能和国电投,以及剩下的大唐和华电。
这一猜测与年初流传的猜测没有太大差别,剩下的四大发电集团将进行横向重组,只是中核和中广核会不会参与进来还不得而知。
事实上,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国电投和华能集团正在就重组一事展开接触。对此,国家电投董事长王炳华在7月3日某行业会议上表示:“因为一些信息不是太好披露,还在推进当中。大家都有意在往一起想吧。”对于潜在的电力央企整合,王炳华给出了极富想象空间的一句暗语“静观其变,大戏在后头”。
那么现在唯一保持沉默的就是华电与大唐了。以上两种猜测,不论是哪一种,华电与大唐都有很高的几率走到一起,只是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实质性动作。
笔者斗胆认为这一猜测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以实现,到那时,中国发电行业将会迎来三足鼎立的局面:国能投、华能+国电投、华电+大唐,从而结束发电行业同质化竞争和煤电顶牛的困境。
如果这一重组真的能够实现,那么现在国内能源央企的格局将会产生巨大变化,在资产总额方面,中石油以4.07万亿位列第一,国家电网以3.39万亿位列第二,中石化2.06万亿(2015年)位列第三,之后的四至六位则会是三大发电集团:华能+国电投1.88万亿、国家能投1.77万亿和华电+大唐1.69万亿。
下面是三者的横向对比:
目前来看剩下的四大发电到底前路如何,还没有确定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家能投的案例将会推动能源类央企的重组。“这两家本身就比较大,加起来大过别人一头,之后其他企业肯定也坐不住,会相互寻求重组。还有好戏在后头。”胡迟表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全年,中国大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56%,新能源开工、投产规模等创历史新高,国家首批6个百万千瓦级装机新能源基地全部投产,装机总规模迈上2亿千瓦大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近50%。2024年,中国大唐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
引言: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于近日发布《中国发电企业和世界同类能源企业对标分析报告2024》。报告瞄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总体目标方向,从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4个维度,设置17项对标指标,选取24家国内外代表性能源企业,开展对标分析,研判发展趋势,助力中国发电企业增强
1月20日,哈电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黄伟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发电集团龙江公司有关负责同志举行会谈,各方就更好地发挥中央企业压舱石、主力军作用,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助力龙江全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进入关键一年,全面深化改革扬帆再启航,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走过关键一程。一年来,国家电投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突出“严”的基调、“实”的导向和“
时间的指针划过2024年,奋进的足迹再次被历史铭记,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国家电投集团紧紧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实施“均衡增长战略”,大力推进管控体系优化,收获了沉甸甸的成绩,高质量发展步伐迈得更稳
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实施“一三六”发展战略,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涌现出一大批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业绩卓越、事迹感人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国家能源集团二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授予102名同志“
受历史、定位和党组领导方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五大发电集团的发展格局与路径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国家能源集团为了承担起“能源供应压舱石”的使命,在国家能源集团的业务版图中,煤炭与煤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能源集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4.29亿吨的核定煤炭产能和1.67亿千瓦的火电装机成为了
聚焦均衡增长深化改革创新国家电投集团召开二届二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1月16日至17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京召开二届二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
1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二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开幕,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工作,安排2025年重点任务,聚力改革创新,提升管理质效,奋力推动国
于2024年12月20日召开的北京市委全会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其中便包括“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2025年1月7日,中核集团子公司北京中核华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核华辉”)在雄安新区完成了注册,成为了2025年首批进驻雄安新区的央企之一。在中核华辉注册的同日,另一家电力央企国家电投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河北省政府工作近日发布。其中,2024年工作回顾指出,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32家;2025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指出,将进一步引进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相关阅读:王正谱在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1月20日,哈电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黄伟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发电集团龙江公司有关负责同志举行会谈,各方就更好地发挥中央企业压舱石、主力军作用,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助力龙江全
受历史、定位和党组领导方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五大发电集团的发展格局与路径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国家能源集团为了承担起“能源供应压舱石”的使命,在国家能源集团的业务版图中,煤炭与煤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能源集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4.29亿吨的核定煤炭产能和1.67亿千瓦的火电装机成为了
2025年是完成好“十四五”规划、谋划好“十五五”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年。经过4年的奋斗,六大发电集团“十四五”目标进度如何?新的一年,六大发电集团又将如何扩充风光版图?一、清洁能源占比完成情况五大发电集团中,已有两家完成“十四五”清洁能源占比目标。截至11月底,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超1.77亿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国能邳州公司烟气治理(脱硫)设施升级改造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招标内容包含烟气治理(脱硫)设施升级改造工程采用EPC总投标方式建造,包括消石灰及碱液湿法脱硫系统及其辅助设备的设计、制造、采购、运输及储存、安装、调试、试运行配合、消缺和售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已经陆续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三季度,六大发电集团的位次又有变化,利润总额方面,三峡集团重新回到第2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方面,六大发电集团同比都有上涨,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增长均超20%。2024年上半年,华能集团、国家电投超越三峡
