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可能有人说了,交通基础设施,国外也有啊,那么问题来了,国外的交通基础设施,除了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有哪个能超过中国?中国的高铁长度是全球60%,是全球其他国家之和的1.5倍,欧洲和中国面积差不多,大约一千万平方公里,然而所有欧洲国家高铁长度加起来也没有中国长。更要命的是,中国还要建1万公里高铁,在现在基础上还要提高50%。
美国的航空体系比中国发达,但是整个国家连一条高铁也没有,要知道飞机的物资运力是完全无法和高铁相比的。英国在2016年火车从伦敦到利物浦短短340公里火车直达竟然需要2小时14分钟。难怪前首相卡梅伦要让来自东亚大陆的洋人帮忙修铁路。
再以高速公路为例,2016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3万公里,对应13.8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面积,而美国面积和我们差不多大,高速公路里程仅为10.3万公里。美国那么多大平原,修路的条件比中国自西向东4000米的落差好多了,高速公路的里程却没有中国长,这是典型的体制问题。
再看日本,日本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15年为11500公里,对应1.27亿人口.中国人均高速公路长度中国是日本1.04倍,也就是说,中国人均高速公路里程比日本多4%。没错,是人均,人均。
另外再发一张在知乎上看到的图,下面这种也是日本的高速公路,这种单向单车道级别的狭窄日本高速公路在中国只能算国道或者快速路。
值得一提,中国高速公路的路况优良率可以说世界最高之一,高达99%,中国的高速公路,只要不是堵车,基本都可以跑到最高限速,这得益于中国先进的道路养护体系以及制定的大量道路养护规范。除了最大的高铁和高速公路,中国在2015年底还修筑了445.4万公里的普通公路,包括398万公里的农村公路,通达全国37684个乡镇和634390个建制村,通达率分别达到99.9%、99.8%,
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里面列举了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世界先进技术和世界领先技术,
世界先进技术就是指和发达国家同一水平,有哪些呢?
“高速铁路、高寒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特大桥隧建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装备制造技术快速进步。以高速列车、大功率机车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铁路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民航商务信息系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那么哪些是世界领先技术,也就是中国能造,外国不能造的技术呢?
首先白皮书很明确的说明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世界领先。”中国各个部门的白皮书,一般都是谦虚为主,讲差距,讲不足,比如工信部苗部长,每次讲工业制造2025,必说德国是工业4.0,我国是工业2.0,差距非常大,国家请多投钱。像交通部这么吊说自己技术世界领先的白皮书,实在是罕见。
“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技术以及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技术世界领先,实施港珠澳大桥、洋山港集装箱码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系列重大工程。”
“大型专业化码头装卸设备制造、海工机械特种船舶、集装箱成套设备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邮政光学字符识别(OCR)、视频补码、码址校验等分拣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里面以港珠澳大桥为例,为了不影响珠江繁忙的航运,大桥的有一部分其实水下隧道,全世界其他国家都是用海底隧道挖掘技术,费时费力效率低,危险性还高。
而港珠澳大桥独创了沉管技术,直接在海面上制造单节180米长的沉管,由1万吨钢铁和7万吨混凝土组成的沉管每节重达8万吨,然后沉入海底进行拼接,不仅是世界最长,也是世界首次深埋沉管到几十米海底,在强大的海底压力下还能做到每节沉管接缝处滴水不漏。
4)第四步,物资通过交通设施的运送,还要由数百万快递员送到居民家中,这就需要有勤奋而吃苦耐劳,能够风雨无阻的快递员。如果打雷不送件,下雨不送件,烈日不送件,如何能做到3.5天一亿个包裹到达?不好意思,这个地球上至少一大半国家的人都不具备勤奋,吃苦耐劳的特质。
2016年中国200万个快递员运送了350亿个包裹,平均每个快递员每天要投递50个包裹,如果去掉休假的时间,每个中国快递员平均每天要运送60个包裹,你找遍全世界,能够找出数百万高效,勤奋而又吃苦耐劳快递员的国家有几个?
