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综述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3%、6.1%和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实际增长8.6%,增速有较大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7.4%,比固定资产投资快9.3个百分点,支撑作用增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9.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2.4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24.3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全年累计顺差3.35万亿元。全国能源生产总量3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3%,其中原煤生产34.6亿吨,同比下降9%;能源消费总量43.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4%,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为62%。
电力行业积极推进实施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发展战略,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大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大科技进步和环保工作力度,不断提升“走出去”战略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扩大国际合作,有效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1电力供应能力再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6亿千瓦,增速趋缓,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持续提高截至2016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650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上年降低2.4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3207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2669万千瓦、增长15.8%),增长3.9%;火电106094万千瓦,增长5.5%(其中煤电装机容量94624万千瓦、增长5.1%,燃气7011万千瓦、增长6.2%);核电3364万千瓦,增长23.8%;并网风电14747万千瓦,增长12.8%;并网太阳能发电7631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1032万千瓦),增长80.9%。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6.6%,分别比上年和2010年提高1.7个和9.5个百分点;全国人均装机规模1.19千瓦,比上年增加0.08千瓦。对全国100885万千瓦火电机组统计显示: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13.1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30万千瓦;火电大容量高参数高效机组比重继续提高,全国10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达到96台,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所占比重达到43.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新增发电装机中水、火电规模下降明显,非化石能源占比接近60%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2143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1041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1179万千瓦(含抽水蓄能366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196万千瓦,已经连续三年投产规模缩小,仅为2013年投产规模的38.1%;火电新增5048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1630万千瓦(其中常规煤电3834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1568万千瓦),全年新投产100万千瓦级机组10台。核电新投产7台机组合计720万千瓦。新增并网风电2024万千瓦,项目地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加速发展光伏发电,全面启动光伏领跑者计划、光伏扶贫计划和分布式光伏,积极发展光伏+特色产业,启动太阳能热发电第一批示范项目,我国首座规模化储能光热电站——青海德令哈10兆瓦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并网发电,全年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3171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424万千瓦),创年度新增规模纪录。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59.2%,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全年退役、关停火电机组容量571万千瓦。
电网规模稳步增长,跨省区输送和中低压配电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175.6万千米、比上年增长3.5%,变电设备容量63.0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0.5%。其中,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64.5万千米、增长5.9%,变电设备容量36.9亿千伏安、增长9.7%;全年新增跨区输电能力800万千瓦,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8095万千瓦。其中,交直流联网跨区输电能力6751万千瓦,跨区点对网送电能力1344万千瓦。特高压线路回路长度和变电设备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2.7%和66.5%,35~110千伏电压等级的配电设备容量增长11.8%,均远高于高压和超高压电网增速。
电源投资负增长,重点建设领域投资增长强劲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8840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电源投资3408亿元,比上年下降13.4%;电网投资5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在电网投资中,配电网和特高压项目成为重点,全年分别完成投资3117亿元和87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8%和87.5%;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总投资约1900亿元,惠及2416个县、8.5万个小城镇和中心村,覆盖150万个机井、2.1亿亩农田,改造后农村用电保障能力将大幅提高。在电源投资中,除太阳能发电增长10.1%外,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投资均为负增长;国家严控煤电投资建设取得明显效果,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采取“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等措施,严控项目建设,规范开工秩序,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有效控制了煤电产能规模,全年取消1240万千瓦不具备核准条件的项目,煤电基地配套项目和电网送出规划建设实现按需推进,常规煤电完成投资973亿元,比上年下降8.3%。
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增速下降,特高压及配电网投产规模不断扩大全国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设备容量56679千米和34585万千伏安,分别比上年下降0.8%和增长17.5%;新增直流输电线路长度和换流容量分别为3391千米和3240万千瓦。2016年,1000千伏和11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长度分别比上年多投产4247千米和1208千米、变电容量多投产5100万千伏安和2661万千伏安;±800千伏直流线路长度和换流容量分别多投产1720千米和1350万千瓦,而220~750千伏各电压等级的交流输电项目投产规模均较上年缩小。
系统调峰能力建设加快针对发电供应调节能力严重不足、影响新能源更大规模消纳的情况,加快调峰能力建设,加快核准、加大新开工抽水蓄能电站规模,连续两年抽水蓄能电站投资额占水电投资比重达到13.6%左右,全年新开工抽水蓄能电站容量达到715万千瓦,主要布局在辽宁、江苏、福建、陕西、新疆等核电、火电、新能源发电比重较高地区。全面组织实施“三北”地区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热电机组储热改造和纯凝机组灵活性改造试点示范,部分项目已经投运,调峰效果有所显现,部分地区冬季风电消纳有所改观。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5日,中核二三举行漳州核电3、4号机组核岛安装及BOP配套建安工程开工动员会,标志着3号机组开始进入核岛系统设备安装阶段。动员会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坚决践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进一步强化核安全
