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能源,物流,信息,地球上最强大的三张网络。
中国能造,国外不能造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今天我想说,在可见的未来,国外都不可能赶上,也不可能造出来的三个中国工业奇迹。
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能源输送网络;
世界上最高效率的物品运送网络;
世界上覆盖最广的信息传输网络。
这三张网络,国外由于技术落后和体制原因,都搞不出来。
人类要想发展,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能源的输送速度,物资的交换速度,和信息的传播速度。中国为什么有前途,因为这三个问题都解决的世界最好。
首先是解决能源输送问题的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电网系统,当然,说的高大上点,也可以说是太阳系最大的单一电网系统就在中国。电网是人类进行能源输送的最高效率形式。能够独立建立电网的国家都是科技强国。
我们假设2017年,来自外星系的舰队到达地球上空,人类要保卫地球文明,抵抗异星入侵,势必需要海量的能源以供给高烈度未来战争的需要,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能源都是基本输入量。要维持能源的海量供给,就需要一张超级电网,因为电网是最高效率的能源传输形式。如果人类还停留在二战时期用蒸汽火车和卡车来来运送煤炭,石油等能源供给战争和工业生产的形式,那么人类必败无疑。
有了超级电网,人类建造的火电站,水电站,核电站,太阳能发电站都能全部接入,人类可以及时的从煤炭,水力,核能和太阳获取能源,同时散布在电网每一个触角的工厂,电磁武器,微波武器,激光炮等新式武器都能及时的获得能源,极大的提高人类的战斗力。
然而外星人发现,低级的地球文明竟然还没有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而是在不同的大陆上分割成大量大小不一的电网,这其中最大的一张就在东亚大陆,在2016年,这张电网提供了6万亿度电量。
要想消灭地球的抵抗力量,外星人势必要选择地球的两大电网高地,中国电网和北美电网作为优先进攻目标,只要消灭了人类的最大能源网络,其他地区的人类不过是战斗力连5都不到的渣滓。当然人类不是没有机会,在外星人入侵之前,建立一张全球互联电网,可以极大的增强人类的战争能力。而中国是目前地球上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最积极也是实际步伐走的最快最远的国家。
中国电网的技术总工程师我不知道是谁,或许是一个人,或许是一个团队,但是他设计了全世界最复杂最高效率的电网。
这张电网首先要接入全中国13.8亿人口组成的超过4亿个家庭,还要接入由全国241万家工厂组成的世界最大制造基地,还要接入包括25万家医院,42万家学校,34.5万家科研院所和技术服务企业,20万家酒店和餐饮企业,281万家商店,25.2万家交通和物流企业组成的总共768万家非工业企业(以上均来自2014年全国经济普查数字)。这一点已经在2015年12月底完成。
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仅有的两个拥有从寒带到热带的所有国土的国家之一,因此这张电网不仅要能承受寒带零下30度的低温,还要能够经受50度高温的考验,要能够经受来自海洋的强台风的冲击,沿海盐雾环境腐蚀,也要能经得起戈壁风沙的袭击;还要承受泥石流各种各样地质灾害的冲击。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所有地形地貌的国家,整个地球的制高点青藏高原就掌握在中国手中。从东部海拔为零的海平面到西部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的垂直落差,意味着这张电网不是在一个平整的平面上建设,而是在一个凹凸不平的平面铺开,不仅如此,中国的国土还被无数的大江大河阻断,其中有5000公里长度的两条排名世界前五的世界级河流长江和黄河,几乎横贯中国,同时还要跨越无数的崇山峻岭,这对电网建设的工程技术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下图是我国在新疆建设的特高压输电网,中国的工程人员把重达数十吨的电塔立在了无数的高山之中。
你以为就完了吗?中国的资源分布不均衡,用电量最大的沿海地区基本不产煤,也没有超级水电站,而中国大部分电力来自火力和水力发电,这意味着这张电网还要进行超大规模的电力输送,将以万亿度为单位的海量电力从电力富集的资源区输送到沿海发达地区,也就是传说中的西电东送,这对电网的输送能力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
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电网不仅规模最大,而且可靠性高,欧洲和美国都是区域型电网,本区域发电本区域用,没有像中国这样的超大规模电力调度,就算这样欧洲和北美地区还会发生大区域停电,日本小小的国家,竟然也是分成两张电网管理。
下面是国家地理纪录片统计过的最近几十年全球大停电事故,下图是2003年的北美大停电事故,超过5000万人失去电力,交通设施完全瘫痪,国家地理拍摄的纽约人徒步走过布鲁克林大桥上下班的情景。
同样的还有欧洲的2006年的1000万人停电事故,为了让下图中的挪威游轮顺利通过埃姆航河,德国电力公司关闭了一条380千伏的高压线缆,造成了欧洲电网其他地方电压升高,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荷兰均发生大停电事故,影响超过1000万人。
更逗比的2012年印度大规模停电事故,影响了6.7亿人,几乎占了人类人口的十分之一。
对比下中国过去几十年发生的最大规模停电事故,是2008年整个南方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强暴雪袭击(相信这次暴雪中国绝大多数人都记忆犹新),造成了湖南省450万人失去电力,在这次电力恢复行动中,国家电网公司有11名员工殉职。
欧美的停电都是技术故障,而中国的停电事故是因为自然灾害,而且中国在人口密度远大于欧洲和美国的情况下,电网停电事故波及人数却远低于欧美,体现了极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尤其是在2008年大暴雪事故以后,中国对电网进行了进一步改造,极大的加强了全网络系统监控能力,能够有效的预知事故的发生,并且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实现不波及其他区域。
参考资料: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的分析材料,统计2003年—2012年国外的大停电事故总共14次,其中美国3次,巴西和欧洲各两次,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肯尼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各一次。这份资料出来后不久,印度就发生了著名的2012年人类史上最大规模停电事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我们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这个比例还会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近日,南高齿召开2020年风电业务供应商大会,与来自国内近200名供应商代表,共同商议未来合作方向,展望业务的升级与更多的合作机遇,并感谢供应商2020年度鼎力支持。聚百家戮力创百亿辉煌中国高速传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曰明先生致开幕辞,他对供应商在南高齿的发展道路上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
2019年11月27日,首航节能召开第二届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公司注册地址到甘肃省兰州新区的相关议案,首航节能将成为甘肃省上市公司。首航节能表示,迁址甘肃后,能得到甘肃省的政策、项目支持以及资金扶持,有利于公司生产经营更好的开展。近年来,首航节能在积极推进光热发电、氢燃料电池相关产
