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张北可再生能源±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一个个创新引领和科技示范意义重大的工程,显著提升电网整体科技含量,实现传统电网向安全、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强大保障。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基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可控性好、运行方式灵活、同等容量占地规模小等特点,是目前世界可控性最高、适应性最好的输电技术,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交流系统互联、直流网络构建、弱系统联网、城市配电网增容改造、孤岛供电等场合具有技术优势。
然而,国际上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严格保密,面对困难和挑战,国家电网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向电力领域最前沿、最迫切、最有挑战性和最具应用前景的高端技术持续发力,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从无到有,并向更高的技术高峰攀登。
自主创新引领技术发展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能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增强系统对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灵活性。更重要的是,柔性直流输电可携带来自多个站点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通过大容量、长距离的电力传输通道,到达多个城市的负荷中心,为新能源并网、大城市供电等领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对电网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征服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高峰,却并非易事。
万事开头难。由于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研究起步晚,加之国际上对该技术严格保密,未发表一份图纸、一张照片,也不在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相关材料极度缺乏。
2006年5月的北京正值初夏,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召开《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框架》研讨会。会上系统地提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总体规划,柔性直流输电重大科技专项全面启动,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序曲正式奏响。
本着将“地基”打深、打实的科学态度,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机理分析、公式推导、模型搭建与仿真验证等方式反复求证,于2007年底开创了我国柔性直流输电基本技术体系。这是国内首次针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理论开展系统化、全面化研究。
同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在上海南汇风电场开展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工程示范,并开始了适用于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路线的探索与尝试。当时ABB公司采用的两电平/三电平技术路线存在运行损耗高、容量扩展困难等问题,德国学者提出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尚处于概念提出阶段,技术应用在世界范围内一片空白。国家电网公司迎难而上,2009年4月创新提出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的设想。而西门子和ABB等跨国公司也几乎同时启动了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探索。从此,我国成功进入世界电力装备高端领域的赛场,并与世界领先跨国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011年7月,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这是亚洲首条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应用于风电接入,可大幅度提高风电场故障穿越能力,被当做风电场并网的典型案例列入国际大电网会议组织(CIGRE)370导则,实现了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标志着公司成为世界第三家完全掌握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备设计、试验、调试和生产全系列核心技术的企业。
至此,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正快速向大容量、多端、双极、背靠背等多个研究方向开展实践和探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千人计划专家安婷表示,未来几年是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强交强直的交直流互联电网将成为我国电网架构的基本形态,柔性直流输电将成为直流电网中最主要的输电方式。而在探索新能源消纳的道路上,柔性直流输电已成为全球电力行业抢占的下一个制高点。
技术领先打造精品工程
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从概念到应用的跨越。此后,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建成了多端柔性直流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电网工程,成为柔性直流工程建设的佼佼者。
浙江舟山群岛,13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探索提供了优良条件。2014年7月4日,世界端数最多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研制能力迈上新台阶,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目前全面掌握了系统数字仿真、换流器电气设计、设备参数选型等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计技术,突破了高压大容量换流阀、高压直流海缆、多端柔性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动模试验及联合运行调试等关键技术,提升了我国直流输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柔性直流及海洋输电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2016年12月29日,舟山再一次见证了我国电力前沿科技领域的新突破。国家电网公司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200千伏高压直流断路器及快速恢复装置,并成功应用于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该断路器可在3毫秒内断开一条2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产生的高达15000安的故障电流,速度比人类眨眼还要快100倍。它攻克了高压直流输电电流难以快速断开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实现了直流输电核心装备研发和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在舟山柔直系统直流断路器和阻尼恢复技术示范工程投运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超兴奋地表示:“直流断路器研制成功并通过所有试验投入工程化应用,为未来更高电压等级的直流电网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距离舟山900多公里之外的厦门,世界首个采用真双极接线方案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世界在运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于2015年12月17日投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和工程成套能力,实现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的国际引领。
这个占地不足30亩的工程,能提供厦门岛50%的电力供应。据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柔直换流站站长郑国顺介绍,如果把工程比作横跨厦门岛内外的“电能之桥”,把输送的电能比作车流,真双极的设计相当于在常规的双向“车道”(电能通道)中又增加了一个双向备用“车道”。当任一“车道”出现故障或检修时,启用备用通道就能保障电流量正常通行。即使任一方向“车道”因故全部堵塞,启用备用通道后也可保障一半电能顺利通行。
同年7月27至29日,张北可再生能源±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预成套设计及初步设计方案通过评审。这是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也是世界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示范工程,预计将于2018年建成投运。届时,工程将满足张北可再生能源可靠送出与消纳需求,服务绿色低碳冬奥,推动直流电网自主创新,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占京津冀电力消费比重,为实现“再电气化”提供坚强保障。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国家电网公司不断走出国门,用技术赢得海外市场。2017年6月13日,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成功中标英国设得兰(Shetland)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这是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走向国际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我国高端输电技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一带一路”这个联通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重要纽带中,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穿针引线,既推进了电网企业深度参与欧洲电网发展,也带动设备企业顺利进军欧洲高端市场,为我国电力工业在全球竞争中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首个量子传感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依托量子特性,这套传感器可以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成功将量子精密测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4月3日,笔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电力”)获悉,三大“水电入苏”工程累计向江苏输送来自西部的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江苏作为经济强省,年用电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省内能源资源相对匮乏,难以