“核电巨无霸”系列这次迎来新的重量级成员,来自陆丰核电的百吨“钢锅”。4月9日7时5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首个大型模块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精准吊装就位,这个钢制底封头可不简单,吊装总重量约843吨,封头呈半球状,高11.4米,最大内径39.6米,是守护核岛的关键“盾牌”,想知道这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4月8日6时16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机组核燃料装载、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热试是通过主泵运转和稳压器电加热器投用,使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升温升压,并在各特定试验平台执行一系列调试试验、运行定期试验的综合性试验。该阶段在尽可能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3月25日20时37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汽机筏基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浇筑(以下简称“常规岛FCD”),历时63小时20分钟,于3月28日11时56分顺利浇筑完成,共浇筑混凝土5736立方米,标志着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里程碑顺利实现。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是项目建设的重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广泛应用在核电站、大型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及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由于研发制造难度大,长期以来只有个别跨国公司生产,且价格昂贵。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2025年3月27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电力”或“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代号:1816.HK,深圳证券交易所代号:003816.SZ)在深圳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广核电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严守核安全,保持稳健经营,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年度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国家电投集团9个项目入选。630°C等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山东院联合研发的“630℃等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依托大唐郓城国家电力示范项目落地实施,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G115材料,发电热
筹划了近10年,国家电投核电板块终于要上市了。(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9月30日,电投产融午间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根据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控人国家电投集团的通知,拟由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控股股权,同时置出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
9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视频分会场参加表彰大会。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的表彰决定,大会共计表彰了491个中央
先看两组数字。60年、900万吨、150万千瓦;12年,700余家,超3万名,1.4万余项。第一组,是“国和一号”的安全、经济与环保说明书——设计使用寿命60年,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900万吨,单机组发电功率150万千瓦。第二组,是背后的付出与成果——12年研发历程,700余家单位、超3万名技术人员参与其中,
关于有效保障我国三代核电经济性的建议
日前,在中核集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和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监造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哈电集团重装公司顺利完成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装船发运工作。该设备为三门核电4号机组实现交付的首台核岛主设备,在产品制造期间,公司各部门高效配合、协调推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了三门核电现场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龙年伊始东方电气人全力以赴跑好开局“第一棒”签约中标喜报连连创佳绩中标多个火电汽轮发电机组项目近日,东方电气成功中标浙能武威2×1000兆瓦汽轮机项目、国能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兆瓦机组项目和华电龙口四期第二台1×660兆瓦机组项目。浙能武威项目两台机组建成后,可充分发
空缺一个多月后,国家电投终于迎来了它成立后的第三任董事长——刘明胜!第一任董事长:开拓者王炳华2015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原国家核电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炳华卸任国家核电职务,成为了新组建的国家电投第一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国家电投2016年
近日,由上海核工院牵头,联合中国二重、上海电气上重、吉林中意共同完成的“大型核电站CAP1400(国和一号)主管道研制及应用”技术成果通过了中国核学会组织的鉴定,整体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鉴定会上,项目团队汇报了大型整体锻造超长非对称管嘴主管道的设计分析、非常规力学试验、材料研制和部件制
近日,500千伏国核—栖霞线路启动送电,标志着国核示范500千伏送出工程全面建成投运,这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023年首个建成投运的超高压工程,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核示范500千伏送出工程,是我国大型核电重大专项CAP1400示范工程的电力送出通道,包括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广核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的公告。根据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之统计,2025年1月至3月份,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601.7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9.25%。总上网电量约为566.89亿千瓦时,较去
2025年4月2日,法国电力市场再度刷新纪录——盘中电价暴跌至每兆瓦时-413欧元,创下欧洲电力市场新低。这一现象的直接推手是春季充沛的日照与激增的太阳能装机量:法国今年新增太阳能产能预计达4.8吉瓦,且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该增长势头将持续至2035年。数据显示,3月法国太阳能发电量超出预期17%,叠
据新华社消息,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李干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毕业
近日,法国电力集团(EDF)首席执行官卢克·雷蒙特(LucRémont)突然遭到法国政府的解雇。据法国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此次人事变动与法国国内电价持续高涨、民众及企业的强烈不满有关。在舆论压力下,电价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法国政府强迫EDF必须做出改变。电价高涨是直接导火索在法国民众和工业企业的
近日,百吨级硼同位素生产基地在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正式奠基,标志着由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低温精馏法硼同位素分离技术,成功打通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成果转化全链条,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生产的跨越式发展。该项目建成后,有望实现相关硼同位素产品的国产化替代,为我国核能
近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现场释放江西天红研究堆反应堆主厂房浇筑第一罐混凝土(以下简称FCD)控制点。华东监督站始终关注天红研究堆的建设进程。春节前,组织对天红研究堆反应堆主厂房FCD现场准备情况开展核安全监督检查,对项目质量保证实施、人员配置、施工条件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2月2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光伏+”行动,有序推进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扣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