5月10日是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是此次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的讨论主题。品牌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品牌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
最近,中央电视台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纪录片《辉煌中国》中、多次出现光伏镜头,振奋了光伏行业,JHC国际新能源围绕主旋律,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梳理盘点中国光伏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传播光明一片,向十九大献礼。看了倍受欢欣鼓舞。我们知道,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永久性、清洁性、
本网讯来了?就知道你有眼光!近日,乌鲁木齐热电厂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全新改版升级为华彩乌热微信订阅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从严治团,全面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努力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厂团委结合实际全面升级华彩云服务为华彩乌热,利用华彩乌热微信平台,在云
中核集团为13亿中国人提供清洁能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庄严承诺十九大前夕,一周之内,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以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第一时间、经济信息联播等一大批新闻节目连续9次频频聚焦中核集团改革发展成果。小编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核工业的日益强
本周核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电力网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周(2017.9.18-9.22)要闻,以供大家参阅。辉煌中国首播细数有什么东西是中国能造外国不能造的?能源,物流,信息,地球上最强大的三张网络。中国能造,国外不能造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今天我想说,在可见的未来,国外都不可能赶上,也不可能
“正在建设的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交流特高压工程。在工期紧张、气候条件差、高原反应严重和试验难度大的重重压力下,工作人员在高温下向着‘一次试验合格、一次带电成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目标全力冲刺。”7月8日至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员实践活动——平高集团客服中
小新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近期,新华社推出“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专栏,报道了中央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系列典型案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
4月1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产业研究部部长武彩霞在“风光储先进技术分论坛”上表示,随着中国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中国陆上风电项目的平均平准化
1月12日,记者从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官网获悉,《重庆市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正式公布,提出到2027年,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营业收入将突破5000亿元,成为制造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重点发展无人机及通航装备、智能电梯、传感器及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备要素。众所周知,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消纳能力不足;而东部地区用电需求旺盛,却面临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这样的基本国情就要求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必须进行能源的优化配置。21世纪初,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为了将大规模大容量的西部清洁电跨越超远距离送到东部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表示坚决执行,确保将政策红利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对此您怎么看?崔根良: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今年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和对市场拓展的影响大,使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
导语:2018年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微电网、智能配电网、智能电网等各项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稳步向前推进。国家力主推动的各项改革事业也在有序的推动中,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在今年又一次得到了深化;国家电公司也在今年提出了以特高压直流工程为首的等十项业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当
8月21日,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盾构隧道贯通。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同时为国内在跨江、跨海、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建设输电通道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特高压交流环网是怎么形成的淮
外媒称,湄公河上的水坝产生的电力供应过剩,让这个国家难以应付。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谢秋野受命制定解决方案。他的方案就是让老挝成为一个区域电力枢纽,将电力输送到东南亚其他地方。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25日报道,在老挝、巴西、中非,最重要的是,还有在中国,降低输电成本、增加输送
外媒称,湄公河上的水坝产生的电力供应过剩,让这个国家难以应付。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谢秋野受命制定解决方案。他的方案就是让老挝成为一个区域电力枢纽,将电力输送到东南亚其他地方。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25日报道,在老挝、巴西、中非,最重要的是,还有在中国,降低输电成本、增加输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