今日,五大发电集团三季报财报已披露。「能见」为读者梳理了五大发电集团的财务数据,一起来看看前三季度“五大”财务表现如何。(来源:能见作者:李洋)整体来看,五大发电集团前三季度总营收为15609.88亿元,净利润为1475.85亿元,利润总额为2263.72亿元,资产总额为77367.96亿元。先看净利润。前三
国家能源集团水电装机迎来里程碑。10月11日,随着青海公司玛尔挡水电站3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电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达到2031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611万千瓦。(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这也代表着,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水电装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已经陆续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多家利润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一轮“洗牌”。时隔8年,华能集团半年度利润总额,再次超越三峡集团;国家电投自2015年重组成立以来,半年度利润总额首次超越三峡集团。利润总额综合来看,利润总额方面,六大发电均实现正增长,
目前,五大发电集团2024年半年报已全部披露。今日,「能见」为读者梳理了五大发电集团的财务数据,一起来看看上半年“五大”财务表现如何。(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整体来看,五大发电集团上半年总营收为10447.16亿元,净利润为1227.09亿元,利润总额为1576.39亿元。先来看净利润。本期
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已全部交出2024年上半年成绩单。经统计,2024年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累计营收3425.97亿元,净利润合计250.93亿元。(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根据年报,五家上市公司中虽三家不增收,但归母净利同比均实现高增。2024年上半年,华能国际实现
随着2024年中工作会议的召开,五大发电集团半年度新能源“成绩单”相继出炉。与此同时,在年度新能源指标中,五大发电集团同样一路开疆拓土。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国家电投于2023年底新能源累计装机超过1.2亿千瓦。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电投总装机达到2.4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0.26%,
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应急管理部联合召开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部署,以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扎实做好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
1月20日,博世科披露公告称,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集团”)拟取得公司控制权,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拟变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广西自治区国资委”)。公司股票自1月21日开市起复牌。公告显示,2025年1月20日,博世科的控股股东宁国市国有资本控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1月17日,国务院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介绍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央企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奋力拼搏,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企业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资委始终坚持高质量
1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发布2024年度“央企楷模”,并召开中央企业“时代楷模”“央企楷模”代表座谈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亲切会见楷模代表并和大家座谈,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大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1月13日发布6户中央企业13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消息,分别是: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提名李爱国、姜超为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唐学智任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赵晖任中国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激发创新动力活力,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开展了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大赛启动以来,各中央企业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创新团体踊跃参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获奖名单。名单包括,北京鑫华储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锌镍空复合液流电池规模化储能技术”、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超级电容储能耦合火电机组调频技术”、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10MW级二氧化碳储能设备关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重要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
随着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举措引发公众关切——末等怎么划定?哪些人员会被“退出”?国务院国资委12月27日举行的一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释放了新的信息。缘何推行这项改革?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信息显示,2025年底前,国有企业将普遍推行管理人员末等
由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编写的《千帆竞渡:基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集(上、中、下)》已于近日面向全国发行。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引领国内氢能领域革新探索的典范之一,提炼实践经验,汇集成改革案例《系统实施深化改革,打造氢能领域行业领军企业》,被成功收录其中,鲜明地体现了基层国有
12月23日至2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强调,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决定,2025年“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总体稳定、个别优化,“一利”仍为利润总额,用“营业收现率”替换“营业现金比率”,总要求是“一增一稳四提升”,即利润总额稳定增长,资产负债率保持总体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