4月7日,南方电网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陈敏,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毅出席会议。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主持会议。王伟中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项目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7日举行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其间透露,2025年,该公司在粤投资规模将保持在千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粤港澳大湾区的供电可靠性将进一步提升,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南方电网公司表示,今年将加快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重点输配电项目建设,推动三山岛海上风电送出等
4月7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获悉,2025年南方电网公司仍将保持在粤投资规模千亿元以上,全力支撑广东省“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战略目标。作为服务经济大省的能源“顶梁柱”,南方电网公司当前正以“三加快”战略布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建设,加
3月25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浙工程”)(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甘浙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
3月12日,在位于安徽芜湖荻港镇的N4673杆塔基础现场,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开展首基试点,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超212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6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甘肃至浙
近期,在国家电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浙江舟山供电公司“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正开展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的升级工作。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由“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于2024年8月26日建成投运,填补了国内高压直流海缆长期运行综合性能评估试验的空白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3月3日~3月7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河北河北500千伏沧州北输变电工程2月26日,河北500千伏沧州北输变电工程获核准批复。据介绍,沧州北输变电工程将建设500千伏变电站1座,本期安装10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2组,新建500千伏输电线路约125千米。目前,该工程“两个前期”工作正在加速推
清洁能源nbsp;共建绿色地球4月2日,在蒙古国沙戈荒地区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奇迹#x2014;#x2014;思源清能自主研发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成功完成全球首个组串式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110kV电压等级的黑启动和孤网供电功能试验。当整个电网陷入深度昏迷时,这套中国智造的电力心脏起搏器仅用60秒便让瘫痪的电力系统
“西电东送”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关键布局,旨在将西部清洁能源输送至东部高负荷需求地区,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国家电网作为中国的电力脊梁,始终不懈探索铸造“大国重器”。中国电力超级工程——向家坝—上海±800kV超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作为国家重点示范项目,以1891.6公里的输电距离、640万千瓦的年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最近,国网国际公司副总经理黄瀚一行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研交流巴电CPFL项目结对共建事宜,这为省级电网公司与境外资产合作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典范,其蕴含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深入探讨与期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内电网建设运营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实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月25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浙工程”)(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甘浙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
3月12日,在位于安徽芜湖荻港镇的N4673杆塔基础现场,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开展首基试点,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超212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6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甘肃至浙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3月1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政企合作、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助力天津河北山西三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工程将架起“西电东送”新通道,助力电力保供和区域协调发展。山西是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
3月1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下称“大同—怀来—天津南工程”)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6月建成投运。届时,华北将新增一条贯通山西、河北能源基地与天津负荷中心的能源“大动脉”,每年可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超146亿千瓦时。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
1月15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党委委员贺之渊同志被授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度科技人物奖。贺之渊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深感科技创新的责任更加重大。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无人区’,
2023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该工程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01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贯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传统电力输送方式日益难以满足时代需求。凭借更高灵活性等技术优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助力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金钥匙”。标准是世界通用的技术语言,构建全面且先进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以指导设备研发、工程建设等,对于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持续创新突破
近日,上海南汇新城镇湿垃圾处理中心运行项目(2024年)的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上海城投兴港市政管理有限公司,中标价7099250.00元,服务时间:合同签订起一年。南汇新城镇湿垃圾处理中心运行项目(2024年)的中标结果公告服务要求: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垃圾分类条例》的文件
日前,国网智研院牵头项目“柔性直流换流器关键技术及应用”、参与项目“高压大容量直流开断半导体器件、关键技术与系列化直流断路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项目“柔性直流换流器
8月25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了2023年污水处理费项目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上海南汇排水有限公司以41421.73万元中标该项目。服务要求:浦东南片地区公共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系社会公益性质、民生保障与维稳类项目,具有保障区域内水环境治理,城市排水运行安全,生产、生活污水稳定、有序、安全排放等
2023年开年以来,已有五位能源巨星“陨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葛修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20时47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全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葛修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20时47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葛修润同志1934年7月12日出生于上海南汇。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进入苏联敖德萨建筑
7月2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排水管理所2022年污水处理费单一来源公示发布,拟定单一来源供应商为上海南汇排水有限公司,本项目包含599.94公里城市地下污水输送管线、37个泵站、1家污泥焚烧厂(设计800吨/日)及1家污水厂(设计20万吨/日,扩建项目投运后设计规模扩大至40万吨/日)的运营管理,且绝大多数
6月1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排水管理所2022年污水处理费污泥焚烧二三季度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发布,项目中标供应商为上海南汇排水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2573.76万元。服务要求:浦东新区污泥处理处置(焚烧)厂对浦东新区区域内的污水处理厂和就地处理装置所产生的污泥进行安全、合规处置,实现污泥减量化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驱动器是电力电子装备的关键组件,其核心技术曾一度被国外垄断。今年4月底,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IGBT数字驱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鉴定专家认为,产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IGBT状态检测与保护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