5)最后,要有一个超级物流体系,还需要这个国家有良好的治安,在巴西的贫民窟,美国的黑人区,以及大部分国家的偏远地区,那里的居民是享受不到快递到家的待遇的,没有哪个快递员会愿意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去送件。
以上的五点,有的国家能够做到一点,有的国家能够做到两三点,但是只有中国这五点全部能做到,这就是我们有全世界最高效率的超级物流体系,确保每个中国人都能够迅速的获取想要的物资的原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我们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这个比例还会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近日,南高齿召开2020年风电业务供应商大会,与来自国内近200名供应商代表,共同商议未来合作方向,展望业务的升级与更多的合作机遇,并感谢供应商2020年度鼎力支持。聚百家戮力创百亿辉煌中国高速传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曰明先生致开幕辞,他对供应商在南高齿的发展道路上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
2019年11月27日,首航节能召开第二届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公司注册地址到甘肃省兰州新区的相关议案,首航节能将成为甘肃省上市公司。首航节能表示,迁址甘肃后,能得到甘肃省的政策、项目支持以及资金扶持,有利于公司生产经营更好的开展。近年来,首航节能在积极推进光热发电、氢燃料电池相关产
5月10日是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是此次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的讨论主题。品牌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品牌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
最近,中央电视台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纪录片《辉煌中国》中、多次出现光伏镜头,振奋了光伏行业,JHC国际新能源围绕主旋律,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梳理盘点中国光伏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传播光明一片,向十九大献礼。看了倍受欢欣鼓舞。我们知道,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永久性、清洁性、
本网讯来了?就知道你有眼光!近日,乌鲁木齐热电厂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全新改版升级为华彩乌热微信订阅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从严治团,全面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努力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厂团委结合实际全面升级华彩云服务为华彩乌热,利用华彩乌热微信平台,在云
中核集团为13亿中国人提供清洁能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庄严承诺十九大前夕,一周之内,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以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第一时间、经济信息联播等一大批新闻节目连续9次频频聚焦中核集团改革发展成果。小编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核工业的日益强
本周核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电力网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周(2017.9.18-9.22)要闻,以供大家参阅。辉煌中国首播细数有什么东西是中国能造外国不能造的?能源,物流,信息,地球上最强大的三张网络。中国能造,国外不能造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今天我想说,在可见的未来,国外都不可能赶上,也不可能
“正在建设的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交流特高压工程。在工期紧张、气候条件差、高原反应严重和试验难度大的重重压力下,工作人员在高温下向着‘一次试验合格、一次带电成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目标全力冲刺。”7月8日至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员实践活动——平高集团客服中
小新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近期,新华社推出“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专栏,报道了中央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系列典型案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
4月1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产业研究部部长武彩霞在“风光储先进技术分论坛”上表示,随着中国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中国陆上风电项目的平均平准化
1月12日,记者从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官网获悉,《重庆市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正式公布,提出到2027年,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营业收入将突破5000亿元,成为制造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重点发展无人机及通航装备、智能电梯、传感器及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备要素。众所周知,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消纳能力不足;而东部地区用电需求旺盛,却面临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这样的基本国情就要求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必须进行能源的优化配置。21世纪初,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为了将大规模大容量的西部清洁电跨越超远距离送到东部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表示坚决执行,确保将政策红利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对此您怎么看?崔根良: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今年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和对市场拓展的影响大,使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
导语:2018年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微电网、智能配电网、智能电网等各项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稳步向前推进。国家力主推动的各项改革事业也在有序的推动中,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在今年又一次得到了深化;国家电公司也在今年提出了以特高压直流工程为首的等十项业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当
8月21日,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盾构隧道贯通。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同时为国内在跨江、跨海、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建设输电通道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特高压交流环网是怎么形成的淮
外媒称,湄公河上的水坝产生的电力供应过剩,让这个国家难以应付。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谢秋野受命制定解决方案。他的方案就是让老挝成为一个区域电力枢纽,将电力输送到东南亚其他地方。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25日报道,在老挝、巴西、中非,最重要的是,还有在中国,降低输电成本、增加输送
外媒称,湄公河上的水坝产生的电力供应过剩,让这个国家难以应付。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谢秋野受命制定解决方案。他的方案就是让老挝成为一个区域电力枢纽,将电力输送到东南亚其他地方。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25日报道,在老挝、巴西、中非,最重要的是,还有在中国,降低输电成本、增加输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